一种桁架式沉底型养殖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98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式沉底型养殖网箱,包括桁架,所述桁架包括多个竖直布置的边立柱,所述边立柱之间在其上部和下部都设有连接杆,构成一个圆形或多边形的鸟笼形状的框架;所述桁架顶部的中心部位设有圈梁,所述圈梁的外部设有呈放射状布置的多个顶梁,所述顶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边立柱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圈梁的上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有管理通道,所述管理通道用于投放、喂养以及捕捞;所述桁架的顶部、底部及四周都设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桁架式沉底结构,增强了网箱抗风浪的能力,安全性高;在废弃时能够二次利用,即减少了拆除费用,又为制造人工鱼礁提供了坚固基础,节省了制作费用。节省了制作费用。节省了制作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式沉底型养殖网箱


[0001]本技术涉及海水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桁架式沉底型养殖网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海洋养殖主要依靠网箱,普通网箱多为半潜式网箱,并采用抛锚的方式固定,虽然具备一定抵御风浪和水流的能力,但是一旦遇到强台风天气,仍存在安全问题。网箱长期浸泡在海水中,大量藻类等附着物在防护网上迅速繁殖,造成网箱的功能降低而无法继续使用,而废弃的网箱漂浮在海面不仅阻塞航道,而且对往来船只造成威胁,必须拆除。然而拆除废弃的网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操作难度较大、效率低,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桁架式沉底型养殖网箱。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桁架式沉底型养殖网箱,包括桁架,所述桁架包括多个竖直布置的边立柱,所述边立柱之间在其上部和下部都设有连接杆,构成一个圆形或多边形的鸟笼形状的框架;所述桁架顶部的中心部位设有圈梁,所述圈梁的外部设有呈放射状布置的多个顶梁,所述顶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边立柱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圈梁的上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有管理通道,所述管理通道用于投放、喂养以及捕捞;所述桁架的顶部、底部及四周都设有防护网。
[0005]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柱,所述每个支柱的下端位于所述圈梁与顶梁的交叉处,所述每个支柱的上端通过横梁连接呈一个环形;所述支柱与顶梁之间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柱的中上部连接,所述斜撑杆的下端与所述顶梁连接,并且斜撑杆的倾角为40
°‑
60
°

[0006]优选的,所述管理通道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下端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圈梁上,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设有活动筒,所述固定筒和活动筒之间设有导向件,所述活动筒的上端设有浮漂和缆绳,所述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通过设置该结构,活动筒能够沿固定筒上下滑动,通过浮漂的浮力带动活动筒上下升降,便于投放、喂养和采捕养殖生物。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材质为硬质材料,具体为金属网、硬塑料网、HDPE等材料。
[0008]优选的,所述顶梁呈拱形,并且所述顶梁与边立柱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该结构,网箱在废弃时,可将整个网箱的顶部拆除,而将桁架留在海底作为人工渔礁投放的基础,从而达到二次利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采用桁架式沉底结构,增强了网箱抗风浪的能力,安全性高;
[0011]2、本技术通过设置管理通道,喂养、采捕方便;
[0012]3、本技术在废弃时能够二次利用,即减少了拆除费用,又为制造人工鱼礁提供了坚固基础,节省了制作费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本技术的桁架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本技术的管理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6]1、桁架,101、边立柱,102、连接杆,103、圈梁,104、顶梁;
[0017]2、支撑架,201、支柱,202、横梁,203、斜撑杆;
[0018]3、管理通道,301、固定筒,302、法兰盘,303、活动筒,304、导向件,305、浮漂,306、缆绳;4、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桁架1式沉底型养殖网箱,包括桁架1,所述桁架1包括多个竖直布置的边立柱101,所述边立柱101之间在其上部和下部都设有连接杆102,构成一个圆形或多边形的鸟笼形状的框架;所述桁架1顶部的中心部位设有圈梁103,所述圈梁103的外部设有呈放射状布置的多个顶梁104,所述顶梁104的另一端与所述边立柱101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圈梁103的上部设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内部设有管理通道3,所述管理通道3用于投放、喂养以及捕捞;所述桁架1的顶部、底部及四周都设有防护网4。
[0021]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包括多个支柱201,所述每个支柱201的下端均位于所述圈梁103与顶梁104的交叉处,所述每个支柱201的上端通过横梁202连接呈一个环形;所述支柱201与顶梁104之间设有斜撑杆203,所述斜撑杆203的上端与所述支柱201的中上部连接,所述斜撑杆203的下端与所述顶梁104连接,并且斜撑杆203的倾角为40
°‑
60
°

[0022]进一步的,所述管理通道3包括固定筒301,所述固定筒301的下端设有法兰盘302,所述法兰盘30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圈梁103上,所述固定筒301的内部设有活动筒303,所述固定筒301和活动筒303之间设有导向件304,所述活动筒303的上端设有浮漂305和缆绳306,所述缆绳30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活动筒303能够沿固定筒301上下滑动,通过浮漂305的浮力带动活动筒303上下升降,便于投放、喂养和采捕养殖生物。
[0023]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4的材质为硬质材料,具体为金属网、硬塑料网、HDPE等材料。
[0024]进一步的,所述顶梁104呈拱形,并且所述顶梁104与边立柱101之间为活动连接。网箱在废弃时,可将整个网箱的顶部拆除,而将桁架1留在海底作为人工渔礁投放的基础,从而达到二次利用。
[0025]本技术在使用时,可在陆地全部制作完成,然后由拖船拖至放置区域,并固定在海床上,网箱主要适应于水深10米左右的海域,网箱桁架1高度在5米左右,上部预留的海水空间,不影响船只通行,并且管理通道3随海水升降,在喂养和采捕时,船只都能够靠近,十分方便。在网箱到达使用寿命时,将网箱的顶部及管理通道3拆除,整个桁架1留在海底,
作为制作人工渔礁的基础框架,在向其内部投放礁石,由于外部有桁架1及防护网4的阻挡,有利于渔礁在高度方向的增长,而且能有效抵御海浪的冲刷,提高渔礁的使用寿命。
[0026]本技术采用桁架式沉底结构,增强了网箱抗风浪的能力,安全性高;通过设置管理通道,喂养、采捕方便;在废弃时能够二次利用,即减少了拆除费用,又为制造人工鱼礁提供了坚固基础,节省了制作费用。
[0027]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式沉底型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所述桁架包括多个竖直布置的边立柱,所述边立柱之间在其上部和下部都设有连接杆,构成一个圆形或多边形的鸟笼形状的框架;所述桁架顶部的中心部位设有圈梁,所述圈梁的外部设有呈放射状布置的多个顶梁,所述顶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边立柱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圈梁的上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有管理通道,所述管理通道用于投放、喂养以及捕捞;所述桁架的顶部、底部及四周都设有防护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架式沉底型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柱,所述每个支柱的下端均位于所述圈梁与顶梁的交叉处,所述每个支柱的上端通过横梁连接呈一个环形;所述支柱与顶梁之间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柱的中上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华礼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