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渔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98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渔礁,包括五个向内倾斜布置的支柱,所述支柱之间从上到下设有多个逐渐增大的五边形的圈梁;所述圈梁内部设有连接杆,上下相邻的圈梁之间设有斜撑杆;所述支柱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固定桩。所述圈梁及支柱上都捆扎有软质材料制作的网衣;所述圈梁的中部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柱及圈梁均采用玄武岩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渔礁主体为框架式多层结构,为养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并且各层设置牢固,为采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提高了渔礁的利用率,而且投放固定方便,降低了制作渔礁的费用。渔礁的费用。渔礁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渔礁


[0001]本技术涉及渔业
,具体是一种人工渔礁。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渔礁是用来供水生动物栖息、繁殖、索饵的场所,目前多数人工渔礁采用混凝土等材料制作,工程量大、材料使用多,而且不便于堆高,受海水的冲刷,非常容易坍塌,潜水员不敢进入渔礁内部采捕。这样就造成人工渔礁建设成本高,利用率低,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人工渔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渔礁。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渔礁,包括五个向内倾斜布置的支柱,所述支柱之间从上到下设有多个逐渐增大的五边形的圈梁;所述每个圈梁内部设有连接杆,上下相邻的圈梁之间设有斜撑杆;所述每个支柱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固定桩。
[0005]本技术中,所述圈梁及支柱上都捆扎有软质材料制作的网衣。采用网衣缠绕捆扎在圈梁和支柱上,为养殖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所述圈梁的中部还设有支撑柱。通多设置该结构,防止圈梁层与层之间坍塌。所述支柱及圈梁均采用玄武岩材料制成。该材料为新型材料,耐防腐,强度高。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技术的渔礁主体为框架式多层结构,为养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并且各层设置牢固,为采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提高了渔礁的利用率,而且投放固定方便,降低了制作渔礁的费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1、支柱,2、圈梁,3、连接杆,4、斜撑杆,5、固定桩,6、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1]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渔礁,包括五个向内倾斜布置的支柱,所述支柱之间从上到下设有多个逐渐增大的五边形的圈梁;所述圈梁内部设有连接杆,上下相邻的圈梁之间设有斜撑杆;所述支柱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固定桩。
[0012]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圈梁及支柱上都捆扎有软质材料制作的网衣。网衣采用废弃的建筑网片,缠绕捆扎在圈梁和支柱上,为养殖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所述圈梁的中部还设
有支撑柱。通多设置该结构,防止圈梁层与层之间坍塌。所述支柱及圈梁均采用玄武岩材料制成。该材料为新型材料,耐防腐,强度高。
[0013]本技术的渔礁主体为框架式多层结构,为养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并且各层设置牢固,为采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提高了渔礁的利用率,而且投放固定方便,降低了制作渔礁的费用。
[0014]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个向内倾斜布置的支柱,所述支柱之间从上到下设有多个逐渐增大的五边形的圈梁;所述每个圈梁内部都设有连接杆,上下相邻的圈梁之间设有斜撑杆;所述每个支柱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固定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华礼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