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混风冷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83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混风冷却管,属于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净化处理的技术领域,该冷却管包括:烟气入口管段和烟气出口管段,所述烟气入口管段设有冷却风入口;连接于烟气入口管段和烟气出口管段之间的多段单节管段,各所述单节管段之间密封连接形成冷却风通路,且冷却风通路一端与冷却风入口连通,另一端与烟气出口管段连通,以达到增加其使用寿命、安装便利性和安全性,并降低其疏通难度的目的。并降低其疏通难度的目的。并降低其疏通难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混风冷却管


[0001]本技术属于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净化处理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卧式混风冷却管。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焚烧均会产生高温烟气,为满足环保要求,烟气必须净化处理后方可排放。烟气净化可分为冷却、过滤、脱酸等工艺步骤,一般来说,冷却是烟气处理的第一步,高温烟气经冷却处理后方可进入后续处理环节。原因在于过滤、脱酸设备对烟气温度上限均有要求,否则高温烟气会对其造成严重损坏甚至产生安全事故。
[0003]混风冷却是指将冷却风(常温空气)混入高温烟气中的一种冷却方法,常见工艺中可将烟气由1000℃以上降至600℃以下。因其所需辅助设备少、操作简便、无废水产生等优点,在高温烟气净化领域广泛使用。混风冷却管是烟气净化的专用设备,通常采用耐火材料作为其内胆,并根据前后工艺衔接的需要,可设计为立式或卧式。
[0004]目前,常见的混风冷却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0005]1)混风冷却管的进、出口温差可达数百摄氏度,当混风冷却管较长时,其内胆易因前后端温差过大出现破损甚至炸裂;
[0006]2)若混风冷却管采用卧式安装结构,内胆的承重和固定问题需妥善解决,否则内胆的稳固性不易得到保证,易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坍塌等现象;
[0007]3)同时烟气中难免存在焦油、烟灰等物质,长期运行过程中易沉积在卧式混风冷却管底部,造成混风冷却管的堵塞,造成管道阻力增加冷却效果下降;
[0008]综上所述,迫切需要优化卧式混风冷却管的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混风冷却管以达到增加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并降低其疏通难度的目的。
[0010]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卧式混风冷却管,该冷却管包括:
[0011]烟气入口管段和烟气出口管段,所述烟气入口管段设有冷却风入口;
[0012]连接于烟气入口管段和烟气出口管段之间的多段单节管段,各所述单节管段之间密封连接形成冷却风通路,且冷却风通路一端与冷却风入口连通,另一端与烟气出口管段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入口管段、烟气出口管段和各所述单节管段均包括刚玉内胆管,所述刚玉内胆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内胆管节,各个所述内胆管节之间通过止口连接,在止口连接处通过耐高温水泥密封。
[0014]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内胆管节的部分端口设为缩口结构,且缩口结构位于该内胆管节沿冷却风流向的出风端口,设计缩口可加大气体的湍动,有效提高冷热气体之间的换热,可缩短混风冷却管的总长。
[0015]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出口管段与单节管段之间、相邻两单节管段之间以及烟气入口管段与单节管段之间均通过刚玉内胆管连接;相邻两刚玉内胆管的连接端口中一端口套装有前刚玉支撑盘且另一端口套装有后刚玉支撑盘,前刚玉支撑盘与后刚玉支撑盘之间配合连接,刚玉内胆管由前刚玉支撑盘和后刚玉支撑盘进行固定、承重。
[0016]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入口管段、烟气出口管段和各所述单节管段均包括钢结构外壳,所述钢结构外壳内套有刚玉内胆管且刚玉内胆管与钢结构外壳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以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
[0017]进一步地,所述前刚玉支撑盘通过承重法兰固定连接于钢结构外壳的端口上,以对前刚玉支撑盘进行固定安装。
[0018]进一步地,所述后刚玉支撑盘的外部套装有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固定于钢结构外壳的端口内,以将后刚玉支撑盘进行固定安装。
[001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材料为高铝纤维棉,其具有良好的保温特性。
[0020]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入口管段和烟气出口管段分别设有与其刚玉内胆管相通的除渣口,便于灰渣清理疏通,降低疏通清理的难度。
[0021]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外壳为碳钢,且相邻两钢结构外壳的连接端口中一端口设有承重法兰,另一端口设有与承重法兰匹配的连接法兰,实现各钢结构外壳端口间的连接。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卧式混风冷却管,其采用分段结构形式,使混风冷却管由一定数量的单节管段构成,便于消除内胆因热膨胀产生的轴向应力。同时,分段结构形式拆分为数段单节管段,缩小了单节管段中刚玉内胆管前后端的温度差,从而避免因刚玉内胆管过长、前后端温差过大引起的破损或炸裂问题,以该优化结构作为高温烟气处理净化过程中的关键单体设备,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卧式混风冷却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卧式混风冷却管中单节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标注如下:
[0027]1‑
刚玉内胆管,2

前刚玉支撑盘,3

后刚玉支撑盘,4

承重法兰,5

固定环,6

螺栓紧固件,7

安装环,8

保温材料,9

缩口结构,10

除渣口,11

A2内胆管节,12

冷却风入口管,13

A1内胆管节,14

A4内胆管节,15

A3内胆管节,16
‑Ⅲ
单节管段,17
‑Ⅱ
单节管段,18
‑Ⅰ
单节管段,19

B2内胆管节,20

B3内胆管节,21

B1内胆管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混风冷却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却管包括:烟气入口管段和烟气出口管段,所述烟气入口管段设有冷却风入口;连接于烟气入口管段和烟气出口管段之间的多段单节管段,各所述单节管段之间密封连接形成冷却风通路,且冷却风通路一端与冷却风入口连通,另一端与烟气出口管段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混风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管段、烟气出口管段和各所述单节管段均包括刚玉内胆管,所述刚玉内胆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内胆管节,各个所述内胆管节之间通过止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混风冷却管,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内胆管节的部分端口设为缩口结构,且缩口结构位于该内胆管节沿冷却风流向的出风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混风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出口管段与单节管段之间、相邻两单节管段之间以及烟气入口管段与单节管段之间均通过刚玉内胆管连接;相邻两刚玉内胆管的连接端口中一端口套装有前刚玉支撑盘且另一端口套装有后刚玉支撑盘,前刚玉支撑盘与后刚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灿于东强潘社奇王峻周狂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