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过滤分离型输气汇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39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4
一种降噪过滤分离型输气汇管,包括汇集管,汇集管的一侧连通两个弧形管,弧形管的一端连通支路管,支路管上安装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了辅助清灰装置,辅助清灰装置在使用时利用固定环套在滤芯下部,滤芯在过滤过程中表面结块的灰尘会直接落入到固定环内侧和环形弹性橡胶膜上部,避免了掉落的结片的灰尘堵塞第八阀门,锁紧绳能够被拉动带动环形弹性橡胶管收紧,更加紧密地套在过滤排出管上,从而避免灰尘从过滤排出管与环形弹性橡胶管之间的间隙掉落。的间隙掉落。的间隙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过滤分离型输气汇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气汇管,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降噪过滤分离型输气汇管。

技术介绍

[0002]冲蚀是指流体或固体粒子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对材料表面进行冲击所造成材料表面流失的现象。输气站向下游用户供气,站内需要配备两条输气支路,做到一备一用,保证下游用户用气,输气支路与汇管垂直分布,在输气过程中由于气体流速快,产生大量的噪音,同时在输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含有固体杂质和液体,对输气管道和下游用户设备都有一定的损伤。现有的输气站输气汇管与输气支路垂直分布,输气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且气体中携带有一定的固体杂质和液体。现有的输气站输气管路采用只用滤芯进行过滤,但是滤芯过滤时间一长会产生大量结片的灰尘,容易堵塞滤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过滤分离型输气汇管,能够在使用时利用固定环套在滤芯下部,滤芯在过滤过程中表面结块的灰尘会直接落入到固定环内侧和环形弹性橡胶膜上部,避免了掉落的结片的灰尘堵塞第八阀门,锁紧绳能够被拉动带动环形弹性橡胶管收紧,更加紧密地套在过滤排出管上,从而避免灰尘从过滤排出管与环形弹性橡胶管之间的间隙掉落。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降噪过滤分离型输气汇管,包括汇集管,汇集管的一侧连通两个弧形管,弧形管的一端连通支路管,支路管上安装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能够控制支路管的内部通断,汇集管的一端连通过滤罐体,汇集管上安装第三阀门,第三阀门能够控制汇集管内部通断,过滤罐体的下部连通第八阀门,过滤罐体为上部开口的罐体结构,过滤罐体的上部安装上盖,上盖能够将过滤罐体的上部开口封闭,过滤罐体的中部安装过滤排出管,过滤排出管穿过过滤罐体的侧壁,过滤排出管的一端连接滤芯,滤芯为上端封口的管状结构,滤芯的内部与过滤排出管的内部连通,滤芯上安装辅助清灰装置,过滤排出管的一端连通冷凝器,冷凝器的进口与过滤排出管配合,冷凝器的出口连通第八阀门,辅助清灰装置包括固定环,固定环能套在滤芯上,固定环的下端内侧连接环形弹性橡胶膜,环形弹性橡胶膜的侧周与固定环的内壁连接,环形弹性橡胶膜的内侧连接环形弹性橡胶管,环形弹性橡胶管内插接锁紧绳,环形弹性橡胶管的外侧开设两个透孔,锁紧绳的两端分别从两个透孔穿出,透孔的两端均连接拉绳,过滤罐体的内壁连接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挂钩,拉绳的一端连接挂环,挂环能够与拉绳配合,固定环的内侧连接毛刷,固定环的外侧连接延长杆,延长杆的一端连接插接杆,过滤罐体的内壁连接插接管,插接管与插接杆能够插接配合。
[000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上盖的一侧与过滤罐体铰接,上盖的另一侧通过锁具与过滤罐体锁定。
[0007]所述过滤罐体的内壁连接挡板,挡板能够挡在汇集管端口前方。
[0008]所述过滤罐体的上部一侧连通过滤排出管。
[0009]所述冷凝器包括除湿器箱体,除湿器箱体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排出箱体,排出箱体的底部连通第七阀门,除湿器箱体的一侧内部与过滤排出管的内部连通,除湿器箱体的另一侧内部与第八阀门连通,除湿器箱体的内部安装数组冷却板装置,冷却板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第一冷却板与除湿器箱体的上侧连接,第一冷却板的底部与除湿器箱体的内侧底部之间有间隙,第二冷却板与除湿器箱体的下部连接,第二冷却板的上部与除湿器箱体的内壁上部之间有间隙,第二冷却板、第一冷却板所在平面均处于竖直状态,第二冷却板、第一冷却板均为半导体制冷板。
[00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增设了辅助清灰装置,辅助清灰装置在使用时利用固定环套在滤芯下部,滤芯在过滤过程中表面结块的灰尘会直接落入到固定环内侧和环形弹性橡胶膜上部,避免了掉落的结片的灰尘堵塞第八阀门,锁紧绳能够被拉动带动环形弹性橡胶管收紧,更加紧密地套在过滤排出管上,从而避免灰尘从过滤排出管与环形弹性橡胶管之间的间隙掉落。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簧能够拉动拉绳带动锁紧绳收紧。当需要清理滤芯表面时,使用者可以打开上盖,手动拉动延长杆从而带动毛刷刷动滤芯外表面,掉落的灰尘会落入到固定环的上方和环形弹性橡胶膜的上部,从而将清理下的灰尘一块带出。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Ⅰ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一种降噪过滤分离型输气汇管,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汇集管4,汇集管4的一侧连通两个弧形管3,弧形管3的一端连通支路管1,支路管1上安装第一阀门2,第一阀门2能够控制支路管1的内部通断,汇集管4的一端连通过滤罐体9,汇集管4 上安装第三阀门6,第三阀门6能够控制汇集管4内部通断,过滤罐体9的下部连通第八阀门24,过滤罐体9为上部开口的罐体结构,过滤罐体9的上部安装上盖14,上盖14能够将过滤罐体9的上部开口封闭,过滤罐体9的中部安装过滤排出管15,过滤排出管15穿过过滤罐体9的侧壁,过滤排出管15的一端连接滤芯13,滤芯13 为上端封口的管状结构,滤芯13的内部与过滤排出管15的内部连通,滤芯13上安装辅助清灰装置,过滤排出管15的一端连通冷凝器,冷凝器的进口与过滤排出管15 配合,冷凝器的出口连通第八阀门24,辅助清灰装置包括固定环29,固定环29能套在滤芯13上,固定环29的下端内侧连接环形弹性橡胶膜30,环形弹性橡胶膜30的侧周与固定环29的内壁连接,环形弹性橡胶膜30的内侧连接环形弹性橡胶管31,环形弹性橡胶管31内插接锁紧绳33,环形弹性橡胶管31的外侧开设两个透孔32,锁紧绳33的两端分别从两个
透孔32穿出,透孔32的两端均连接拉绳28,过滤罐体9 的内壁连接弹簧25,弹簧25的一端连接挂钩26,拉绳28的一端连接挂环27,挂环 27能够与拉绳28配合,固定环29的内侧连接毛刷35,固定环29的外侧连接延长杆12,延长杆12的一端连接插接杆11,过滤罐体9的内壁连接插接管10,插接管10 与插接杆11能够插接配合。
[0018]本技术增设了辅助清灰装置,辅助清灰装置在使用时利用固定环29套在滤芯13下部,滤芯13在过滤过程中表面结块的灰尘会直接落入到固定环29内侧和环形弹性橡胶膜30上部,避免了掉落的结片的灰尘堵塞第八阀门24,锁紧绳33 能够被拉动带动环形弹性橡胶管31收紧,更加紧密地套在过滤排出管15上,从而避免灰尘从过滤排出管15与环形弹性橡胶管31之间的间隙掉落。弹簧25处于拉伸状态,弹簧25能够拉动拉绳28带动锁紧绳33收紧。当需要清理滤芯13表面时,使用者可以打开上盖14,手动拉动延长杆12从而带动毛刷35刷动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过滤分离型输气汇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汇集管(4),汇集管(4)的一侧连通两个弧形管(3),弧形管(3)的一端连通支路管(1),支路管(1)上安装第一阀门(2),第一阀门(2)能够控制支路管(1)的内部通断,汇集管(4)的一端连通过滤罐体(9),汇集管(4)上安装第三阀门(6),第三阀门(6)能够控制汇集管(4)内部通断,过滤罐体(9)的下部连通第八阀门(24),过滤罐体(9)为上部开口的罐体结构,过滤罐体(9)的上部安装上盖(14),上盖(14)能够将过滤罐体(9)的上部开口封闭,过滤罐体(9)的中部安装过滤排出管(15),过滤排出管(15)穿过过滤罐体(9)的侧壁,过滤排出管(15)的一端连接滤芯(13),滤芯(13)为上端封口的管状结构,滤芯(13)的内部与过滤排出管(15)的内部连通,滤芯(13)上安装辅助清灰装置,过滤排出管(15)的一端连通冷凝器,冷凝器的进口与过滤排出管(15)配合,冷凝器的出口连通第八阀门(24),辅助清灰装置包括固定环(29),固定环(29)能套在滤芯(13)上,固定环(29)的下端内侧连接环形弹性橡胶膜(30),环形弹性橡胶膜(30)的侧周与固定环(29)的内壁连接,环形弹性橡胶膜(30)的内侧连接环形弹性橡胶管(31),环形弹性橡胶管(31)内插接锁紧绳(33),环形弹性橡胶管(31)的外侧开设两个透孔(32),锁紧绳(33)的两端分别从两个透孔(32)穿出,透孔(32)的两端均连接拉绳(28),过滤罐体(9)的内壁连接弹簧(25),弹簧(25)的一端连接挂钩(26),拉绳(28)的一端连接挂环(27),挂环(27)能够与拉绳(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平郭安娜周丹李春奇刘雪丹张健籍凤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