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吸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079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6
一种智能吸风系统,其包括一个支撑架,以及至少两组沿所述支撑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分段吸风装置。所述分段吸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支撑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两侧的吸风管,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侧且与所述吸风管连接的缓冲腔室,一个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下端的吸风腔室,一个连通所述缓冲腔室与吸风腔室的连接口,一个连接所述吸风腔室与支撑架内侧的吸风口,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吸风腔室中且能够封闭连接口的分段控制结构。本智能吸风系统提高了区域吸烟功率,增强吸烟效果,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吸风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激光切割
,特别是一种智能吸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切割机是将从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经光路系统,聚焦成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使工件达到熔点或沸点,同时与光束同轴的高压气体将熔化或气化金属吹走。随着光束与工件相对位置的移动,最终使材料形成切缝,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
[0003]目前在激光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细小的烟尘以及热量,导致切割结束后产生的很多细颗粒会停留在激光切割台上,长期如此,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使得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精度受到影响,而且烟尘也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现有的激光切割机,设有的吸烟装置一般都是整个激光切割设备同时吸烟,吸风泵的功率保持稳定,每个吸风口的吸附力较差,吸烟装置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吸风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一种智能吸风系统,其包括一个支撑架,以及至少两组沿所述支撑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分段吸风装置。所述分段吸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支撑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两侧的吸风管,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侧且与所述吸风管连接的缓冲腔室,一个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下端的吸风腔室,一个连通所述缓冲腔室与吸风腔室的连接口,一个连接所述吸风腔室与支撑架内侧的吸风口,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吸风腔室中且能够封闭连接口的分段控制结构。所述分段控制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吸风腔室中的控制驱动机构,一个由所述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且能够封闭连接口的挡板,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靠近连接口一侧的密封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侧板之间的分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板与分隔板之间的分隔腔,所述分段控制结构设置在分隔腔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周向边缘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周向边缘。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层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靠近连接口一侧的周向边缘的密封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层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靠近连接口一侧表面的密封垫。
[0010]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室远离吸风管的一侧设有一个定位口,所述定位口上嵌装有一个可拆卸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吸风腔室的底部向吸风腔一侧突出且设有一个倾斜吸风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吸风面上设有一个安装口且所述安装口处嵌装有一个吸风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风口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设置在所述吸风板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气缸中的任意一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吸风系统通过连接口连通的缓冲腔室与吸风腔室,使得吸风通道由水平变成竖直转向,有利于分段控制结构竖直紧贴于侧板安装,减小分段控制结构的横向占用空间,而且通过分段吸风装置能够有效集中对烟尘区域进行吸烟,提高了区域吸烟功率,增强吸烟效果,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吸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智能吸风系统所具有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智能吸风系统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吸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智能吸风系统,其包括一个支撑架10,以及至少两组沿所述支撑架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上的分段吸风装置20。可以想到的是,本智能吸风系统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电气连接组件,吸风泵组件,安装结构,密封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0021]所述支撑架1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11,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侧板11之间的分隔板12,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板11与分隔板12之间的分隔腔13,所述分段控制结构设置在分隔腔13中。通过侧板11与分隔板12的结合,在支撑架10之间形成多个间隔设置且互不干涉的分隔腔13,便于分段吸风装置20针对不同分隔腔13的情况进行分段吸烟。
[0022]所述分段吸风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沿支撑架10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0两侧的吸风管21,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内侧且与所述吸风管21连接的缓冲腔室22,一个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22下端的吸风腔室23,一个连通所述缓冲腔室22与吸风腔室23的连接口24,一个连接所述吸风腔室23与支撑架10内侧的吸风口25,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吸风腔室23中且能够封闭连接口24的分段控制结构26。吸风管21外接吸风泵,为吸风管21产生吸力提供动力支持,吸风管21设置支撑架10两侧,即沿侧板11连接,结构紧凑安装可靠。通过连接口24连通的缓冲腔室22与吸风腔室23,使得吸风通道由水平变成竖直转向,有利于分段控制结构26竖直紧贴于侧板11安装,减小分段控制结构26的横向占用空间。通过分段吸风装置20,能够有效集中对烟尘区域进行吸烟,提高了区域吸烟功率,增强吸烟效果,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23]所述分段控制结构26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吸风腔室23中的控制驱动机构261,一个由所述控制驱动机构261驱动且能够封闭连接口24的挡板26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262靠近连接口24一侧的密封层263。所述控制驱动机构261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气缸中的任意一种。通过控制驱动机构261驱动挡板262移动,紧贴在靠近连接口24的一侧。所述挡板
262的周向边缘大于所述连接口24的周向边缘,即挡板262可以准确封闭连接口24。通过密封层263与连接口24周向边缘外壁的软接触,提高挡板262与连接口24之间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层263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262靠近连接口24一侧的周向边缘的密封圈。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密封层263也可以是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262靠近连接口24一侧表面的密封垫。
[0024]所述缓冲腔室22远离吸风管21的一侧设有一个定位口221,所述定位口221上嵌装有一个可拆卸板222。通过定位口221与可拆卸板222的设置,可定期打开可拆卸板222,由定位口221对缓冲腔室22进行清洁。至于可拆卸板222与定位口221之间的密封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0025]所述吸风腔室23的底部向吸风腔一侧突出且设有一个倾斜吸风面231。倾斜吸风面231的结构设置,增加了吸风面积,同时结构向内延伸后减小了吸风腔室23与分隔腔1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加了吸风强度。
[0026]所述倾斜吸风面231上设有一个安装口232且所述安装口232处嵌装有一个吸风板233。设置安装口232结构并配个吸风板233,使吸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吸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吸风系统包括一个支撑架,以及至少两组沿所述支撑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分段吸风装置,所述分段吸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支撑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两侧的吸风管,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侧且与所述吸风管连接的缓冲腔室,一个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下端的吸风腔室,一个连通所述缓冲腔室与吸风腔室的连接口,一个连接所述吸风腔室与支撑架内侧的吸风口,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吸风腔室中且能够封闭连接口的分段控制结构,所述分段控制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吸风腔室中的控制驱动机构,一个由所述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且能够封闭连接口的挡板,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靠近连接口一侧的密封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侧板之间的分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板与分隔板之间的分隔腔,所述分段控制结构设置在分隔腔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风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岗王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沪云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