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77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包括高压回水管、原旁滤系统、新旁滤系统、吸水池、低压回水管、污水回用系统和预处理系统,所述原旁滤系统的输入端、新旁滤系统的输入端均与高压回水管相接通。该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是通过在原旁滤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了新旁滤系统,原旁滤系统、新旁滤系统进水均为高压回水,新旁滤系统的产水补至低压回水管上,且原旁滤系统、新旁滤系统的反洗排水均排至预处理系统中,通过预处理系统有效解决污泥输入较多的问题,提高污水回用系统处理污水的效率,该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处理能力将达到6000m3/h,大大提升系统抵抗水质异常导致的粘泥恶性增长风险,减小水质恶化对化工系统换热器的影响。换热器的影响。换热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水旁滤系统
,具体为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期循环水系统保有水量22000m3,系统循环水量60000m3/h, 旁滤器装置处理循环水量3000m3/h,占循环水系统的5%。循环水系统补充水源为地下水,水质较好,水中的浊度、COD、氯离子、电导、总磷等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工艺水质需要,当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偏高时,通过循环水系统8b线的正常排污进行即可解决,排污水次数和排污水量较少,排污水则由污水回用系统接收处理。
[0003]其中,循环水系统补充水源占循环水系统补充水量的85%,市政中水氯离子、COD、总磷、氨氮指标波动性较大,水质不稳定。特别是夏季,由于化工生产回水水质温度较高(最高达45℃左右),受市政中水水质影响,经常性的导致循环水系统微生物细菌繁殖、浊度、粘泥指标偏高,对化工工艺生产装置的换热器设备换热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换热管污堵),化工工艺装置物料的微漏(甲醇、氨)导致循环冷却水水质的恶劣情况时现有的循环水系统旁滤器装置处理能力无法满足工艺运行需要(原设计处理能力为循环水系统的5%),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循环水系统水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置合格,导致循环水系统继续在恶劣水质情况下运行(如浊度、粘泥指标超标),直接影响到化工工艺装置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化工工艺生产装置停车事故发生;循环水系统原设计8b线排污及旁滤系统只能满足循环水质指标发生轻微变化时的调整,如果水质发生恶性变化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水质置换需要的,必须通过多次的大排大补的操作方式来解决水质需要。但是,随着国家环保局对企业环保检查、处罚力度的加大,严令禁止企业将工业污水进行外排,因此当循环水系统水质发生问题时以往的大排大补调整模式被禁止,必须通过企业内部生产工艺装置的技术改造来满足工艺运行需要。
[0004]由于目前控制源头补水水质或杜绝化工物料泄漏进入循环水比较困难,只能通过增加旁滤系统的处理量来控制循环水微生物粘泥的恶性增长,当水质突然恶化时能及时将系统粘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减小对化工工艺系统换热器的影响,所以循环水需增加一套 3000m3/h的旁滤系统来提升系统处理系统粘泥及浊度的能力,此外,目前的污水回用系统缺乏预处理装置,大量的污泥输入易导致回用系统工作负荷,一方面减少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污水处理效率降低。
[0005]现有公开的一种高效循环水旁滤系统,申请号CN201520297759.0,通过改进了循环水池出水方式,通过在水池底部设置多孔管循环,大大提高了整个循环水系统的循环能力,提升了循环水的水质,但是该高效循环水旁滤系统在使用时,不满足水质大排大补时的使用需求,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设计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循环水旁滤系统不满足水质大排大补时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7]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包括高压回水管、原旁滤系统、新旁滤系统、吸水池、低压回水管、污水回用系统和预处理系统,所述原旁滤系统的输入端、新旁滤系统的输入端均与高压回水管相接通,且原旁滤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排水管道接通吸水池,所述新旁滤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排水管道接通低压回水管,且原旁滤系统、新旁滤系统上均设有反洗排水管道,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水箱,所述预处理水箱内中部固定设有滤网,预处理水箱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上接通有第一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远离第一排水管道一端接通原旁滤系统的输入端。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管道上接通有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远离第二排水管道一端接通新旁滤系统的输入端。
[0010]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水箱共设有多组,且每两组相邻的预处理水箱通过进水管与排水管相接通,所述反洗排水管道输出端与污水回用系统输入端之间通过多组预处理水箱相接通。
[0011]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排水管在水平位置上分别位于滤网的上侧、下侧。
[0012]本技术的优点:该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是通过在原旁滤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了新旁滤系统,原旁滤系统、新旁滤系统进水均为高压回水,新旁滤系统的产水补至低压回水管上,且原旁滤系统、新旁滤系统的反洗排水均排至预处理系统中,通过预处理系统有效解决污泥输入较多的问题,提高污水回用系统处理污水的效率,该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处理能力将达到6000m3/h,大大提升系统抵抗水质异常导致的粘泥恶性增长风险,减小水质恶化对化工系统换热器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工艺流程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的预处理系统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6]图中:1、高压回水管,2、原旁滤系统,3、新旁滤系统,4、吸水池,5、低压回水管,6、污水回用系统,7、第一排水管道,8、第二排水管道,9、第二循环管道,10、反洗排水管道,11、预处理水箱,12、滤网,13、进水管,14、排水管,15、预处理系统,16、第一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包括高压回水管1、原旁滤系统2、新旁滤系统3、吸水池4、低压回水管5、污水回用系统6和预处理系统15,原旁滤系统2的输入端、新旁滤系统3的输入端均与高压回水管1相接通,且原旁滤系统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排水管道7接通吸水池4,第一排水管道7上接通有第一循环管道16,第一循环管道16远离第一排水管道7一端接通原旁滤系统2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循环管道16可实现原旁滤系统2对污水的循环处理作用,新旁滤系统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排水管道8接通低压回水管5,第二排水管道8上接通有第二循环管道9,第二循环管道9远离第二排水管道8一端接通新旁滤系统 3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循环管道9实现新旁滤系统3对污水的循环处理作用,且原旁滤系统2、新旁滤系统3上均设有反洗排水管道10,预处理系统15包括预处理水箱11,此外,预处理水箱11下端设有可拆卸的箱盖,便于清理,预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包括高压回水管(1)、原旁滤系统(2)、新旁滤系统(3)、吸水池(4)、低压回水管(5)、污水回用系统(6)和预处理系统(15),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旁滤系统(2)的输入端、新旁滤系统(3)的输入端均与高压回水管(1)相接通,且原旁滤系统(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排水管道(7)接通吸水池(4),所述新旁滤系统(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排水管道(8)接通低压回水管(5),且原旁滤系统(2)、新旁滤系统(3)上均设有反洗排水管道(10),所述预处理系统(15)包括预处理水箱(11),所述预处理水箱(11)内中部固定设有滤网(12),预处理水箱(11)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进水管(13)和排水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双运行旁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道(7)上接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阳李开军王凤彬张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