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的记录脉冲幅度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70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盘装置的记录脉冲幅度调节方法,是在多脉冲方式的数据记录状态下出现缓冲器欠载运行时对使偏差值最小化的多脉冲幅度进行检测,以使其适合于数据记录的光盘装置的记录脉冲幅度调节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在通过多脉冲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的状态下对多脉冲幅度进行调节,然后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的步骤;对所述记录的测试数据的特性值进行检测的步骤;以及根据所述检测的特性确定对数据进行记录的多脉冲幅度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出现由于受周围温度变化或光盘的材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使记录质量下降的现象时,能够对多脉冲的脉冲幅度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使偏差值达到最小化。同时,还能够使光盘的记录质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盘装置的记录脉冲幅度的调节方法,尤其涉及到在光 盘装置通过多脉冲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对使偏差(Jitter)值最小化 的多脉冲幅度进行确定,从而提高记录质量的一种光盘装置的记录脉冲幅度调 节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用具有一定功率的激光照射可1次性记录的DVD-R或可 擦写型DVD-RW之类的光盘,从而对信号进行记录的方式来说,当在光盘上记 录规定的信号时,为防止由于激光的热效应而使记录部变形一般都采用写策略 (Write Strategy)。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如果要将信号记录到光盘上就要用激光对光盘的 记录部进行照射,这样就逐渐对记录部进行加热,记录部后端的温度就会逐渐 上升。即使是使激光的功率保持相同的水平,记录部的幅度也会逐渐增大。最 后,就会导致记录部变形。为消除这一不良影响, 一般都采用多脉冲写策略 (Multi Pulse Write Strategy),即在记录部前端部记录数据之后,对后续部 分则用较短脉冲形态的激光照射,从而就能够有效地防止记录部的后端变形。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在与具有5T的标准时钟时间的记录模式相对应的脉冲期间 使用l个高脉冲(Top)和2个多脉冲(mp),与记录信号的信道比特相联系,使每 一个1T与一个脉冲相对应,使上述高脉冲(Top)与一定形态的高脉沖相对 应,各个多脉冲(mp)使第一个lT与一个脉冲相对应。依据上述多脉冲方式,将向激光二极管施加的驱动电流的施加状态反复进 行打开/关闭,从而生成高脉冲(Top)和多脉沖(mp),在施加高脉沖(Top)之后再 施加多脉冲(mp),通过这种方式在光盘的记录部上形成一定形态的记录凹坑。另外,当光盘装置使用多脉冲方式将数据记录到光盘上时,由于受光盘的 高速旋转等周围原因的影响就会使温度升高,或者受光盘材质差异等因素的影 响就会使数据的记录质量降低(例如偏差(Jitter)值为13%以上)。在这种情 况下,记录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够根据周围温度变化、光盘材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相应地对多脉冲的幅度进行适当调节。同时,当前要想打破记录 质量低下的现象,却没有对多脉冲幅度进行调节的成熟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多脉 冲方式的数据记录状态下出现緩冲器欠栽运行(Buffer Under run)时对使偏差值最小化的多脉冲幅度进行检测以使其适合于数据记录的光盘装置的记录 脉冲幅度调节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是 对于通过多脉冲方式将数据记录到光盘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几 个步骤在通过多脉冲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的状态下对多脉冲幅度进行调节, 然后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的步骤;对所述记录的测试数据的特性值进行检测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效果在 通过多脉冲方式将数据记录到光盘上的情况下,在由数据记录时的倍速差导致 緩冲器发生欠载运行的期间内,使多脉冲的脉冲幅度增加或者减少,并将多个 对脉冲幅度进行调节的多脉冲测试数据进行记录。然后,将分别按照互不相同 的脉冲幅度记录的测试数据读取出来,并将使偏差值最小化的变更脉沖幅度查 找出来,以后在对数据进行记录时,就按照使偏差值最小化的脉冲幅度调节的 多脉冲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即使出现由于受周围温度变化或光盘的材质差异 等因素的影响而使记录质量下降的现象,也能够对多脉冲的脉冲幅度进行适当 的调节,从而使偏差值达到最小化。同时,还能够使光盘的记录质量始终保持 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 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困说明图l是利用普通的多脉冲方式的多脉沖构成示意图2是适合于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脉冲幅度调节方法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对数据进行记录的过程中出现緩冲器欠载运行(Buffer Under run)时将对多脉冲的记录脉冲幅度进行变更的测试数据进行存储,然后将存储的脉沖读取出来的状态示意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对多脉冲的记录脉沖幅度进行增减调节,然后对使偏差 值最小化的脉冲幅度进行查找的状态示意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情况将对记录脉冲幅度进行增减调节的多脉冲记录 到光盘上的状态实例图6是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进行说明的流程附图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0:光盘,30a:数据记录信号处理部, 40:信道比特编码器, 50: RF信号处理部, 61:伺服驱动部, 8 0:微处理器.20:光拾取器, 30b:数据播放信号处理部, 41:光驱动器,60:伺服部,7 0:偏差检测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例 进行详细的说明。也就是说,图2是适合于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脉冲幅度调节方法的光盘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盘装置,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利用具有一定功率的 激光对光盘IO进行照射从而对数据进行记录,或者利用激光的反射光将记录 到光盘IO上的信号读取出来的光拾取器20;向输入的数字数据附加误差校正 编码(ECC),然后将其转换为可记录的数据模式的数据记录信号处理部(DSP记 录)30a;将通过上述光盘10读取的二元信号恢复为原来的视频/音频数据并 将其输出的数据播放信号处理部(DSP播放)30b;将按照上述可记录模式转换 的数据再次转换为比特流的信道比特(CB)编码器40;将由上述比特流信号产 生的光量驱动信号通过光拾取器20输出的光驱动器41;将通过上述光拾取器20播放的光盘IO产生的信号进行余波整形,将其转换为二元信号并输出的RF 信号处理部(R/F) 50;根据通过上述光拾取器20输出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 跟踪误差信号(TE)对上述光拾取器2 0进行聚焦/跟踪的伺服和对光盘10的旋 转驱动进行控制的伺服部60;根据上述伺服部60的伺服动作对主轴电机62的 旋转进行控制的伺服驱动部61;通过上述RF信号处理部50输出的二元信号 对记录脉沖的偏差值进行检测的偏差检测器70;以及在通过多脉冲方式将数据 记录到光盘10上的状态下出现緩冲器欠载运行时,为能够将对多脉冲的脉冲 幅度进行增减调节的测试数据记录到光盘10的未记录数据的区间内,对使将 测试数据读取出来并进行检测的脉冲的偏差值最小化的多脉冲的脉冲幅度进 行决定的微处理器80。如图3所示,当通过多脉冲方式将数据记录到上述光盘IO上时,与数据聚 集到緩冲器42上的速度相比,实际上,数据记录到光盘10上的速度更快。因 此,在緩沖器数据的各个记录时间段之间,緩冲器就有可能发生欠载运行 (Buffer Under run),并产生一定时间(即,当HQ模式时为2秒,当EQ模式 时为12秒)的停顿(Idle),在由緩冲器欠载运行引起的停顿期间,与原来的多 脉冲幅度相比,对脉冲幅度进行增减调节,并以调节后的多脉冲形式将测试数 据记录到光盘10的未记录数据的区间内。然后,对相应的测试数据记录区间执 行读取动作,将测试数据读取出来,然后对由上述偏差检测器70检测的信号脉 沖的偏差值进行检测。如图4所示,在1次緩冲器欠载运行期间,将具有相对原来的多脉冲而言 使各个高脉冲(Top)和多脉冲(mp)的脉冲幅度都增加一定时间(例如:0. 25T)的 记录脉冲的规定测试数据记录到光盘1Q未记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装置的记录脉冲幅度调节方法,是对于通过多脉冲方式将数据记录到光盘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第1步骤,在通过多脉冲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的状态下对多脉冲幅度进行调节,然后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第2步骤,对所述记录的测试数据的特性值进行检测;以及第3步骤,根据所述检测的特性确定对数据进行记录的多脉冲幅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装置的记录脉冲幅度调节方法,是对于通过多脉冲方式将数据记录到光盘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第1步骤,在通过多脉冲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的状态下对多脉冲幅度进行调节,然后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第2步骤,对所述记录的测试数据的特性值进行检测;以及第3步骤,根据所述检测的特性确定对数据进行记录的多脉冲幅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的记录脉冲幅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步骤,在将数据记录到上述光盘的过程中当緩沖器发生欠栽运行时,可以对多脉冲幅度进行调节,并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宰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