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包窝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64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3
菌包窝口机,沿料袋输出方向依次设有窝口机构、插棒机构和压袋机构,通过升降动力连接板实现窝口头、插棒杆和压袋杆的同时升降,窝口头采用窝口爪结构,通过窝口爪的开合实现菌袋口的开合,同时通过窝口电机带动窝口芯轴的旋转实现料口拧紧,最后通过插棒轴实现窝口,提高了窝口的平整度和严实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窝口的同时,对窝口结束的菌袋进行插棒和压平,增加了窝口机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菌袋的质量。保证了菌袋的质量。保证了菌袋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包窝口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食用菌培养基装入料袋中,然后进行接种。将培养基物料装入菌袋后,需要将上口进行窝口操作,然后插入菌棒,最早的窝口方式为人工窝口,费时费力,工作效率底下,并且窝口质量差,难以保证其密封性。后续人工插棒也容易造成菌袋的损坏,从而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
[0003]窝口机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人工方式,传统的窝口机,功能单一,通常只能实现窝口一种功能,并且窝口头采用简单的机械拧紧结构,造成菌袋密封性差,并且插棒需要其他设备或人工插棒,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解决传统食用菌菌袋窝口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窝口、插棒和压平为一体的菌包窝口机。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包窝口机,升降电机423的输出轴上安装升降电机链轮425,升降电机链轮425与安装于壳体41的底板429上的升降下链轮49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壳体41上部与升降下链轮49对应处安装升降上链轮46,升降下链轮49和升降上链轮46之间安装升降链条47;位于壳体41内的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中部连接升降链条47;插杆轴433上端固定安装于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上,插杆轴433外部安装窝口芯轴444,窝口芯轴444上安装窝口链轮419,窝口链轮419与窝口电机426的输出轴上的窝口电机链轮427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窝口芯轴444下部外侧安装窝口头418。
[0006]所述窝口头418包括安装于窝口芯轴444外侧的滑轴431,滑轴431外侧上部安装窝口头菱形板441,滑轴431外侧位于窝口头菱形板441下部安装窝口头菱形板配板440,滑轴431外侧位于窝口头菱形板441和窝口头菱形板配板440之间安装轴承432,窝口头菱形板441和窝口头菱形板配板440之间通过螺栓442固定,窝口芯轴444上位于滑轴431下侧安装小花盘434,滑轴431下边缘的窝口爪安装耳上通过销轴439连接第一窝口爪436上端,第一窝口爪436下端通过销轴439连接第二窝口爪437外侧的凸起端,第二窝口爪437上端连接小花盘434边缘的窝口爪安装耳,第二窝口爪437上与第二窝口爪437同向安装第三窝口爪438,第三窝口爪438下端安装窝口软胶板435。
[0007]所述窝口头菱形板441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窝口光轴421的下端,窝口光轴421贯穿底板429和升降动力连接板422安装,窝口光轴421上端安装用于止挡升降动力连接板422的螺栓;窝口光轴421上位于窝口头菱形板441和底板429之间安装弹簧420。
[0008]所述插杆轴433下端螺纹连接内孔插杆447,内孔插杆447为中心设有上下通孔结构,内孔插杆447下端为进气口445,内孔插杆447上部一侧设有与中心孔贯通的内孔插杆排气孔446,内孔插杆447上位于内孔插杆排气孔446下侧依次设有三个内孔插杆压口台阶
458,三个内孔插杆压口台阶458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0009]所述插杆轴433下端螺纹连接钻头插杆465,钻头插杆465上部为固定座466,固定座466上部内侧设有轴连接孔448,固定座466中部为梢形台体449,固定座466下端为喇叭台体451,梢形台体449与喇叭台体451之间为窝口台阶450,喇叭台体451的下端面为钻头插杆压口台阶452,固定座466下侧内部设有螺纹的钻头连接孔453,螺纹钻头454与固定座466螺纹连接,螺纹钻头454上设有钻头排气孔455。
[0010]所述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上安装插棒杆416,插棒杆416上端固定于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上,插棒杆416贯穿底板429安装,底板429上位于插棒杆416外侧安装插棒杆固定套413,插棒杆固定套413上部安装插棒杆滑套412。
[0011]所述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上位于出料一侧安装压袋杆414,压袋杆414上端固定于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上,压袋杆414贯穿底板429安装,底板429上位于压袋杆414外侧安装直线轴承411。
[0012]所述窝口芯轴444上部外侧通过轴承432安装窝口头套443,窝口头套443下部边缘通过螺栓安装于底板429上,窝口链轮419安装于窝口头套443下侧。
[0013]所述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上通过直线轴承411对称安装两个直线光轴42,直线光轴42上端固定于壳体41上部,直线光轴42下端固定于底板429上。
[0014]所述升降上链轮46中心安装升降上链轮销轴43,升降上链轮销轴43两端安装于升降上链轮吊耳45上,升降上链轮吊耳45安装于壳体41上,升降上链轮销轴43上位于升降上链轮46和升降上链轮吊耳45之间设有升降上链轮隔套44;升降下链轮49中心安装升降下链轮销轴48,升降下链轮销轴48两端安装于升降下链轮固定耳410上,升降下链轮固定耳410安装于底板429上。
[0015]本技术的菌包窝口机,通过升降动力连接板实现窝口头、插棒杆和压袋杆的同时升降,窝口头采用窝口爪结构,通过窝口爪的开合实现菌袋口的开合,同时通过窝口电机带动窝口芯轴的旋转实现料口拧紧,最后通过插棒轴实现窝口,提高了窝口的平整度和严实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窝口的同时,对窝口结束的菌袋进行插棒和压平,增加了窝口机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菌袋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主视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俯视结构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左视结构图。
[0019]图4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剖视结构图。
[0020]图5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滑轴俯视结构图。
[0021]图6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滑轴主视剖面结构图。
[0022]图7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小花盘俯视结构图。
[0023]图8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第一窝口爪结构图。
[0024]图9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第二窝口爪结构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第三窝口爪结构图。
[0026]图11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菱形板配板俯视结构图。
[0027]图12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菱形板俯视结构图。
[0028]图13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窝口芯轴结构图。
[0029]图14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内孔插杆剖视结构图。
[0030]图15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钻头插杆剖视结构图。
[0031]图16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钻头插杆结构图。
[0032]图17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窝口头钻头插杆螺纹钻头结构图。
[0033]图18是是图15的A部分放大结构图。
[0034]图19是本技术菌包窝口机钻头插杆向菌包内插入状态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包窝口机,其特征在于:升降电机(423)的输出轴上安装升降电机链轮(425),升降电机链轮(425)与安装于壳体(41)的底板(429)上的升降下链轮(49)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壳体(41)上部与升降下链轮(49)对应处安装升降上链轮(46),升降下链轮(49)和升降上链轮(46)之间安装升降链条(47);位于壳体(41)内的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中部连接升降链条(47);插杆轴(433)上端固定安装于升降动力连接板(422)上,插杆轴(433)外部安装窝口芯轴(444),窝口芯轴(444)上安装窝口链轮(419),窝口链轮(419)与窝口电机(426)的输出轴上的窝口电机链轮(427)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窝口芯轴(444)下部外侧安装窝口头(4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包窝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窝口头(418)包括安装于窝口芯轴(444)外侧的滑轴(431),滑轴(431)外侧上部安装窝口头菱形板(441),滑轴(431)外侧位于窝口头菱形板(441)下部安装窝口头菱形板配板(440),滑轴(431)外侧位于窝口头菱形板(441)和窝口头菱形板配板(440)之间安装轴承(432),窝口头菱形板(441)和窝口头菱形板配板(440)之间通过螺栓(442)固定,窝口芯轴(444)上位于滑轴(431)下侧安装小花盘(434),滑轴(431)下边缘的窝口爪安装耳上通过销轴(439)连接第一窝口爪(436)上端,第一窝口爪(436)下端通过销轴(439)连接第二窝口爪(437)外侧的凸起端,第二窝口爪(437)上端连接小花盘(434)边缘的窝口爪安装耳,第二窝口爪(437)上与第二窝口爪(437)同向安装第三窝口爪(438),第三窝口爪(438)下端安装窝口软胶板(4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包窝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窝口头菱形板(441)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窝口光轴(421)的下端,窝口光轴(421)贯穿底板(429)和升降动力连接板(422)安装,窝口光轴(421)上端安装用于止挡升降动力连接板(422)的螺栓;窝口光轴(421)上位于窝口头菱形板(441)和底板(429)之间安装弹簧(4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包窝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轴(433)下端螺纹连接内孔插杆(447),内孔插杆(447)为中心设有上下通孔结构,内孔插杆(447)下端为进气口(445),内孔插杆(447)上部一侧设有与中心孔贯通的内孔插杆排气孔(446),内孔插杆(447)上位于内孔插杆排气孔(446)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连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