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及含该胶带的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49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包括:第一固定区和无纺布区;无纺布区与第一固定区固定连接;其中,无纺布区的孔隙率为30~7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胶带,增加了无纺布结构,一方面仍可以保持胶带所需的粘接固定电芯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无纺布本身的结构及其带有的孔隙率结构,使得无纺布区固定电芯的部分可以通过电解液且浸润性良好,大大改善了目前胶带中间阻碍电解液传输,以致贴胶处析锂的问题。此外,本胶带制备成本低廉,方法简单,即可解决胶带与电芯接触的底部析锂的问题,更加适用于工业上的大批量生产。更加适用于工业上的大批量生产。更加适用于工业上的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及含该胶带的电芯


[0001]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及含该胶带的电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涂层已成为正极、负极、隔膜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容量、循环、安全等方面,而电芯外部顶胶与底胶的设计也一样重要,也会影响着电池的性能。例如在循环过程中,发现顶胶与底胶的贴胶部位容易出现析锂的现象,这会影响产品的使用,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0003]目前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顶部和底部的贴胶部位影响了电解液在电芯中的传输,导致该位置的电解液缺少,无法充分浸润该位置的负极,从而造成该部位的析锂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行业中尝试过在顶胶与底胶的中间打孔,来增加电解液的传输,但这样会影响到胶带的抗拉伸强度,存在被刺破的风险,无法真正解决该问题。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以解决目前顶胶与底胶的贴胶部位阻碍了电解液的传输,导致出现析锂现象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包括:
[0008]第一固定区;
[0009]无纺布区,与所述第一固定区固定连接;
[0010]其中,所述无纺布区的孔隙率为30~70%。
[0011]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区的孔径为20nm~10μm。
[0012]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区的孔隙率为50~70%,所述无纺布区的孔径为2μm~10μm。
[0013]优选的,本胶带还包括第二固定区,所述第二固定区与所述无纺布区连接设置,且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区。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区采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制成;所述第二固定区采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区与所述无纺布区采用热压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区与所述无纺布区采用热压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所述胶带的无纺布区至少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电芯的底部和/或顶部,所述胶带的第一固定区延伸固定在所述电芯的主表面上。
[0017]优选的,所述胶带还包括第二固定区,所述第二固定区与所述第一固定区相对设置,延伸固定在所述电芯的另一主表面上。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区、所述无纺布区和所述第二固定区形成“U”型结构固定在所述电芯的底部和/或顶部。
[0019]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区的宽度为0.2~5cm,所述第一固定区延伸在所述电芯主表面上的长度为0.2~5cm;所述第二固定区延伸在所述电芯主表面上的长度为0.2~5cm。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胶带,增加了无纺布结构,一方面仍可以保持胶带所需的粘接固定电芯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无纺布本身的结构及其带有的孔隙率结构,使得无纺布区固定电芯的部分可以通过电解液且浸润性良好,大大改善了目前胶带中间阻碍电解液传输,以致贴胶处析锂的问题。此外,本胶带制备成本低廉,方法简单,即可解决胶带与电芯接触的底部析锂的问题,更加适用于工业上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胶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2为本技术胶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3为本技术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4为本技术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5为本技术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6]图中:1

胶带;11

第一固定区;12

无纺布区;13

第二固定区;2

电芯的底部;3

电芯的顶部;4

电芯的主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30]实施方式1
[0031]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包括:第一固定区11和无纺布区12;无纺布区12与第一固定区11固定连接;其中,无纺布区12的孔隙率为30~70%。
[0032]进一步地,无纺布区12的孔径为20nm~10μm。优选的,无纺布区12的孔隙率为50~70%,无纺布区12的孔径为2μm~10μm。无纺布由纺织短纤维或长丝进行定向的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等方法加固而成,如此形成的纤网结构使其带有大
量的通孔,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将其作为胶带1的一部分,并设置于电芯的底部2或顶部,使得电解液可以通过若干个孔隙进入电芯中。相比于常规采用的胶带1,本技术的胶带1因采用的是无纺布结构,并不会阻碍电解液的通过,由此避免了该部分析锂的问题。
[0033]进一步地,本胶带1还包括第二固定区13,第二固定区13与无纺布区12连接设置,且远离第一固定区11。即无纺布区12是设置在第一固定区11与第二固定区13之间,第一固定区11和第二固定区13保证了胶带1仍可以稳定固定电芯,而无纺布区12在支持电解液通过的同时又不会影响胶带1的抗拉伸强度,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0034]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区11采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制成;第二固定区13采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制成。
[0035]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区11与无纺布区12采用热压连接,第二固定区13与无纺布区12采用热压连接。热压过程中,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融化,与无纺布区12的两端连接在一起,进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胶带1。将本胶带1实际应用于电芯固定时,只需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与电芯接触的一面涂覆丙烯酸粘接剂即可实现其与电芯的固定,而因无纺布区12是位于第一固定区11与第二固定区13的中间则无需涂覆丙烯酸粘接剂,如此既保证了无纺布区12可以通过电解液,本胶带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芯固定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区(11);无纺布区(12),与所述第一固定区(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无纺布区(12)的孔隙率为3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区(12)的孔径为20nm~1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区(12)的孔隙率为50~70%,所述无纺布区(12)的孔径为2μm~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区(13),所述第二固定区(13)与所述无纺布区(12)连接设置,且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区(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11)采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制成;所述第二固定区(13)采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11)与所述无纺布区(12)采用热压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区(13)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沛沛赖旭伦孙先维陈杰杨山郑明清李载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