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卷绕电池。一种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以及设置于基膜至少一表面的纤维素涂层,所述纤维素涂层中设置有纤维素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隔膜,复合隔膜中具有纤维素球,纤维素球能够承受和缓冲卷绕电芯折痕处的压力,纤维素球具有丰富的孔隙,能够保持电解液的流通,避免电芯析锂。避免电芯析锂。避免电芯析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卷绕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卷绕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的能量密度、高的体积密度和可重复使用等特性而备受关注。随着电池技术及材料的发展,电池的形状结构也衍发出许多不同的结构,早期电池一开始进行研发制造时就是以圆柱型进行设计制造。这种电池使用最广泛,像18650锂离子电池,26650锂离子电池等。像早期的笔记本电脑电池一般由8个18650电池组成。后面慢慢有了方形锂离子电池、扣式锂离子电池、异形锂离子电池和软包电池,这些电池的不同的形态有着各自的优势,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而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因为采用了叠加和卷绕的制造方式,所以体积更加纤薄,能量密度最高,这也比较受3C类消费电池的青睐。叠片制备的电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其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所以制造厂家都倾向于使用卷绕技术制备电芯。
[0003]而卷绕制备的电芯其折痕出受到的应力更大,如图1所示,容易导致电解液断液,电解液无法浸润,造成电芯析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隔膜,复合隔膜中具有纤维素球,纤维素球能够承受和缓冲卷绕电芯折痕处的压力,纤维素球具有丰富的孔隙,能够保持电解液的流通,避免电芯析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复合隔膜,包括基膜以及设置于基膜至少一表面的纤维素涂层,所述纤维素涂层中设置有纤维素球。
[0007]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球的粒径为50nm~300nm。
[0008]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球的孔隙率为60%~85%。
[0009]优选地,所述纤维素涂层的厚度为80~100μm。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喷雾处理冷冻干燥得到纤维素球,将纤维素球与湿润剂和粘结剂混合制得涂层浆料,将涂层浆料涂覆至基膜得到复合隔膜。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3]步骤S1、将纤维素加入离子液体混合搅拌得到处理液;
[0014]步骤S2、将处理液喷雾至光滑的承载板上面,水雾处理,冷冻干燥得到纤维素球;
[0015]步骤S3、将润湿剂和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
[0016]步骤S4、将纤维素球加入第一混合液搅拌分散,将粘结剂加入第一混合液搅拌分
散得到涂层浆料;
[0017]步骤S5、将涂层浆料涂覆于基膜至少一表面,干燥形成纤维素涂层,得到复合隔膜。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处理液的固体含量为0.2%~8%。
[0019]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球、粘结剂、润湿剂的重量份数比90~98:2~8:0.2~3。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涂层浆料的固体含量为0.5~6%。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冷冻干燥的温度是5~15℃,冷冻干燥时间为2~10分钟。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卷绕电池,具有良好的电解液保持率,不易析锂,循环性能好。
[002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文案:
[0024]一种卷绕电池,包括上述的复合隔膜。
[00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隔膜,复合隔膜中具有纤维素球,纤维素球能够承受和缓冲卷绕电芯折痕处的压力,纤维素球具有丰富的孔隙,能够保持电解液的流通,避免电芯析锂。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卷绕式电芯的力学及膨胀位移分析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素球以及内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隔膜与现有技术隔膜的保液率对比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隔膜与现有技术隔膜经过400次循环充放电后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32]一种复合隔膜,包括基膜以及设置于基膜至少一表面的纤维素涂层,所述纤维素涂层中设置有纤维素球。
[003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隔膜,复合隔膜中具有纤维素球,纤维素球能够承受和缓冲卷绕电芯折痕处的压力,纤维素球具有丰富的孔隙,能够保持电解液的流通,避免电芯析锂。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素球的粒径为50nm~300nm。纤维素球的粒径为50nm~100nm、100nm~150nm、150nm~200nm、200nm~300nm,具体地,纤维素球的粒径为5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10nm、120nm、130nm、140nm、150nm、160nm、170nm、180nm、190nm、200nm、210nm、220nm、230nm、240nm、250nm、260nm、270nm、280nm、290nm、300nm。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素球的孔隙率为60%~85%。纤维素球的孔隙率为60%~70%、70%~85%,优选地,纤维素球的孔隙率为60%、62%、64%、65%、68%、70%、72%、75%、78%、80%、82%、85%。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素涂层的厚度为80~100μm。优选地,纤维素涂层的厚度为80μm、85μm、89μm、90μm、94μm、96μm、98μm、100μm。纤维素涂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使涂层兼具粘结性以及功能性,能够承受压力的同时保持孔隙的导通。
[003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喷雾处理冷冻干燥得到纤维素球,将纤维素球与湿润剂和粘结剂混合制得涂层浆料,将涂层浆料涂覆至基膜得到复合隔膜。
[0038]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9]步骤S1、将纤维素加入离子液体混合搅拌得到处理液;
[0040]步骤S2、将处理液喷雾至光滑的承载板上面,水雾处理,冷冻干燥得到纤维素球;
[0041]步骤S3、将润湿剂和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
[0042]步骤S4、将纤维素球加入第一混合液搅拌分散,将粘结剂加入第一混合液搅拌分散得到涂层浆料;
[0043]步骤S5、将涂层浆料涂覆于基膜至少一表面,干燥形成纤维素涂层,得到复合隔膜。
[0044]纤维素球再生出来的天然高分子微球材料,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良性能,并以粒径小、孔隙率高、网状结构等独特的结构成为各大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纤维素球的制备技术也日趋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纤维素球主要有以下制备方法:乳化固化法、喷雾相转换冷冻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以及设置于基膜至少一表面的纤维素涂层,所述纤维素涂层中设置有纤维素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球的粒径为50nm~3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球的孔隙率为60%~8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涂层的厚度为80~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S1、将纤维素加入离子液体混合搅拌得到处理液;步骤S2、将处理液喷雾至光滑的承载板上面,水雾处理,冷冻干燥得到纤维素球;步骤S3、将润湿剂和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步骤S4、将纤维素球加入第一混合液搅拌分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宽,周家乐,赖旭伦,孙先维,杨润,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