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织机布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87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水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水织机布料烘干装置,包括烘箱、第一加热辊、第二加热辊、吸水辊、吸水棉、支撑板、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集水槽,烘箱上端面设置供料通孔,烘箱下端面设置出料通孔,出料通孔上侧的烘箱内设置第一导向辊,供料通孔下侧的烘箱内设置第二导向辊,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在平面的一侧烘箱内设置第一加热辊,第一导向辊与第二导向辊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烘箱内设置第二加热辊,供料通孔上侧设置吸水辊,吸水辊上设置吸水棉,吸水辊一侧设置第三导向辊,第三导向辊下侧设置集水槽,集水槽上设置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能有效利用能源。而且能有效利用能源。而且能有效利用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水织机布料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水织机
,具体涉及一种喷水织机布料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喷水织机是采用喷射水柱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喷水引纬对纬纱的摩擦牵引力比喷气引纬大,扩散性小,适应表面光滑的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等长丝引纬的需要。同时可以增加纤维的导电性能,有效地克服织造中的静电。此外喷射纬纱消耗的能量较少,噪音较低。
[0003]在喷水织机进行纺织后,布料上携带有很多的水分,需要将布料的水分烘干方可更好的进行下一道工序,公告号为CN21032101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水织机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烘干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的上方设有集热网,所述集热网与所述隔板和所述烘干箱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上固定安装有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烘干箱相连通,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能够及时的将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抽走并且能够将抽走的热量对布料进行预热,但这样的结构不紧凑,占用空间大,而且对布料上的大量水分直接进行烘干,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喷水织机布料烘干装置,占用空间小,节约能源。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水织机布料烘干装置,包括烘箱、第一加热辊、第二加热辊、吸水辊、吸水棉、支撑板、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集水槽、电机,所述烘箱上端面设置供料通孔,所述烘箱下端面设置出料通孔,所述出料通孔上侧的烘箱内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烘箱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供料通孔下侧的烘箱内设置与所述第一导向辊平行的所述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与所述烘箱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第二导向辊所在平面的一侧烘箱内设置所述第一加热辊,所述第一加热辊与所述烘箱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第二导向辊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烘箱内设置所述第二加热辊,所述第二加热辊与所述烘箱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辊和所述第二加热辊一端的烘箱外侧均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烘箱上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加热辊、所述第二加热辊传动连接,所述供料通孔上侧设置所述吸水辊,所述吸水辊上设置吸水棉,所述吸水辊两端设置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烘箱固定,所述吸水辊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吸水辊一侧设置所述第三导向辊,所述第三导向辊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导向辊侧壁最下端低于所述吸水辊侧壁最上端,所述第三导向辊下侧设置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置出水口。
[0006]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喷水织机收布装置上方,然后将从喷水织机加工出来的
布料穿过第三导向辊下侧,再绕在吸水辊上侧,然后穿过供料通孔后通过第二导向辊后绕在第一加热辊上,接着绕在第二加热辊上,最后通过第一导向辊后从出料通孔出料,然后绕在喷水织机的收布装置上,由于所述第三导向辊侧壁最下端低于所述吸水辊侧壁最上端,布料通过第三导向辊与吸水辊的高度差,布料在从第三导向辊传送至吸水辊时,布料上的水会因为重力作用滴落至第三导向辊下侧的集水槽中,由集水槽上的出水口排出,然后布料在接触吸水辊时,由吸水辊上的吸水棉将布料上的水进一步的吸干,布料在进入烘箱后,由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对布料进行最后的加热烘干,烘箱可以降低第一加热辊与第二加热辊上的热量损失,而且被第一加热辊与第二加热辊加热的空气会从供料通孔流出,从而对供料通孔上方的吸水辊进行加热烘干。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烘箱侧壁上设置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上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烘箱可拆卸固定,方便布料的安装。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布料通过第三导向辊与吸水辊的高度差,布料在从第三导向辊传送至吸水辊时,布料上的水会因为重力作用滴落至第三导向辊下侧的集水槽中,实现第一步去水,布料在接触吸水辊时,由吸水辊上的吸水棉将布料上的水吸干,实现第二步去水,布料在进入烘箱后,由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对布料进行最后的加热烘干,实现第三步去水,烘箱可以降低第一加热辊与第二加热辊上的热量损失,而且被第一加热辊与第二加热辊加热的空气会从供料通孔流出,从而对供料通孔上方的吸水辊进行加热烘干,达到节能的作用,而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施例1的半剖左视图;
[0010]图2为本实施例1的半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2所示,一种喷水织机布料烘干装置,包括烘箱1、第一加热辊2、第二加热辊10、吸水辊7、吸水棉8、支撑板9、第一导向辊13、第二导向辊3、第三导向辊5、集水槽4、电机16,所述烘箱1上端面设置供料通孔6,所述烘箱1下端面设置出料通孔14,所述出料通孔14上侧的烘箱1内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13,所述第一导向辊13与所述烘箱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供料通孔6下侧的烘箱1内设置与所述第一导向辊13平行的所述第二导向辊3,所述第二导向辊3与所述烘箱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13与所述第二导向辊3所在平面的一侧烘箱1内设置所述第一加热辊2,所述第一加热辊2与所述烘箱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13与所述第二导向辊3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烘箱1内设置所述第二加热辊10,所述第二加热辊10与所述烘箱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辊2和所述第二加热辊10一端的烘箱1外侧均设置有所述电机16,所述电机16固定在所述烘箱1上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加热辊2、所述第二加热辊10传动连接,所述供料通孔6上侧设置所述吸水辊7,所述吸水辊7上设
置吸水棉8,所述吸水辊7两端设置所述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与所述烘箱1固定,所述吸水辊7与所述支撑板9转动连接,所述吸水辊7一侧设置所述第三导向辊5,所述第三导向辊5与所述支撑板9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导向辊5侧壁最下端低于所述吸水辊7侧壁最上端,所述第三导向辊5下侧设置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4上设置出水口。
[0014]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喷水织机收布装置上方,然后将从喷水织机加工出来的布料15穿过第三导向辊5下侧,再绕在吸水辊7上侧,然后穿过供料通孔6后通过第二导向辊3后绕在第一加热辊2上,接着绕在第二加热辊10上,最后通过第一导向辊13后从出料通孔14出料,然后绕在喷水织机的收布装置上,由于所述第三导向辊5侧壁最下端低于所述吸水辊7侧壁最上端,布料15通过第三导向辊5与吸水辊7的高度差,布料15在从第三导向辊5传送至吸水辊7时,布料15上的水会因为重力作用滴落至第三导向辊5下侧的集水槽4中,由集水槽4上的出水口排出,然后布料15在接触吸水辊7时,由吸水辊7上的吸水棉8将布料15上的水进一步的吸干,布料15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水织机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1)、第一加热辊(2)、第二加热辊(10)、吸水辊(7)、吸水棉(8)、支撑板(9)、第一导向辊(13)、第二导向辊(3)、第三导向辊(5)、集水槽(4)、电机(16),所述烘箱(1)上端面设置供料通孔(6),所述烘箱(1)下端面设置出料通孔(14),所述出料通孔(14)上侧的烘箱(1)内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13),所述第一导向辊(13)与所述烘箱(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供料通孔(6)下侧的烘箱(1)内设置与所述第一导向辊(13)平行的所述第二导向辊(3),所述第二导向辊(3)与所述烘箱(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13)与所述第二导向辊(3)所在平面的一侧烘箱(1)内设置所述第一加热辊(2),所述第一加热辊(2)与所述烘箱(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13)与所述第二导向辊(3)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烘箱(1)内设置所述第二加热辊(10),所述第二加热辊(10)与所述烘箱(1)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惠杰沈吉周建明汤明楚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立明喷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