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致动器和包括该物镜致动器的光学拾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66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物镜致动器,包括固持物镜的透镜固持器。在该透镜固持器上装配有碰撞防止部和清洁部,该碰撞防止部用于防止物镜与光盘之间的碰撞,该清洁部用于在物镜与光盘相互碰撞时清洁光盘。优选地,将所述碰撞防止部和所述清洁部设置为:使所述碰撞防止部位于光盘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使所述清洁部位于光盘的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物镜致动器的光学拾取装置。该物镜致动器能够以简单结构防止物镜与光学记录介质相碰撞,能够去除附着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附着物体。该光学拾取装置能够以低误差率稳定地从光学记录介质读取信息或将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物镜的物镜致动器和包括该物镜致动器的光学拾 取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压縮光盘(以下称为CD)或数字通用光盘(以下称为DVD)的光 学记录介质已经变得普及。此外,近来为了增加将要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 的信息量,正在进行关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实施高密度记录的研究,例如, 能够记录大容量信息的光学记录介质诸如HD-DVD (高清晰DVD)或蓝 光光盘(以下称为BD)已经开始投入实际使用。为了通过光盘设备对这种光学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或再现,使用这样一种 光学拾取装置其通过将光束照射在光学记录介质上,使信息记录或信息再 现成为可能。当通过光学拾取装置从如上所述能够记录大容量信息的光学记 录介质(例如BD)中读取信息或将信息记录在上述光学记录介质中时,必 须使光源发射的光束形成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束斑(beam spot)的斑尺寸小。通常,在使得光斑的斑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使发射光束的光源的波长较 短,同时使物镜的数值孔径较大。如果使物镜的数值孔径较大,则当通过光 学拾取装置从光学记录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将信息写入光学记录介质时,物镜 顶端(tip)与光学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工作距离;WD)变窄。顺便提及,在光学拾取装置中,物镜与光学记录介质之间的位置关系被 物镜致动器控制为恒定,从而不管光学记录介质的表面晃动(surface shaking) 等等,都使光源发射的光束总是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以下, 这种控制还将被称为聚焦伺服(focus servo)。但是,如上所述,在近来的光学拾取装置中,WD趋向于变得很窄。结 果,例如,当使用表面晃动大的光学记录介质时,或当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划 痕或来自外部的振动等等使聚焦伺服失去控制时,物镜与光学记录介质相互碰撞的可能性变得很高。因此,迄今为止,实施一种专利技术以防止由于物镜与光学记录介质的碰撞 而不能再现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的现象,或者防止由于物镜的损坏 而不能使用光学拾取装置的现象。更具体而言,例如,实施了围绕物镜装配用于防止碰撞的透镜保护器(例如,参见JP-A-2006-338783和 JP-A-H5-334708)。但是,在采用装配有用于防止碰撞的透镜保护器的结构的情况下,当透 镜保护器和光学记录介质之间发生碰撞时,透镜保护器将被磨损。结果,可能产生这样的问题从透镜保护器掉落下来的磨损物体附着在光学记录介质上。在这方面,JP-A-2006-338783中公开的物镜碰撞防止保护部具有这样的 结构在表面层上形成具有特定动态黏弹性(specific dynamic viscoelasticity) 的保护器表面材料。通过这种设置,在JP-A-2006-338783中写道,可以减少 由于磨损而造成的保护器表面材料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附着。但是,在采用JP-A-2006-338783中公开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预期,由 于在形成物镜碰撞防止保护部等时需要精确的质量控制,因此产生了在制造 光学拾取装置时工作负荷增大以及其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在JP-A-H5-334708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在物镜致动器上装 配由例如毡或非纺织织物这样的材料制成的清洁部件。该清洁部件装配为, 在光学记录介质侧和物镜曲面的顶端中更接近于光学记录介质侧。由此,当 将撞击加载于装置时,清洁部件首先与光学记录介质碰撞,从而防止了物镜 与光学记录介质的碰撞。但是,令人置疑的是,当清洁部件与光学记录介质碰撞时,由于清洁部 件是由例如毡等软性材料制成的,因此清洁部件的变形非常大。结果,当意 在通过清洁部件来防止物镜和光学记录介质的碰撞时,产生了使清洁部件更 厚的需要。在这一方面,在可应用于BD等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由于如上所 述的工作距离窄,因而不适合使清洁部件变得更厚。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要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镜致动器,其能够以简 单结构防止物镜与光学记录介质相碰撞,并且能够去除附着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附着物体。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其通 过包括上述物镜致动器,能够以低误差率稳定地从光学记录介质读取信息或 将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物镜致动器包括物镜,用于将光束 会聚在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透镜固持器(holder),用于固持所述 物镜;驱动机构,使所述透镜固持器能够至少沿聚焦方向和循轨方向(tracking direction)移动,所述聚焦方向为与所述记录表面垂直的方向,所述循轨方 向为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径向方向平行的方向。此外,在所述透镜固持器 上设置有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相对的碰撞防止部和清洁部,所述碰撞防止部 用于防止所述物镜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碰撞,所述清洁部用于在所述物镜与 所述碰撞防止部相互碰撞时清洁所述光学记录介质。通过此设置,利用碰撞防止部能够防止物镜与光学记录介质的碰撞。此 外,当光学记录介质与碰撞防止部相互碰撞时,利用清洁部能够清洁光学记 录介质上的附着物体或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污点。结果,当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物镜致动器时,能够减小损坏物镜的可能性,此外,能够保持光学记录介质 的表面清洁。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物镜致动器中,优选的是,将碰撞防止部和清洁部设 置为所述碰撞防止部位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所述清 洁部位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通过这种设置,即使在碰撞防止部与光学记录介质相互碰撞时,产生磨 损物体并且磨损物体被附着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由于在光学记录介质的旋转 方向的下游侧装配有清洁部,因此也可以立刻清除附着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 磨损物体。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物镜致动器中,优选的是,清洁部的尺寸近似等于或 大于碰撞防止部的尺寸。通过这种设置,由于清洁部的尺寸近似等于或大于碰撞防止部的尺寸, 因此有很高的可能性能够去除由碰撞防止部的磨损所产生的附着物体。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物镜致动器中,优选的是,清洁部具有沿着基本与所 述循轨方向平行的方向延长的(elongated)形状。通过这种设置,能够使清洁部通过光学记录介质的旋转去除附着物体和污点的面积变得更广。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特点是包括如 上所述构造的物镜致动器。通过这种设置,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拾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构造的物 镜致动器,因此光学拾取装置能够以低误差率稳定地从光学记录介质中读取 信息以及将信息写入光学记录介质中。优选地,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拾取装置至少可被应用于蓝光光盘。当对BD中的信息进行再现或将信息记录在BD上时,由于使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工作距离较窄,因此物镜与光学记录介质相互碰撞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装配碰撞防止部和清洁部的效果变得更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结构的透视示意图;图3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中所包括的透镜固持器的 结构的透视示意图;图3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中所包括的透镜固持器的_ 结构的透视分解图;图4是示出从上方观看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镜致动器中所包括的透 镜固持器的平面示意图;图5A是当沿图4中的V-V线切割时,利用透镜固持器的横截面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镜致动器,包括:物镜,用于将光束会聚在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透镜固持器,用于固持所述物镜;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透镜固持器能够至少沿聚焦方向和循轨方向移动,所述聚焦方向为与所述记录表面垂直的方向,所述循轨方向为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径向平行的方向,其中在所述透镜固持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相对的碰撞防止部和清洁部,所述碰撞防止部用于防止所述物镜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碰撞,所述清洁部用于在所述物镜与所述碰撞防止部相互碰撞时清洁所述光学记录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2-27 2007-0466081、一种物镜致动器,包括物镜,用于将光束会聚在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透镜固持器,用于固持所述物镜;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透镜固持器能够至少沿聚焦方向和循轨方向移动,所述聚焦方向为与所述记录表面垂直的方向,所述循轨方向为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径向平行的方向,其中在所述透镜固持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相对的碰撞防止部和清洁部,所述碰撞防止部用于防止所述物镜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碰撞,所述清洁部用于在所述物镜与所述碰撞防止部相互碰撞时清洁所述光学记录介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中所述碰撞防止部和所述清洁.部被设置为所述碰撞防止部位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所述清洁部位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中所述清洁部具有沿着基本与所述循轨方向平行的方向延长的形状。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致动器,其中所述清洁部的尺寸近似等予 或大于所述碰撞防止部的尺寸。5、 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笠原隆史林壮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