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介入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及其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947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医学用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及输送系统。该药物制剂包括液态或气态的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各自分为多段在导管内间隔串联设置;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其中一个为在人体内可在医学影像设备显影的示踪药物;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之间不互溶且满足配伍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包括有氧造影剂、有氧栓塞剂和有氧灌注剂,通过一次性简便操作,即可以适用于多种造影技术,节约药物用量同时保持药物高浓度;而且,在介入手术中与药物一同注入氧气,可以增加细胞活性从而提高药效,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还可以提高药物配伍灵活性,实现精准的血流动力学分析。的血流动力学分析。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介入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及其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管介入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还涉及一种血管介入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的输送系统,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相比静脉用药,动脉用药直接将药送至靶动脉,避免药物在血液中被稀释;能使靶器官药物浓度提高,延长药物与病灶接触时间,所需药物剂量少于或等于静脉用药所需剂量;而且病灶外周血药浓度增加不明显,减少副作用。
[0003]当前针对肿瘤的主要介入治疗方法是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TAI)和经动脉栓塞(TAE)或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以及影像设备导引下的经皮穿刺消融术。TAI、TAE、TACE等介入手术中,造影剂和栓塞剂、灌注剂等分别通过导管注射到靶血管内。注射剂型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
[0004]栓塞材料是指可以起到封闭血管,阻断区域血供的物质,当今用于血管栓塞治疗术的栓塞物质从物理形状上可以分为固体、液体两类。液体类包括无水乙醇、碘油、鱼肝油酸钠、二氰基丙烯酸异丁脂等。不同的栓塞剂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介入医生用于不同疾病的血管栓塞治疗。但由于其在X线透视下无法示踪,医生在推注过程中无法动态观察栓塞剂流动的方向,无法实时监控栓塞剂返流或非靶动脉误栓,有可能带来栓塞术中风险极高的并发症。
[0005]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实现介入操作时栓塞剂的可监视性,临床上常常将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与无水乙醇混合,例如碘佛醇、碘克沙醇等,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虽然可以实现示踪的目的,但是稀释了无水乙醇的浓度,导致栓塞效果不理想。另外,对于液态造影剂还有另一个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先输入造影剂,然后清洗,再输入栓塞剂。输入造影剂时,造影剂需要充满导管;输入栓塞剂时,栓塞剂或栓塞剂溶液需要充满导管,因此造影剂和栓塞剂使用量均较大,不仅操作繁复,还容易给人体带来过大的代谢负担。
[0006]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气体造影剂,但不是直接输入气体而是在体内注入例如液态过氧化氢,受血液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过氧化氢立即分解,释出氧气,在血流中形成微小氧气泡,提高声阻抗,有利于超声造影。但是,二氧化碳等气态造影剂需要注射较大量的气体,以排空血管内的血液而产生低密度对比,从而显示血管影像。虽然二氧化碳可以较快被人体血液吸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因此,临床上只能在横膈肌以下区域的动脉内做二氧化碳动脉造影,不能在心脑部位、对缺血或缺氧敏感的脏器进行二氧化碳动脉造影。
[0007]最后,比重小于血液的药物在灌注术或者栓塞术中会出现层流现象,即不能快速与血液混合,而飘浮在血液上方的现象。层流现象会导致药物在靶器官内的分布不均,影响疗效。
[0008]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找到一种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法,既不稀释药物浓度,又保证造影的可视性,并且方便操作,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血管介入医学用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上述药物制剂的输送系统。
[0011]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血管介入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所述制剂包括盛装有示踪药物的导管和管头,其中:
[0013]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液态或气态的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所述第一药物和所述第二药物各自分为多段在所述导管内间隔串联设置;所述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其中一个为在人体内可在医学影像设备显影的示踪药物;所述第一药物和所述第二药物之间不互溶、难溶或微溶,且满足本领域可接受的治疗配伍要求。
[0014]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药物为造影剂;且所述第二药物为气态隔离剂。
[0015]其中较优地,位于所述导管的两端的是液态的第一药物或第二药物。
[0016]其中较优地,所述导管内还设置有气态或液态的多段第三药物,所述第三药物设置在所述第一药物和所述第二药物之间,
[0017]所述第三药物与所述第一药物和所述第二药物均不互溶,所述第三药物符合本领域可接受的配伍要求;所述第三药物与所述第二药物符合配伍要求。
[0018]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药物为示踪药物为液态造影剂,并且位于所述导管的两端;
[0019]所述第二药物是气态隔离剂,并且所述第二药物的每一段的两侧均为所述第一药物;
[0020]所述第三药物是栓塞剂或灌注剂,并且所述第三药物的每一段的两侧均为所述第二药物;
[0021]所述导管内从端部起以所述第一药物、第三药物、第二药物、第三药物的排列方式作为一个单元进行重复排列直至所述导管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药物为止。
[0022]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药物是无水碘造影剂;所述第二药物是二氧化碳、所述第二药物为乙醇。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氧造影剂,包括导管和管头,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氧气和液态的造影剂,所述氧气和所述造影剂各自分为多段且在所述导管内间隔串联设置,
[0024]所述氧气和液态的造影剂不互溶、难溶或微溶,且满足本领域可接受的治疗配伍要求。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有氧栓塞剂,包括导管和管头,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氧气、液态的造影剂和液体栓塞剂,所述氧气、所述造影剂及所述栓塞剂各自分为多段,并且所述造影剂及所述栓塞剂通过所述氧气在所述导管内间隔串联设置,
[0026]所述氧气、液态的造影剂和液体栓塞剂不互溶、难溶或微溶,且满足本领域可接受的治疗配伍要求。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有氧灌注剂,包括导管和管头,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氧气、液态的造影剂和液体灌注剂,所述氧气、所述造影剂及所述灌注剂各自分为多段,并且所述造影剂及所述栓塞剂通过所述氧气在所述导管内间隔串联设置,
[0028]所述氧气、液态的造影剂和液体灌注剂不互溶、难溶或微溶,且满足本领域可接受的治疗配伍要求。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血管介入医学用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的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注射泵、导管、鞘管座以及穿刺针,其中所述导管是前述导管。
[003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血管介入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包括有氧造影剂、有氧栓塞剂和有氧灌注剂,通过一次性简便操作,即可以适用于多种造影技术,不降低栓塞剂浓度情况下实现清晰造影,节约药物用量同时保持药物高浓度;而且,在介入手术中与药物一同注入氧气,可以增加细胞活性从而提高药效,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还可以提高药物配伍灵活性,实现精准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气液制剂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气液制剂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气液制剂的成像效果示意图;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介入具有示踪功能的药物制剂,包括盛装有示踪药物的导管和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液态或气态的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所述第一药物和所述第二药物各自分为多段在所述导管内间隔串联设置;所述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其中一个为在人体内可在医学影像设备显影的示踪药物;所述第一药物和所述第二药物之间不互溶、难溶或微溶,且满足本领域可接受的治疗配伍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物为造影剂;且所述第二药物为气态隔离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管的两端的是液态的第一药物或第二药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还设置有气态或液态的多段第三药物,所述第三药物设置在所述第一药物和所述第二药物之间,所述第三药物与所述第一药物和所述第二药物均不互溶,所述第三药物符合本领域可接受的配伍要求;所述第三药物与所述第二药物符合配伍要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物为示踪药物为液态造影剂,并且位于所述导管的两端;所述第二药物是气态隔离剂,并且所述第二药物的每一段的两侧均为所述第一药物;所述第三药物是栓塞剂或灌注剂,并且所述第三药物的每一段的两侧均为所述第二药物;所述导管内从端部起以所述第一药物、第三药物、第二药物、第三药物的排列方式作为一个单元进行重复排列直至所述导管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药物为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医本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