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机及其操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33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粒机及其操作工艺,有制粒罐,制粒罐与一个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固定,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入轴穿过转轴套与转动机构相连,转轴套的一端与锥齿轮传动箱箱体固定,转轴套的另一端与摆动机构相连。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与制粒罐的中心轴线的偏心距为50毫米到150毫米,所述转动机构的电机及摆动机构的电机与控制装置电气相连。制粒机的操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把制粒罐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初始夹角调整为38-48度,2)保持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为每分钟40-55转不变,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绕水平线上下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了药物粒子的成品率,能自动出料。自动出料。自动出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粒机及其操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花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制粒机及其操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烟花药物制粒生产中,制粒罐都是绕制粒罐的中心轴作单纯的旋转运动,制粒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药物粒子成品率不高,出料人工操作,不但费力费时,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若操作不当则会引起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制粒机。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制粒机,有制粒罐,制粒罐与一个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固定,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入轴穿过转轴套与转动机构相连,转轴套的一端与锥齿轮传动箱箱体固定, 转轴套的另一端与摆动机构相连。
[0006]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与制粒罐的中心轴线的偏心距为50毫米到150毫米。
[0007]所述转动机构的电机及摆动机构的电机与控制装置电气相连。
[0008]一种制粒机的操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把制粒罐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初始夹角调整为38-48度,2.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为每分钟40-55转,工作5-7分钟后,保持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不变,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绕水平线上下摆动,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越过初始夹角终边向下摆动时,与初始夹角终边最大夹角为15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越过初始夹角终边向上摆动时,与初始夹角终边最大夹角为20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平均摆动转速为每分钟5-15转,3.制粒工序结束后,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绕水平线向下摆动,使制粒罐内的粒子自动流出。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制粒罐能作复合运动,提高了药物粒子的成品率,自动出料,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杜绝了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实施例1,如图1 所示,一种制粒机,有制粒罐20,制粒罐20与一个锥齿轮传动箱14的输出轴19固定,固定在输出轴19上的输出锥齿轮13与固定在锥齿轮传动箱14的输入轴24上的输入锥齿轮12啮合,输入轴24穿过装在转轴套23内的右轴承11和左轴承25与左锥齿轮
26固定,左锥齿轮26与固定在第一连接轴6上的第一锥齿轮27啮合,第一连接轴6与带有第一电机1的第一减速器3的输出轴相连,第一减速器3安装在后支架5上。转轴套23一端与左盖板10固定,左盖板10与锥齿轮传动箱14固定,转轴套23另一端穿过装在副传动箱8内的大轴承21插入副传动箱8内,副传动箱8安装在支架(图中未画出)上,转轴套锥齿轮22固定在转轴套23上,转轴套锥齿轮22与固定在第二连接轴7上的第二锥齿轮9啮合,第二连接轴7与带有第二电机2的第二减速器4的输出轴相连,第二减速器4安装在后支架5上。右轴16一端与右盖板15固定,右盖板15与锥齿轮传动箱14固定,右轴16另一端装入右轴承座18内,右轴承座18安装在右支架17上。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与控制装置(图中未画出)电气相连。
[0013]制粒机的操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把制粒罐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初始夹角调整为45度,2.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为每分钟48转,工作6分钟后,保持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不变,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绕水平线上下摆动,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越过初始夹角终边(初始夹角起边在水平面内)向下摆动时,与初始夹角终边最大夹角为10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越过初始夹角终边向上摆动时,与初始夹角终边最大夹角为15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平均摆动转速为每分钟8转,3.制粒工序结束后,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绕水平面向下摆动,使制粒罐内的粒子自动流出。
[0014]实施例2,除了锥齿轮传动箱14的输出轴19轴线与制粒罐20的中心轴线的偏心距为80毫米外,其他同于实施例1。
[0015]对比实验:1.常规制粒,制粒罐内倒入50公斤药物,制粒罐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初始夹角调整为45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为每分钟48转,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绕水平线不摆动,工作20分钟后结束,药物粒子的成品率为60%。
[0016]2.实施例1制粒,制粒罐内倒入50公斤药物,制粒罐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初始夹角调整为45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为每分钟48转,工作6分钟后,保持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不变,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绕水平线上下摆动,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越过初始夹角终边向下摆动时,与初始夹角终边最大夹角为10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越过初始夹角终边向上摆动时,与初始夹角终边最大夹角为15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平均摆动转速为每分钟8转,工作20分钟后结束,药物粒子的成品率为72%。
[0017]3. 实施例2制粒,除了锥齿轮传动箱14的输出轴19轴线与制粒罐20的中心轴线的偏心距为80毫米外,其他同于实施例1。制粒罐内倒入50公斤药物,制粒罐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初始夹角调整为45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为每分钟48转,工作6分钟后,保持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转速不变,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绕水平线上下摆动,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越过初始夹角终边向下摆动时,与初始夹角终边最大夹角为10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越过初始夹角终边向上摆动时,与初始夹角终边最大夹角为15度,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的轴线平均摆动转速为每分钟8转,工作20分钟后结束,药物粒子的成品率为7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制粒机,有制粒罐,其特征在于制粒罐与一个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固定,锥齿轮传动箱的输入轴穿过转轴套与转动机构相连,转轴套的一端与锥齿轮传动箱箱体固定, 转轴套的另一端与摆动机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与制粒罐的中心轴线的偏心距为50毫米到15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的电机及摆动机构的电机与控制装置电气相连。4.一种制粒机的操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把制粒罐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初始夹角调整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腾邓招信毛辉周彪欧阳世建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浏阳市鸿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