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01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包括立柱与磨头之间左、右对称设置的导轨副,各导轨副包括外侧的滑轨和内侧的导轨,滑轨内侧的直角凸面与导轨外侧的直角凹面相互配合,或滑轨内侧的直角凹面与导轨外侧的直角凸面相互配合,滑轨与导轨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相互垂直的前、后排滚动件,各排滚动件包括均匀排列于竖直保持架内的滚针;滑轨安装于磨头上,导轨安装于立柱上,磨头上设有向内作用在滑轨上的调节螺钉,调节螺钉调节滑轨与导轨的配合间隔以调整滚动件的滚动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易实现高刚性、高精度、高载荷、平稳的直线运动,提高了磨头运动的稳定性及进刀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平面磨床内部结构,具体为一种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平面磨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加工手段,平面磨床则是使用范围最广的磨削设备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个领域,诸如模具、工量具、汽车、轴承等机械制造行业。
[0003]平面磨床立柱常用导轨一般分为两大类:硬轨(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
[0004]所谓硬轨(滑动导轨)是指硬质导轨,即导轨和立柱是一体铸造,在铸件的基础上加工出导轨,经过刮研后得到,生产周期长,加工技术难度高,为了降低刮研工作量一般都采用贴塑,摩擦力大,适合重切削,精度要求一般的经济型、重载机床上,也有立柱和导轨采用分体式的,比如镶钢导轨。
[0005]所谓滚动导轨,它是一种模块化的元件,是由专门厂家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的产品,诸如滚动直线导轨、滚柱导轨、滚针导轨等,因其灵敏度高、摩擦小、低速运行平稳不易产生爬行、方便安装、更换等优点,适用范围越来越广,特别适用于要求移动均匀、灵敏及定位精度高的智能化精密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提高磨头运动的稳定性及进刀灵敏度的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
[0007]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立柱与磨头之间左、右对称设置的导轨副,所不同的是各导轨副包括外侧的滑轨和内侧的导轨,所述滑轨内侧的直角凸面与导轨外侧的直角凹面相互配合,或滑轨内侧的直角凹面与导轨外侧的直角凸面相互配合,滑轨与导轨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相互垂直的前、后排滚动件,各排滚动件包括均匀排列于竖直保持架内的滚针;所述滑轨安装于磨头上,所述导轨安装于立柱上,所述磨头上设有向内作用在滑轨上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调节滑轨与导轨的配合间隔以调整滚动件的滚动精度。
[0008]进一步,所述滑轨的长度小于导轨的长度。
[0009]更进一步,所述滑轨的长度设计为导轨长度的1/2。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摩擦力小、耐磨寿命长、稳定性好,不需刮研和贴塑,易实现高刚性、高精度、高载荷、平稳的直线运动,提高了磨头运动的稳定性及进刀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实施方式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为图2中滚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号标识:1、立柱;2、磨头;3、滑轨;4、导轨;5、滚动件;5

1、保持架;5

2、滚针;6、导轨副;7、调节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7]本技术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立柱1(后置)与磨头2(前置)之间左、右对称的导轨副6,在传动机构带动下,所述磨头2沿左、右导轨副6于立柱1上做升、降运动,如图1所示。
[0018]如2所示为右侧导轨副6的结构示意图,该导轨副6包括相互配合的左侧导轨4(上、下长条块)和右侧滑轨3(上、下短条块),所述导轨4通过内后端的直角部安装于立柱1内(右)侧前端面的内(右)端向前的直角勾部内,所述滑轨3通过外前端的直角部安装于磨头2外(右)侧后端面的外(右)端向后的直角勾部内,导轨4与滑轨3之间的配合面为凹、凸的直角面,具体的:导轨4的外侧面(右侧面)为直角凹面,滑轨3内侧面(左侧面)为直角凸面。
[0019]所述导轨4的直角凹面与滑轨3的直角凸面之间设有相互垂直的前排(上、下向)和后排(上、下向)滚动件5,各排滚动件5包括均匀排列于各排竖直保持架5

1内的滚针5

2,为便于装配,前、后排的保持架5

1可制作为一直角架而成为一体;所述磨头2右侧的直角勾部上向内(左)旋合有调节螺钉7,所述调节螺钉7穿过磨头2的直角勾部而作用于滑轨3上,拧紧调节螺钉7可调节滑轨3的直角凸面与导轨4的直角凹面之间的间隔即调节直角凸面、直角凹面与滚针5

2的配合间隙,进而调整滚动件5即滚针5

2的滚动精度,如图2、图3所示。
[0020]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装配便捷,不需刮研、贴塑,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完成高质量的装配,对工人技术要求低,其动摩擦与静摩擦系数相差甚微,具有很高的导向精度,定位(重复定位)精度高、低速运行平稳不易产生爬行、灵敏度高、能在重载下长期连续地工作、耐磨性好寿命长,大幅度提升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接触面积大,弹性变形量小,有效运动体多,易实现高刚性、高负荷、平稳的直线运动;克服了硬轨受到铸造材质、铸造缺陷、自身的平行度、直线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装配需要产刮、配刮、贴塑、工作量大等缺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平面磨床交叉滚针导轨副安装结构,包括立柱(1)与磨头(2)之间左、右对称设置的导轨副(6),其特征在于:各导轨副(6)包括外侧的滑轨(3)和内侧的导轨(4),所述滑轨(3)内侧的直角凸面与导轨(4)外侧的直角凹面相互配合,或滑轨(3)内侧的直角凹面与导轨(4)外侧的直角凸面相互配合,滑轨(3)与导轨(4)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相互垂直的前、后排滚动件(5),各排滚动件(5)包括均匀排列于竖直保持架(5

1)内的滚针(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秦妹陆受东蒋贵珍覃翠明宋鸿军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