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64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8
一种连杆结构,包括连杆主体、转接支架。连杆主体远离副车架的一端和转接支架通过螺栓相连;转接支架包括连杆主体连接部、车身连接部。连杆主体连接部垂直于车身连接部。连杆主体连接部和连杆主体远离副车架的一端用两个螺栓可拆固连,车身连接部用两个螺栓和车身可拆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可以大大提高连杆和车身的连接和分离速度,从而大大降低车辆的维修繁琐和困难度。大大降低车辆的维修繁琐和困难度。大大降低车辆的维修繁琐和困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和副车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的副车架和车身之间常常通过连杆,该连杆和副车架的相连位置位于副车架的下方,该连杆和车身的相连位置则位于动力电池的下方,呈水平走向的特征。这根连杆目前为图1所示的那样L形一体式结构,在需要更换或修理副车架、或安装在副车架上的其它零件时,通常必须先拆除连杆才能进行。而由于目前的连杆为一体式结构,其与车身连接的一端又位于动力电池的下方,要把连杆和车身分离,就要先松开拿掉把连杆和车身连在一起的动力电池,这就需要先拆移掉动力电池,否者就会因操作空间问题没法把连杆和车身相分离,结果就造成车辆维修非常繁琐、困难。申请号 201410441156.3、授权公告号CN 105365543 B、名称为“电动汽车的后悬架和车身”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中涉及到电池包的相关安装连接问题,但只对电池包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说明。未涉及到连杆的具体结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大大降低车辆维修繁琐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连杆主体(1)、转接支架(2);连杆主体(1)远离副车架(3)的一端设有两个供用于和转接支架(2)通过螺栓相连的螺栓通过的通孔;转接支架(2)包括连杆主体连接部(2.1)、车身连接部(2.2);连杆主体连接部(2.1)垂直于车身连接部(2.2);连杆主体连接部(2.1)和连杆主体(1)远离副车架(3)的一端用两个螺栓可拆固连,车身连接部(2.2)用两个螺栓和车身可拆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是:连杆主体(1)包括连杆主体上层(1.1)、连杆主体中层(1.2)、连杆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步正汪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