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的中碱玻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39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压的中碱玻纤布,包括上下两组防护层,其中两组防护层之间设置有两组阻燃层,且两组阻燃层之间设置有两组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之间设置有两组玻纤层,其中两组玻纤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且玻纤层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加强层由多根垂直交叉设置的加强筋编织而成,所述弹性缓冲层由呈波形延伸的弹性基体及填充在玻纤层与阻燃层之间的缓冲材料组成,所述防护层内均匀设置有凹槽,其中凹槽内填充有弹簧,所述防护层外侧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均匀粘接有将凹槽开口密封且截面呈三角形的凸条,其中凸条顶端均匀设置有连通其两侧空间的缺口,且凸条外侧设置有防护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抗压性能高等特点。高等特点。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压的中碱玻纤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压的中碱玻纤布。

技术介绍

[0002]玻纤布根据含碱量高低分为高碱布、中碱布、无碱布。含碱量越低抗折抗拉力越好,这几种布可以按导电能力区分,高碱布是导体,可以当电线用,中碱布是半导体,无碱布是绝缘体。
[0003]当玻纤布在使用时对其抗压力及其强度均有较高的要求,否则不达标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耐压的中碱玻纤布。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耐压的中碱玻纤布,包括上下两组防护层,其中两组防护层之间设置有两组阻燃层,且两组阻燃层之间设置有两组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之间设置有两组玻纤层,其中两组玻纤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且玻纤层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加强层由多根垂直交叉设置的加强筋编织而成,所述弹性缓冲层由呈波形延伸的弹性基体及填充在玻纤层与阻燃层之间的缓冲材料组成,所述防护层内均匀设置有凹槽,其中凹槽内填充有弹簧,所述防护层外侧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均匀粘接有将凹槽开口密封且截面呈三角形的凸条,其中凸条顶端均匀设置有连通其两侧空间的缺口,且凸条外侧设置有防护膜层。
[0007]优选地,所述阻燃层为石英玻璃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纵横交织而成的编织层。
[0008]优选地,所述缓冲材料为石棉。
[0009]优选地,所述玻纤层与弹性基体及加强层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强层将两层以上的玻纤层连接为一体,以及通过两组弹性缓冲层将玻纤层夹持固定,使得此时复合后的玻纤布具有抗压能力强的特点,而具有弹性的弹性缓冲层也能增强玻纤布整体的抗压强度,本专利技术中防护膜层用于防止外部杂质进入相邻两组凸条之间,其中当玻纤布与外物发生碰触使得会通过凸条挤压防护层,同时还挤压凹槽内的弹簧使其收缩舒展,那么通过防护层及弹簧提升玻纤布的缓冲减震性能,进而提升其抗压性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防护层,2、阻燃层,3、弹性缓冲层,31、弹性基体,32、缓冲材料,4、玻纤层,5、加强层,6、凹槽,7、弹簧,8、凸条,9、缺口,10、防护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4]一种耐压的中碱玻纤布,包括上下两组防护层1,其中两组防护层1之间粘接有两组阻燃层2,且两组阻燃层2之间粘接有两组弹性缓冲层3,所述弹性缓冲层3之间粘接有两组玻纤层4,其中两组玻纤层4之间粘接有加强层5。
[0015]本实施例通过在两组玻纤层4之间设置加强层5,而加强层5由多根垂直交叉设置的加强筋编织而成,其中在其外侧设置弹性缓冲层3、阻燃层2及防护层1,在起到绝缘及增加玻纤布整体强度作用的同时,还起到阻燃的作用。
[0016]其中玻纤层4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弹性缓冲层3由呈波形延伸的弹性基体31及填充在玻纤层4与阻燃层2之间的缓冲材料32组成,而缓冲材料32为石棉,其中弹性基体31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波形隔板,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层5将两层以上的玻纤层4连接为一体,以及通过两组弹性缓冲层3将玻纤层4夹持固定,使得此时复合后的玻纤布具有抗压能力强的特点,而具有弹性的弹性缓冲层3也能增强玻纤布整体的抗压强度。同时在弹性基体31与玻纤层4之间及玻纤层与加强层5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环氧树脂胶将弹性基体31和玻纤层4及加强层5牢固的粘接在一起,防止弹性基体31与玻纤层4及加强层5发生晃动,并且加强玻纤布的绝缘及散热性能。
[0017]本实施例中阻燃层2为石英玻璃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纵横交织而成的编织层,其中石英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烧蚀和耐碱性,玄武岩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两者编织而成的阻燃层阻燃效果好。
[0018]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层1内均匀设置有凹槽6,其中凹槽6内填充有弹簧7,所述防护层1外侧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均匀粘接有将凹槽6开口密封且截面呈三角形的凸条8,其中凸条8顶端均匀设置有连通其两侧空间的缺口9,且凸条8外侧设置有防护膜层10。
[0019]那么在使用时将该玻纤布一侧的防护膜层10撕开,使得其紧压在需要包覆的物品上,此时凸条8则加强玻璃纤维布与物品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提升两者之间稳固性的目的,此时物品上所散发的热量可通过相邻两组凸条8之间的间隙进行流通、通过缺口9进行流通,从而快速散发物品所挥发的热量以起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0020]在上述过程中防护膜层10用于防止外部杂质进入相邻两组凸条8之间,其中当玻纤布与外物发生碰触使得会通过凸条8挤压防护层1,同时还挤压凹槽6内的弹簧7使其收缩舒展,那么通过防护层1及弹簧7提升玻纤布的缓冲减震性能,进而提升其抗压性能。
[0021]由于该玻纤布上下两侧结构相同,使得在使用时无需特意分别即可进行使用,使得其在具体使用时更为便捷。
[0022]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的中碱玻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组防护层,其中两组防护层之间设置有两组阻燃层,且两组阻燃层之间设置有两组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之间设置有两组玻纤层,其中两组玻纤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且玻纤层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加强层由多根垂直交叉设置的加强筋编织而成,所述弹性缓冲层由呈波形延伸的弹性基体及填充在玻纤层与阻燃层之间的缓冲材料组成,所述防护层内均匀设置有凹槽,其中凹槽内填充有弹簧,所述防护层外侧端面上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万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犹群利玻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