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的前防撞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乘用车的前防撞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作为人类生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很好的满足驾乘功能后,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如何能够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尽可能的降低汽车损坏程度成为了各汽车厂商的关注热点,其中低速小角度正面碰撞占正面碰撞的比例为5%。车辆通常通过设置防撞梁来减轻受到碰撞时的碰撞能量,一般由防撞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封板组成,防撞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前防撞梁横向尺寸受到造型限制导致横向尺寸较窄,现有防撞梁无法实现小角度正面碰撞的有效保护,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公告号CN205098116U,包括:前防撞梁主体,该前防撞梁主体包括至少三根管状梁,且位于前防撞梁主体外周的各管状梁中心的连线为一多边形。一种汽车,该汽车前纵梁前端上固定有如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的前防撞梁结构,包括封板、与封板连接的吸能盒以及与吸能盒连接前防撞梁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前防撞梁本体包括中部的第一防撞区和两个第二防撞区,所述两个第二防撞区倾斜设置在第一防撞区两侧,所述第二防撞区靠近吸能盒的一面与第二防撞区的端面形成锐角结构,所述第二防撞区的端部与吸能盒之间的横向尺寸大于16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防撞梁本体包括两个贯通其两端的腔体,所述前防撞梁本体的截面呈“日”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的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两个第二防撞区与第一防撞区的倾斜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张宏伟,丁为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