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及抗浮锚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33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及抗浮锚杆,抗浮锚杆包括锚杆杆体和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伸出锚杆杆体的顶端后伸入用于构筑地下室底板的底板区域中。张力维持装置布设于底板区域中,且张力维持装置包括用于供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穿设的反力装置、及用于对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进行锚紧固定的锚固夹具。反力装置的底端与锚杆杆体的顶端相连,反力装置上设有供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穿设后张拉的穿设通道。锚固夹具用于夹紧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以用于在预应力钢绞线的反向收缩力作用下内沉于反力装置中,进而配合反力装置作用对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进行保持。持。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及抗浮锚杆


[0001]本技术涉及抗浮锚杆
,特别地,涉及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的抗浮锚杆。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预应力钢绞线抗浮锚杆的张拉端,需要设置钢绞线混凝土梁或型钢梁,然后在梁的外侧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张拉。但是,对于地下室的抗浮锚杆,没有条件设置钢绞线混凝土梁或型钢梁;同时,由于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设置在地下室底板区域内,因此,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不能设置在抗浮锚杆的锚杆杆体的顶端,否则底板内的预应力钢绞线没有施加预应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0003]现有常规做法为:先等地下室底板施工完,再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由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钢绞线会伸长,因此要和底板之间有孔隙,等张拉完成后,再把这个孔隙灌浆,不仅增加一道灌浆的工序,且灌浆难以灌密实,存在极大的漏水隐患;同时,由于张拉端高于地下室底板,会在地下室底板上露出来,不仅影响美观,且给地下室的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
[0004]另外,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通常以张拉端为反力支座,将用于锚固预应力钢绞线的夹具置于反力支座的上方,通过夹具和反力支座的配合作用,对张拉后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进行保持。但是,对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抗浮锚杆,由于底板厚度有限,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同时设置反力支座和夹具,故而给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造成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及抗浮锚杆,以解决预应力钢绞线现有的锚固方式存在的地下室底板中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操作困难、底板施工操作繁琐、及存在渗漏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抗浮锚杆包括锚杆杆体和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伸出锚杆杆体的顶端后伸入用于构筑地下室底板的底板区域中;张力维持装置布设于底板区域中,且张力维持装置包括用于供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穿设的反力装置、及用于对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进行锚紧固定的锚固夹具;反力装置的底端与锚杆杆体的顶端相连,反力装置上设有供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穿设后张拉的穿设通道;锚固夹具用于夹紧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以用于在预应力钢绞线的反向收缩力作用下内沉于反力装置中,进而配合反力装置作用对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进行保持。
[0008]进一步地,反力装置的顶端设有内凹的容置限位孔,容置限位孔形成穿设通道的穿出段,以供穿入穿设通道中的预应力钢绞线穿出;锚固夹具夹紧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
后,在预应力钢绞线的反向收缩力作用下内沉限位于容置限位孔中。
[0009]进一步地,容置限位孔为沿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方向延伸的锥形孔,且锥形孔的小孔径端朝内;锚固夹具为与锥形孔配合设置的锚固夹片。
[0010]进一步地,容置限位孔小孔径端的外径与配合穿设的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匹配。
[0011]进一步地,容置限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容置限位孔依次间隔布设;各容置限位孔与穿设于反力装置中的多根预应力钢绞线一一对应布设,且各容置限位孔中容置有一组锚固夹具。
[0012]进一步地,反力装置呈空心筒状,且沿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方向延伸;反力装置的底端与锚杆杆体的顶端固定,反力装置的顶端设有容置限位孔;穿设通道由反力装置的底端沿轴向穿设反力装置并连通容置限位孔。
[0013]进一步地,反力装置包括空心筒状的传力筒、及连接于传力筒两端的下连接板和上承力板;下连接板用于与锚杆杆体的顶端固定,且下连接板上开设有供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穿入的穿入孔;上承力板上开设有容置限位孔,且穿入孔、传力筒的内通道、及容置限位孔连接形成沿预应力钢绞线的轴向延伸的穿设通道。
[0014]进一步地,传力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通道连通的充浆孔;充浆孔用于供浇筑地下室底板时混凝土拌合物充入,使张力维持装置与浇筑出的地下室底板固结为整体,进而增强地下室底板的抗拉拔性能。
[0015]进一步地,下连接板的外径不大于锚杆杆体的外径;上承力板的外径大于传力筒的外径;上承力板上还开设有排气孔,以供混凝土拌合物灌注时使传力筒内空气向外排出。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抗浮锚杆,包括:用于插入地层中的锚杆杆体、沿锚杆杆体的长度方向布设于锚杆杆体内的预应力钢绞线、及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张力维持装置;预应力钢绞线的固定端与锚杆杆体的下端固结为整体,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由锚杆杆体的顶端伸出锚杆杆体;张力维持装置连接于锚杆杆体的顶端,且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穿设张力维持装置。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一方面,本技术张力维持装置中,由于锚固夹具夹紧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并在预应力钢绞线的反向收缩力作用下内沉于反力装置中,故而相对现有技术可省略直接顶抵于反力装置顶端上的锚具,而锚具正常高度在毫米左右,从而本技术装置可节省地下室底板的厚度30mm。而地下室底板在构筑中,其高度往往受限,由于地下室底板面积一般较大,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是希望底板厚度越薄越好,但是从预应力钢绞线、及本新型装置埋置在底板内,从受力角度考虑又不能太薄,地下室底板的有效厚度是从反力装置的顶端止算,因此要尽量将反力装置的顶端位置提高,本技术中,取消顶抵于反力装置顶端上的锚具,反力装置的顶端可往上提高30mm左右,30mm对地下室底板的造价影响非常大,对于一个10000平米的地下室,30mm的造价相差70万元,从而本技术中,可根据地下室底板的厚度相应的调整装置的高度,即使地下室底板的厚度受限同样能够使用,进而提高地下室底板施工的经济性。
[0019]另一方面,采用本技术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对抗浮锚杆的张拉端进行张拉后的锚固时,由于位于地下室底板内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先张拉锚固后,再进行地下室底板浇筑的,故而位于地下室底板内的预应力钢绞线是被张拉的,故而实现预应力
钢绞线全长均匀施加预应力,进而提高地下室底板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实际施工时,抗浮锚杆的固定端伸入地层中,而锚固端向上延伸至地下室底板内,本技术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能够作为预应力抗浮锚杆在地下室底板内的锚固构件;同时,预应力钢绞线的固定端与锚杆杆体固结为一体,而其张拉端伸出锚杆杆体后在地下室底板的底板区域内张拉锚固,故而本技术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还可作为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端和锚具;由于本技术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布设于用于构筑地下室底板的底板区域内,故而浇筑地下室底板时,可一次性浇筑完成,且本技术的装置完全埋设于地下室底板内,与其固结为一体,从而地下室底板施工效率高,成型质量好,不会存在漏水的隐患,且美观度高,使用时方便、舒适,另外,由于本技术的装置与地下室底板固结为整体,故而不仅极大改善了底板的抗拉拔性能,且即使在很大的预应力作用下,本技术的装置也不至于被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抗浮锚杆(10)包括锚杆杆体(11)和预应力钢绞线(12),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张拉端伸出所述锚杆杆体(11)的顶端后伸入用于构筑地下室底板(40)的底板区域(30)中;张力维持装置(20)布设于所述底板区域(30)中,且所述张力维持装置(20)包括用于供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张拉端穿设的反力装置(21)、及用于对张拉后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张拉端进行锚紧固定的锚固夹具(22);所述反力装置(21)的底端与所述锚杆杆体(11)的顶端相连,所述反力装置(21)上设有供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张拉端穿设后张拉的穿设通道;所述锚固夹具(22)用于夹紧张拉后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张拉端,以用于在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反向收缩力作用下内沉于所述反力装置(21)中,进而配合所述反力装置(21)作用对张拉后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张拉力进行保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装置(21)的顶端设有内凹的容置限位孔(2130),所述容置限位孔(2130)形成所述穿设通道的穿出段,以供穿入所述穿设通道中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穿出;所述锚固夹具(22)夹紧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张拉端后,在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反向收缩力作用下内沉限位于所述容置限位孔(2130)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限位孔(2130)为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张拉方向延伸的锥形孔,且所述锥形孔的小孔径端朝内;所述锚固夹具(22)为与所述锥形孔配合设置的锚固夹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限位孔(2130)小孔径端的外径与配合穿设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的直径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限位孔(2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容置限位孔(2130)依次间隔布设;各所述容置限位孔(2130)与穿设于所述反力装置(21)中的多根所述预应力钢绞线(12)一一对应布设,且各所述容置限位孔(2130)中容置有一组所述锚固夹具(2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