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及其主轴承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26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及其主轴承螺栓,主轴承螺栓包括杆部和螺纹部,螺纹部的下端部与杆部相连接。在螺纹部的上端部设置有圆锥部和圆弧部,圆弧部用于连接圆锥部与螺纹部。圆锥部与圆弧部皆为螺纹结构。圆弧部的任意两个横截圆面相比,靠近杆部的横截圆半径大于靠近圆锥部的横截圆半径。主轴承螺栓与发动机的机体螺纹连接区域采用小圆锥并且大圆弧过渡的结构,能够提高主轴承螺栓与机体连接的安全系数,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及其主轴承螺栓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及其主轴承螺栓。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的主轴承盖使用主轴承螺栓固定在机体上。主轴承螺栓承受柴油机的交变负荷,工作条件比较恶劣。主轴承螺栓和机体螺纹孔连接位置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随着柴油机强化程度不断提高,主轴承螺栓和机体连接的部位受力更危险,严重影响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0003]仿真分析柴油机高周疲劳时发现,主轴承螺栓和柴油机的机体螺纹联接的最上部螺纹受力情况最差,安全系数最小,失效风险最高。机体和主轴承盖圆角接触位置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疲劳破坏。
[0004]侧拉螺栓中心到曲轴中心的距离较大,由曲轴运动产生的弯距较大,主轴承盖易定位不精确。
[0005]主轴承盖上的轴承温度传感器孔是通孔,曲轴箱油雾易通过通孔到达下轴瓦的底部,导致下轴瓦腐蚀、滑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轴承螺栓,能够提高主轴承螺栓与机体连接的安全系数,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主轴承螺栓,所述主轴承螺栓包括杆部和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下端部与所述杆部相连接;所述螺纹部的上端部设置有圆锥部和圆弧部,所述圆弧部用于连接所述圆锥部与所述螺纹部;所述圆锥部与所述圆弧部皆为螺纹结构;所述圆弧部的任意两个横截圆面相比,靠近所述杆部的横截圆半径大于靠近所述圆锥部的横截圆半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轴承螺栓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圆锥部的上端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圆锥部的任意两个横截圆面相比,靠近所述圆弧部的横截圆半径大于靠近所述定位部的横截圆半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部的直径为d,所述圆弧部的半径为2d

3d。
[0011]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部的竖向高度为h为0.25d

0.5d。
[0012]进一步的,所述杆部的材质为铬钼合金钢。
[0013]基于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能够提高主轴承螺栓与机体连接的安全系数,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0014]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所述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包括主轴承盖和机
体,所述主轴承盖与所述机体通过上述的主轴承螺栓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轴承盖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孔为下端开口的盲孔。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主轴承盖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拉螺栓,两个侧拉螺栓分别为侧拉螺栓一和侧拉螺栓二,所述侧拉螺栓一与所述侧拉螺栓二横向布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侧拉螺栓一与所述侧拉螺栓二与曲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H 为80mm。
[001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轴承螺栓包括杆部和螺纹部,螺纹部的下端部与杆部相连接。在螺纹部的上端部设置有圆锥部和圆弧部,圆弧部用于连接圆锥部与螺纹部。圆锥部与圆弧部皆为螺纹结构。圆弧部的任意两个横截圆面相比,靠近杆部的横截圆半径大于靠近圆锥部的横截圆半径。主轴承螺栓与发动机的机体螺纹连接区域采用小圆锥并且大圆弧过渡的结构,能够提高主轴承螺栓与机体连接的安全系数,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0019]在主轴承盖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孔,温度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用于检测轴瓦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孔为下端开口的盲孔。温度传感器安装孔采用盲孔的结构既能够测量轴瓦的温度,又能够阻止曲轴箱内的油雾进入下轴瓦的底面,防止下轴瓦的滑动、腐蚀。
[0020]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将主轴承盖与机体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拉螺栓,两个侧拉螺栓分别为侧拉螺栓一和侧拉螺栓二,侧拉螺栓一与侧拉螺栓二横向布置。侧拉螺栓一与侧拉螺栓二与曲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H为80mm。侧拉螺栓的位置靠近曲轴中心线布置,曲轴运动产生的弯距小,主轴承盖定位精确,并且主轴承盖变形小,增大主轴承盖和机体结合面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及其主轴承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1中C区域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主轴承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图5中D区域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图6中E区域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主轴承螺栓,11

杆部,12

螺纹部,13

圆弧部,14

圆锥部,15
‑ꢀ
定位部,2

机体,21

凹槽一,22

凹槽二,3

主轴承盖,31

温度传感器安装孔, 41

侧拉螺栓一,42

侧拉螺栓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结合图1、图2、图3以及图4共同所示,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它包括主轴
承盖3和机体2,主轴承盖3与机体2通过两个主轴承螺栓1固定连接。
[0031]发动机主轴承盖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将主轴承盖3与机体2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拉螺栓,两个侧拉螺栓分别为侧拉螺栓一41和侧拉螺栓二42,侧拉螺栓一41与侧拉螺栓二42横向布置。侧拉螺栓一41与侧拉螺栓二42与曲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H优选为80mm。侧拉螺栓一41和侧拉螺栓二42的位置靠近曲轴中心线布置,曲轴运动产生的弯距小,主轴承盖3定位精确,并且主轴承盖3 变形小,增大主轴承盖3和机体2结合面的摩擦力。
[0032]在主轴承盖3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孔31,温度传感器安装孔31为下端开口的盲孔,温度传感器安装孔31竖向布置。盲孔的上端部距离主轴承盖3 的内壁面的距离优选为5mm。在温度传感器安装孔31内安装用于检测轴瓦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安装孔31采用盲孔的结构既能够测量轴瓦的温度,又能够阻止曲轴箱(图中未示出)内的油雾达到下轴瓦(图中未示出)的底面,防止下轴瓦的滑动、腐蚀。
[0033]位于主轴承盖3两侧外边缘的圆角与机体2连接处,在机体2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分别为凹槽一21和凹槽二22。凹槽一21的槽底优选采用圆弧形的槽底;凹槽二22的槽底优选采用圆弧形的槽底。提高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0034]结合图1、图5、图6、以及图7共同所示,主轴承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承螺栓,所述主轴承螺栓包括杆部和螺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的下端部与所述杆部相连接;所述螺纹部的上端部设置有圆锥部和圆弧部,所述圆弧部用于连接所述圆锥部与所述螺纹部;所述圆锥部与所述圆弧部皆为螺纹结构;所述圆弧部的任意两个横截圆面相比,靠近所述杆部的横截圆半径大于靠近所述圆锥部的横截圆半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承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螺栓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圆锥部的上端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承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部的任意两个横截圆面相比,靠近所述圆弧部的横截圆半径大于靠近所述定位部的横截圆半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承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的直径为d,所述圆弧部的半径为2d

3d。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承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的竖向高度为h为0.25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波刘国栋李继光张波高明春任明广李东润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