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73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2
一种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C:超过0.18%且低于0.32%、Si:0.01%以上且低于3.50%、Mn:超过4.20%且低于6.50%及sol.Al:0.001%以上且低于1.50%,将P、S、N及O限制为规定量内,并含有任意选择的元素,剩余部分为铁及杂质,在L截面中距离表面为厚度的1/4位置处的金属组织以面积%计包含25%以上且90%以下的回火马氏体相及10%以上且75%以下的残余奥氏体相,以体积率计包含0.30%以上且2.20%以下的圆换算直径为10nm以上且20nm以下的VC。下的圆换算直径为10nm以上且20nm以下的V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钢板


[0001]本公开涉及钢板,具体而言涉及具备优异的均匀延伸特性和高强度和高屈服强度的含Mn浓度高的钢板。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达成汽车的车体及部件等的轻量化和安全性这两者,作为它们的原材料的钢板的高强度化一直在进行中。一般而言,若将钢板高强度化,则延伸率降低,钢板的成型性受损。因此,为了使用高强度钢板作为汽车用的构件,需要提高相反的特性即强度和成型性这两者。此外,对于车体骨架用的高强度钢板,要求碰撞时的能量吸收能力,屈服强度高也是重要的。
[0003]为了提高均匀延伸率,迄今为止,提出了利用残余奥氏体(残余γ)的相变诱发塑性的所谓的TRIP钢(例如专利文献1)。
[0004]残余奥氏体通过使C在奥氏体中浓集,从而奥氏体即使在室温下也不会相变为其他的组织,由此获得。作为使奥氏体稳定化的技术,提出了使钢板中含有Si及Al等碳化物析出抑制元素,在钢板的制造阶段在钢板中产生的贝氏体相变的期间,使C在奥氏体中浓集。就该技术而言,如果钢板中含有的C含量多,则奥氏体进一步稳定化,能够增加残余奥氏体量,其结果是,能够制造强度和延伸率这两者均优异的钢板。
[0005]此外,作为残余奥氏体量比上述TRIP钢多、延展性超过上述TRIP钢的钢板,提出了添加了超过4.0%的Mn的钢(例如非专利文献1)。上述钢由于含有大量的Mn,因此对于其使用构件的轻量化效果也显著。
[0006]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钢板,其通过将添加了超过4.0%的Mn的钢进行冷轧,实施300秒~1200秒的短时间加热,以面积%计将铁素体控制为30%~80%,从而延伸率显著改善。
[0007]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钢板,其通过以添加了超过4.0%的Mn的钢在740℃以上的温度区域中保持10秒以上,使其以面积%计包含25%以上且90%以下的回火马氏体及10%以上且75%以下的残余奥氏体,从而确保优异的均匀延伸特性和高强度。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

59429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

237054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8/131722号
[0013]非专利文献
[0014]非专利文献1:古川敬、松村理、热处理、日本国的日本热处理协会、平成9年、第37号卷第4号p.204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6]在钢板被用于结构构件的情况下,大多对钢板进行焊接,但若钢板中的C含量多则焊接变得困难。因此,期望以更少的C含量提高钢板的延伸率和强度这两者。
[0017]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钢板由于具有包含许多铁素体的组织,因此从以汽车用钢板的进一步高强度化并且轻量化为目标的观点考虑,并非可充分兼具抗拉强度和成型性。
[0018]此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钢板虽然加工硬化性优异,但为了得到进一步高的冲击吸收特性,在屈服强度的观点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0019]因此,期望具有优异的均匀延伸特性、高强度及高屈服强度的含Mn浓度高的钢板。
[002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1]在含Mn浓度高的钢板中,为了确保优异的均匀延伸特性、高强度及高屈服强度,本专利技术人们认识到:使钢板中以面积%计包含25%以上且90%以下的回火马氏体相及10%以上且75%以下的残余奥氏体相,以体积率计包含0.30%以上且2.20%以下的以圆换算直径计为10nm以上且20nm以下的VC(碳化钒)是有效的。
[0022]本公开的钢板是基于上述认识而进行的,其主旨如下所述。
[0023](1)一种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
[0024]C:超过0.18%且低于0.32%、
[0025]Si:0.01%以上且低于3.50%、
[0026]Mn:超过4.20%且低于6.50%、
[0027]sol.Al:0.001%以上且低于1.50%、
[0028]V:超过0.10%且1.20%以下、
[0029]P:0.100%以下、
[0030]S:0.010%以下、
[0031]N:低于0.050%、
[0032]O:低于0.020%、
[0033]Cr:0%以上且低于0.50%、
[0034]Mo:0%以上且2.00%以下、
[0035]W:0%以上且2.00%以下、
[0036]Cu:0%以上且2.00%以下、
[0037]Ni:0%以上且2.00%以下、
[0038]Ti:0%以上且0.300%以下、
[0039]Nb:0%以上且0.300%以下、
[0040]B:0%以上且0.010%以下、
[0041]Ca:0%以上且0.010%以下、
[0042]Mg:0%以上且0.010%以下、
[0043]Zr:0%以上且0.010%以下、
[0044]REM:0%以上且0.010%以下、
[0045]Sb:0%以上且0.050%以下、
[0046]Sn:0%以上且0.050%以下及
[0047]Bi:0%以上且0.050%以下,
[0048]剩余部分为铁及杂质,
[0049]在L截面中距离表面为厚度的1/4位置处的金属组织以面积%计包含25%以上且90%以下的回火马氏体相及10%以上且75%以下的残余奥氏体相,以体积率计包含0.30%以上且2.20%以下的以圆换算直径计为10nm以上且20nm以下的VC(碳化钒)。
[0050](2)根据上述(1)所述的钢板,其中,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选自由下述元素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0051]Cr:0.01%以上且低于0.50%、
[0052]Mo:0.01%以上且2.00%以下、
[0053]W:0.01%以上且2.00%以下、
[0054]Cu:0.01%以上且2.00%以下、
[0055]Ni:0.01%以上且2.00%以下、
[0056]Ti:0.005%以上且0.300%以下、
[0057]Nb:0.005%以上且0.300%以下、
[0058]B:0.0001%以上且0.010%以下、
[0059]Ca:0.0001%以上且0.010%以下、
[0060]Mg:0.0001%以上且0.010%以下、
[0061]Zr:0.0001%以上且0.010%以下、
[0062]REM:0.0001%以上且0.010%以下、
[0063]Sb:0.0005%以上且0.050%以下、
[0064]Sn:0.0005%以上且0.050%以下及
[0065]Bi:0.0005%以上且0.050%以下。
[0066](3)根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C:超过0.18%且低于0.32%、Si:0.01%以上且低于3.50%、Mn:超过4.20%且低于6.50%、sol.Al:0.001%以上且低于1.50%、V:超过0.10%且1.20%以下、P:0.100%以下、S:0.010%以下、N:低于0.050%、O:低于0.020%、Cr:0%以上且低于0.50%、Mo:0%以上且2.00%以下、W:0%以上且2.00%以下、Cu:0%以上且2.00%以下、Ni:0%以上且2.00%以下、Ti:0%以上且0.300%以下、Nb:0%以上且0.300%以下、B:0%以上且0.010%以下、Ca:0%以上且0.010%以下、Mg:0%以上且0.010%以下、Zr:0%以上且0.010%以下、REM:0%以上且0.010%以下、Sb:0%以上且0.050%以下、Sn:0%以上且0.050%以下及Bi:0%以上且0.050%以下,剩余部分为铁及杂质,在L截面中距离表面为厚度的1/4位置处的金属组织以面积%计包含25%以上且90%以下的回火马氏体相及10%以上且75%以下的残余奥氏体相,以体积率计包含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本绘里子林宏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