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46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该电池模组的两组汇流排与上盖板相连,当将上盖板盖设在容置槽的开口上时,汇流排能够沿竖直方向插入容置槽,并与对应的一排极耳相抵接,且汇流排不会与极耳发生强干涉,以便于上盖组件的安装,使得该电池模组的装配易于操作,同时便于管控电池模组的质量;当电芯的极耳处发生热失控时,该电池模组的隔热件能够防止高温气体向上喷发,增强了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护能力,提升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该电池模组采用了零部件集成化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结构复杂度,减小物料号,降低管控成本及零件成本;该电池包的安全性较高,且该电池包的生产效率高,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高,同时,对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也不断增高,通常动力电池包由多个电池模组组成,而电池模组则由电芯堆叠体、电池模组外框、汇流排等组成,传统的汇流排的安装往往都是从电芯堆叠体的极耳的宽度方向穿出,然而,这种安装方式会使极耳与汇流排发生干涉,导致安装流程十分繁琐,效率低,成本高;此外,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高温气体极易从极耳处向上喷发,对电池模组的上盖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以避免在装配时汇流排与极耳发生干涉,简化电池模组的安装流程,提升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同时增强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护。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外框和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外框内,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极耳,多个所述电芯堆叠设置,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一端,以使多个所述极耳呈两排设置,所述电池模组外框包括外框主体和上盖组件,所述外框主体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电芯组件能够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上盖组件包括:
[0006]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能够盖设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上;
[0007]两组汇流排,两组所述汇流排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盖板的两端,所述汇流排能够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容置槽,并与对应的一排所述极耳相抵接;
>[0008]两组隔热件,两组隔热件设置于所述上盖板的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且所述隔热件位于对应的一排所述极耳的上方;及
[0009]两组FPC板,所述FPC板与对应的一组所述汇流排相连,且一组所述FPC板能够与对应的一排所述极耳电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汇流排包括:
[0011]支架,所述支架为平板型结构,且与所述上盖板相连;及
[0012]多个汇流排主体,多个所述汇流排主体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支架相连,以使所述汇流排呈梳子型。
[0013]作为优选,所述外框主体包括:
[0014]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间隔且平行设置;
[0015]底板,连接于两组所述侧板的一端;及
[0016]两组端板,两组所述端板间隔设置,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垂直设置,并
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相连,以形成所述容置槽。
[0017]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导热胶,以使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底板粘结相连。
[0018]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板的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结构胶,以使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上盖板粘结相连。
[0019]作为优选,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
[0020]多个隔热缓冲件,所述隔热缓冲件夹设于每两个所述电芯之间。
[0021]作为优选,所述隔热缓冲件的沿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极耳的远离所述电芯的端部平齐。
[0022]作为优选,所述隔热缓冲件的宽度与所述电芯的宽度相同。
[002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外壳、热管理组件以及多个电池模组。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外框和电芯组件,电芯组件设置于电池模组外框内,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极耳,多个电芯堆叠设置,极耳设置于电芯的一端,以使多个极耳呈两排设置,电池模组外框包括外框主体和上盖组件,外框主体设置有容置槽,电芯组件能够容置于容置槽内;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板、两组汇流排、两组隔热件和两组FPC板,上盖板能够盖设于容置槽的开口上;两组汇流排分别连接于上盖板的两端,当将上盖板盖设在容置槽的开口上时,汇流排能够沿竖直方向插入容置槽,并与对应的一排极耳相抵接,当将上盖组件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电池模组外框和电芯组件上时,由于极耳为自由状态,所以汇流排不会与极耳发生强干涉,以便于上盖组件的安装,使得电池模组的装配易于操作,同时便于管控电池模组的质量;两组隔热件设置于上盖板的靠近电芯组件的一侧,且隔热件位于对应的一排极耳的上方,当电芯的极耳处发生热失控时,隔热件能够防止高温气体向上喷发,增强了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护能力,提升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FPC板与对应的一组汇流排相连,且一组FPC板能够与对应的一排极耳电连接,以便通过该FPC板对电芯的电容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本技术中的上盖组件需在装配电池模组之前,将上盖板、两组隔热件、FPC板和两组汇流排提前进行组装,从而极大地减少电池模组的物料种类,并简化了电池模组的组装流程,该电池模组采用了零部件集成化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结构复杂度,减小物料号,降低管控成本及零件成本。
[0026]本技术提出的电池包包括外壳、热管理组件以及多个电池模组,该电池包的安全性较高,且该电池包的生产效率高,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0029]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电芯组件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上盖组件和FPC板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中:
[0034]1、电芯组件;2、外框主体;3、上盖组件;4、导热胶;5、结构胶;
[0035]11、电芯;12、极耳;13、隔热缓冲件;21、侧板;22、底板;23、端板;31、上盖板;32、汇流排;33、隔热件;34、FPC板;
[0036]321、支架;322、汇流排主体;311、定位孔;312、第二连接孔;
[0037]3211、定位柱;3212、第一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外框和电芯组件(1),所述电芯组件(1)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外框内,所述电芯组件(1)包括多个电芯(11)和多个极耳(12),多个所述电芯(11)堆叠设置,所述极耳(12)设置于所述电芯(11)的一端,以使多个所述极耳(12)呈两排设置,所述电池模组外框包括外框主体(2)和上盖组件(3),所述外框主体(2)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电芯组件(1)能够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上盖组件(3)包括:上盖板(31),所述上盖板(31)能够盖设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上;两组汇流排(32),两组所述汇流排(32)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盖板(31)的两端,所述汇流排(32)能够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容置槽,并与对应的一排所述极耳(12)相抵接;两组隔热件(33),两组隔热件(33)设置于所述上盖板(31)的靠近所述电芯组件(1)的一侧,且所述隔热件(33)位于对应的一排所述极耳(12)的上方;及两组FPC板(34),所述FPC板(34)与对应的一组所述汇流排(32)相连,且一组所述FPC板(34)能够与对应的一排所述极耳(1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32)包括:支架(321),所述支架(321)为平板型结构,且与所述上盖板(31)相连;及多个汇流排主体(322),多个所述汇流排(32)主体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支架(321)相连,以使所述汇流排(32)呈梳子型。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圣法白玉龙李登科何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