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带电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63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带电检测仪,属一种户外电缆监测仪,包括左钳与右钳,左钳与右钳通过转轴活动固定为一体,且左钳与右钳的末端上分别设有扳机与仪表壳,左钳与右钳的内部均安装有两组铁芯,铁芯上具有绕组线圈,两组铁芯之间还安装有多个磁棒,多个磁棒上也具有绕组线圈;其中一组铁芯上的绕组线圈接入第一CPU,多个磁棒上的绕组线圈也接入第一CPU;两组铁芯的外部安装有屏蔽片。通过将左钳与右钳直接钳入任意一条电缆的外缘,从而通过磁棒以及铁芯外部的绕组线圈感应被测三芯电缆三相线的磁场方向、相位、相序、波形等参数来分析该三芯电缆是否带电,无需再对电缆进行首尾区分,从而有效提升电缆带电检测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有效提升电缆带电检测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有效提升电缆带电检测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带电检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电缆监测仪,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电缆带电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配网系统中,对10KV、35KV三芯电缆迁移、改造、电缆识别、维修、故障定位等电力施工时,当打开一个电缆井,或挖开地埋电缆,会发现该处井里或开挖沟里有多条电缆,不知道哪条电缆是带电的,那条电缆是不带电的,若施工挖到有电的电缆,是非常危险的。当从首尾两端及开挖点区分识别出唯一的目标故障电缆后,要在开挖处斩断该条故障电缆;在斩电缆前,目前规程要求是先对电缆进行刺扎,就是利用单枪或双枪刺扎器,在某一方向扎穿三芯电缆的某一条芯线,规程要求是要刺扎两枪,即在电缆外圆的另一120度方向再扎穿该电缆的另一条芯线,当电缆有电,万一扎错,该条电缆在配电输出端会引起跳闸;若在刺扎过程中,一枪同时扎穿两条芯线,该电缆本来带电的话,会造成短路爆炸,引起事故,情况严重还可能危及刺扎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这样的事故每年有多起发生,其经济损失也非常巨大。而市面上同类的带电电缆检测仪作用是把带电或不带电的电缆从首尾两端或中间点任意位置区分出来,把电缆一一区分出来,电缆带不带电是预先知道的。因而不适于直接对电缆井中的任意一条电缆进行带电检测,故有必要针对这类电缆带电检测仪的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缆带电检测仪,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电缆检测仪使用流程繁琐,且无法直接检测任意一条电缆是否带电等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缆带电检测仪,包括左钳与右钳,所述左钳与右钳通过转轴活动固定为一体,且所述左钳与右钳的末端上分别设有扳机与仪表壳,所述左钳与右钳的内部均安装有两组铁芯,所述铁芯上具有绕组线圈,所述两组铁芯之间还安装有多个磁棒,所述多个磁棒上也具有绕组线圈;其中一组铁芯上的绕组线圈接入第一CPU,另一组铁芯上的绕组线圈接入第二CPU,所述多个磁棒上的绕组线圈也接入第一CPU;两组铁芯的外部安装有屏蔽片。
[0006]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CPU与第二CPU均安装在主控电路板上,所述屏蔽片均通过屏蔽连接线接入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屏蔽电路。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控电路板安装在仪表壳的内部,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还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嵌入所述仪表壳的外侧。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钳与右钳组合为圆形,所述磁棒为六个,相邻磁棒之间所间隔的角度为60度。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仪表壳的内部还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仪表壳的末端设有绝缘杆连接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左钳与右钳直接钳入任意一条电缆的外缘,使得左钳与右钳可将电缆的外缘包裹,从而通过磁棒以及铁芯外部的绕组线圈感应被测三芯电缆三相线的磁场方向、相位、相序、波形等参数来分析该三芯电缆是否带电,无需再对电缆进行首尾区分,从而有效提升电缆带电检测操作的便利性,更适于在野外电梯井施工作业时使用,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缆带电检测仪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1的接线剖视图;
[0017]图6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图;
[0018]图中,1为左钳、2为右钳、3为转轴、4为扳机、5为仪表壳、6为铁芯、7为磁棒、8为屏蔽片、9为主控电路板、10为屏蔽连接线、11为显示屏、12为电池仓、13为绝缘杆连接头、14为三芯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0]参考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电缆带电检测仪,包括左钳1与右钳2,左钳1与右钳2通过转轴3活动固定为一体,且并且左钳1与右钳2的末端上分别设有扳机4与仪表壳5,通过前述的扳机4即可控制左钳1与右钳2的开合,当左钳1与右钳2合拢时,即可环绕于电缆的外缘上;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缆,一般是指电力配网系统中常用的三芯电缆。
[0021]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图3与图4,上述左钳1与右钳2的内部均安装有两组铁芯6,前述铁芯6上具有绕组线圈,然后在两组铁芯6之间还安装多个磁棒7,并在多个磁棒7上也具有绕组线圈;将前述其中一组铁芯6上的绕组线圈接入第一CPU,另一组铁芯6上的绕组线圈接入第二CPU,并且将多个磁棒7上的绕组线圈也接入第一CPU;然后再在前述两组铁芯6的外部安装有屏蔽片8。前述电缆带电检测仪的结构中采用双铁芯,线圈都接入主控板,每组线圈检测信号接入独立的CPU,一组铁芯用于电缆综合电流检测,另一组铁芯用于电缆谐波检测分析,双CPU同时采集运行,提高检测信号的处理速度。
[0022]进一步的,正如图4所示出的,为便于布设电路结构,可将上述第一CPU与第二CPU均安装在主控电路板9上,屏蔽片8均通过屏蔽连接线10接入主控电路板9上的屏蔽电路。具体的,将还可将前述主控电路板9安装在仪表壳5的内部,然后再在主控电路板9上还安装显示屏11,并将该显示屏如图1所示的11嵌入所述仪表壳5的外侧。
[00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左钳1与右钳2直接钳入任意一条电缆的外缘,使得左钳1与右钳2可将电缆的外缘包裹,从而通过磁棒7以及铁芯外部的绕组线圈感应被测三芯电缆三相线的磁场方向、相位、相序、波形等参数来分析该三芯电缆是否带电,无需再对电缆进行首尾区分,从而有效提升电缆带电检测操作的便利性,更适于在野外电缆井施工作业时使用。
[002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仍然参考图2与图4以及图5所示,为更适于对上述的三芯电缆进行带电检测,可将上述的左钳1与右钳2组合设计为圆形,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磁棒7设计为六个,且六个磁棒7在左钳1与右钳2之间均匀分布,使得相邻磁棒7之间所间隔的角度为60度。
[0025]具体而言,通过在在两组铁芯20mm间距之间,每间隔60
°
安装一个磁棒7,共6个磁棒7,磁棒7先固定在其骨架里,再在骨架上绕线圈,磁棒7和各自的线圈分别为标识为A1、A2、B1、B2、C1、C2,并且磁棒线圈接入主控电缆板的同名端方向保持一致,通过感应被测三芯电缆三相线的磁场方向、相位、相序、波形等参数来分析该三芯电缆是否带电。在本实施例中,6个磁棒线圈组分为两组,A1、B1、C1为一组,相互间隔120
°
;A2、B2、C2为另一组,相互间隔也是120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带电检测仪,包括左钳(1)与右钳(2),所述左钳(1)与右钳(2)通过转轴(3)活动固定为一体,且所述左钳(1)与右钳(2)的末端上分别设有扳机(4)与仪表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1)与右钳(2)的内部均安装有两组铁芯(6),所述铁芯(6)上具有绕组线圈,所述两组铁芯(6)之间还安装有多个磁棒(7),所述多个磁棒(7)上也具有绕组线圈;其中一组铁芯(6)上的绕组线圈接入第一CPU,另一组铁芯(6)上的绕组线圈接入第二CPU,所述多个磁棒(7)上的绕组线圈也接入第一CPU;所述两组铁芯(6)的外部安装有屏蔽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带电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PU与第二CPU均安装在主控电路板(9)上,所述屏蔽片(8)均通过屏蔽连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美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鹰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