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185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8
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生物试验器材技术领域,包括一底骨架,在底骨架的下方设置支撑底柱,在底骨架呈U型结构,在底骨架的U型结构之间设置有加强横杆,两立柱对称地设置在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两侧且远离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端的位置,在两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两相互背离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横杆,两连接横杆朝相对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外侧水平延伸,每个连接横杆的一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托盘支撑杆固定连接,托盘支撑杆的设置方向与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一致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托盘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待转移的托盘的长度的三分之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试验器材
,具体地,涉及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实验的时候,往往需要对细胞等微生物进行培养,此时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例如,在培养植物干细胞时,需要对培养环境进行无菌处理,并在增加培养液、转移培养装置的时候杜绝外界污染。现有用于培养植物干细胞的培养托盘体积较大,通常在转移的时候是使用经过无菌处理的袋子套在托盘外部,再抓取托盘进行转移的,但在套设袋子时,往往需要一手端起托盘,一手套袋子,在这过程中容易使托盘受到污染,而且在放置时则不便于将套好的袋子与托盘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包括一底骨架,在所述底骨架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多个支撑底柱用于支撑整个支架,在所述底骨架呈U型结构,在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结构强度的加强横杆,两立柱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两侧且远离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端的位置,在两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两相互背离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横杆,两所述连接横杆朝相对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外侧水平延伸,每个所述连接横杆的一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托盘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托盘支撑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一致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底骨架、所述托盘支撑杆、所述连接横杆、所述立柱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生物实验托盘的空间,其中所述托盘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待转移的托盘的长度的三分之二。
[0005]所述加强横杆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06]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托盘的高度,且所述托盘放置于所述托盘支撑杆上时,所述托盘的底部到所述底骨架的上表面存在预设的距离用于供使用者的手掌伸入。
[0007]所述支撑底柱的底部设置有圆形支撑盘,用于减轻各支撑点的压强,增加支架的稳定性,防止意外托盘倾覆。
[0008]所述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0009]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结构简单、实用性好,使用便捷,可以在转移生物实验托盘的时候借助经过消毒的套袋避免与手直接接触,避免了托盘在转移过程中沾染手上的微生物,导致生物样品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污染,导致样品报废的情况,且在放置时则便于将套好的套袋与托盘分离。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在使用状态时的侧视图;
[0015]图4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A

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B

托盘;D

托盘底部到底骨架上表面的距离;S

立柱的高度;L

托盘支撑杆的长度;
[0017]101

底骨架;102

加强横杆;103

支撑底柱;104

立柱;105

连接横杆;106

托盘支撑杆;107

圆形支撑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1]以下,将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及其相关附图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双型腔眼镜腿模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A,该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A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包括底骨架101,在底骨架101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多个支撑底柱103用于支撑整个支架,在底骨架101呈U型结构,在底骨架101的U型结构之间设
置有用于增强结构强度的加强横杆102,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横杆102的数量为一个,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加强横杆10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可以采用“X”字型的结构与底骨架101的U型结构两侧连接,以进一步增强结构强度。
[0023]继续参照图1,两立柱104对称地设置在底骨架101的U型结构的两侧且远离底骨架101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端的位置,在两立柱104的上端设置有两相互背离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横杆105,两连接横杆105朝相对底骨架101的U型结构的外侧水平延伸,每个连接横杆105的一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立柱10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托盘支撑杆106固定连接,托盘支撑杆106的设置方向与底骨架101的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一致且沿水平方向延伸。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底骨架101、托盘支撑杆106、连接横杆105、立柱104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生物实验托盘B的空间,其中托盘支撑杆105的长度L大于或等于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实验托盘转移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骨架,在所述底骨架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多个支撑底柱用于支撑整个支架,在所述底骨架呈U型结构,在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结构强度的加强横杆,两立柱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两侧且远离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端的位置,在两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两相互背离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横杆,两所述连接横杆朝相对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外侧水平延伸,每个所述连接横杆的一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托盘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托盘支撑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底骨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一致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底骨架、所述托盘支撑杆、所述连接横杆、所述立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雪军黄涛肖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鹭港兆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