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00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刮刀气囊无法实现气囊漏气时提前预判,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它包括气囊底托,气囊底托上端设有气囊调节结构,且气囊底托上位于气囊调节结构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有刀片顶板,刀片顶板靠近烘缸的一端朝向远离气囊底托的方向延伸并且端部设有刮刀,气囊调节结构一端设有调压阀,调压阀与气囊调节结构之间设有耐压透明管路,耐压透明管路内设有当气囊调节结构漏气时能够在耐压透明管路滚动上升的气流检测浮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气囊微量漏气时进行快速判断,具有充足的时间去对气囊做出修补措施,减少停机,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囊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造纸烘干部烘缸表面通过刮刀装置进行清洁并促使纸张剥离,通常烘缸表面温度在90℃以上,因刮刀装置与烘缸接触,刮刀装置整体温度也会达到85℃以上。如图1

图2所示,为确保刮刀与烘缸表面均匀接触,刮刀装置通常利用橡胶气囊通气膨胀的原理实现刮刀的加载和卸载,且通过改变气囊内加压量调节刀片与转动辊的接触线压。因橡胶固有高温老化的特性,而且长时间在高温、加压的状态下,老化速度加快,因此,烘干部刮刀装置气囊时常在正常生产中出现漏气现象,但是,根据现有的安装方法,无法在正常运行时观察它的漏气情况,只有在停止的情况下才能检查,如果检查频率较低,则往往错过发现问题的最佳时间;如果检查频率较高,则需要频繁停机,影响机器运行效率;与此同时,因缺少气囊漏气的检测手段,只能在气囊漏气量很大时通过检测漏气的气哨发现问题,从而容易导致刮刀闭合不严,且气哨发现问题时已经造成生产停机事故,无法实现漏气提前预判,使用效果不佳。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纸机的刮刀气囊装置[CN201721718261.2],它包括刮刀、气囊和供气装置,其中气囊用于控制刮刀靠近或离开移动表面,供气装置具有气源和管道,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源,另一端连接于气囊以为气囊供应气体,其特征在于,刮刀气囊装置进一步设有漏气检测装置,漏气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管道中的流量计。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刮刀装置用的橡胶气囊需要频繁停机检查气囊的漏气情况,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无法实现气囊漏气时提前预判,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包括气囊底托,气囊底托上端设有气囊调节结构,且气囊底托上位于气囊调节结构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有刀片顶板,刀片顶板靠近烘缸的一端朝向远离气囊底托的方向延伸并且端部设有刮刀,气囊调节结构一端设有调压阀,调压阀与气囊调节结构之间设有耐压透明管路,耐压透明管路内设有当气囊调节结构漏气时能够在耐压透明管路滚动上升的气流检测浮球。通过调压阀将恒压空气通入到气囊调节结构内,当气囊调节结构完好无损时,充入的压缩空气在充压完成后,自调压阀至气囊调节结构内的压缩空气相对是静止的,无气流的流动;而当气囊调节结构漏气时,自调压阀至气囊调节结构内的压缩空气会
持续补充,气流产生流动性。当压缩空气无气流流动时,气流检测浮球在耐压透明管路底部;当囊调节结构出现漏气,压缩空气产生气流,气流吹动气流检测浮球浮动滚动,从而可通过微量漏气情况提前判断气囊调节结构是否将要产生大量漏气,具有充足的时间去对气囊调节结构做出修补措施,减少停机时间,使用效果好。
[0007]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耐压透明管路两端通过金属导气管固定在调节面板上,且耐压透明管路周向内侧形成浮球升降通道,浮球升降通道底部具有倾斜支撑部。通过微小气流的流动带动气流检测浮球在浮球升降通道内浮动滚动,从而提前判断气囊调节结构是否将要大量漏气,检测效果直观、准确。
[0008]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倾斜支撑部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倾斜支撑部之间与浮球升降通道之间相互连通。倾斜支撑部可以防止气流检测浮球将金属导气管堵死。
[0009]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倾斜支撑部与浮球升降通道连接处周向形成浮球卡接部,倾斜支撑部与设置在倾斜支撑部端部的金属导气管之间形成气流进入间隙。
[0010]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气流进入间隙周向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端口朝向气流检测浮球设置,且倾斜支撑部两端设有用于检测气流进入间隙的气流检测表。气流检测表用于检测气流强度。
[0011]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气流进入间隙通过气流进入间隙端部的金属导气管与调节阀相连,且浮球升降通道通过耐压透明管路一端的金属导气管与气囊调节结构相连。
[0012]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气囊调节结构包括卸载气囊和加载气囊,卸载气囊和加载气囊一端通过密封塞封堵,加载气囊另一端与耐压透明管路相互连通。
[0013]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卸载气囊和加载气囊相同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且气囊底托两端分别具有弧形定位槽,卸载气囊和加载气囊设置在对应的弧形定位槽内。卸载气囊用于调节刮刀角度,加载气囊用于调节刮刀与烘缸之间的压力。
[0014]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调节面板上设有调节按钮和气压表,调节面板底部设有压缩空气进入管,压缩空气进入管一端与调压阀相连,另一端设有开关阀门。气压表能够实时观察卸载气囊和加载气囊的空气压力,便于调压阀及时调节。
[0015]在上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中,通过压缩空气进入管的压缩空气压强范围为6

8bar,经过调压阀3的压缩空气压强范围为1

3bar。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在调压阀和气囊调节结构之间设有内部具有气流检测浮球的耐压透明管路,当气囊调节结构产生微量漏气时,自调压阀至气囊调节结构内的压缩空气会持续补充,气流产生流动性从而使气流检测浮球在耐压透明管路内浮动转动,实现对气囊调节结构大量漏气的提前预判,且无需停机检测,为气囊调节结构提前修补提供了时间,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刮刀装置与烘缸的位置示意图;
[0018]图2是刮刀对烘缸表面的作用力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的气囊调节结构进气方向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的耐压透明管路安装位置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的调节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3]图中,气囊底托1、枢轴11、刀片顶板12、刮刀13、弧形定位槽14、气囊调节结构2、卸载气囊21、加载气囊22、密封塞23、连接件24、调压阀3、耐压透明管路4、金属导气管41、浮球升降通道42、倾斜支撑部43、浮球卡接部44、气流进入间隙45、气流通道46、气流检测表47、气流检测浮球5、调节面板6、调节按钮61、气压表62、压缩空气进入管63、开关阀门6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包括气囊底托(1),所述的气囊底托(1)上端设有气囊调节结构(2),且气囊底托(1)上位于气囊调节结构(2)之间通过枢轴(11)连接有刀片顶板(12),所述的刀片顶板(12)靠近烘缸的一端朝向远离气囊底托(1)的方向延伸并且端部设有刮刀(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调节结构(2)一端设有调压阀(3),所述的调压阀(3)与气囊调节结构(2)之间设有耐压透明管路(4),所述的耐压透明管路(4)内设有当气囊调节结构(2)漏气时能够在耐压透明管路(4)滚动上升的气流检测浮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压透明管路(4)两端通过金属导气管(41)固定在调节面板(6)上,且耐压透明管路(4)周向内侧形成浮球升降通道(42),所述的浮球升降通道(42)底部具有倾斜支撑部(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支撑部(43)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倾斜支撑部(43)之间与浮球升降通道(42)之间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支撑部(43)与浮球升降通道(42)连接处周向形成浮球卡接部(44),所述的倾斜支撑部(43)与设置在倾斜支撑部(43)端部的金属导气管(41)之间形成气流进入间隙(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部刮刀橡胶气囊在线检测漏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进入间隙(45)周向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气流通道(46),所述的气流通道(46)端口朝向气流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广董凯峰尚学城毛国锋刘云峰周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鹰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