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4454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红色发光材料化学组成式为:Ba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
,尤其是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LED照明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是用于生产高效节能灯的主要原材料,与普通白炽灯相比,节电率高达80%,而且可以获得与日光相近的色温,使得被照物体颜色纯正不失真,其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是被公认的理想绿色照明工程。稀土三基色荧光灯使用红、蓝、绿三种荧光粉,其中红色荧光粉为Y2O3:Eu
3+

[0003]Y2O3:Eu
3+
是一种常用的稀土红色荧光粉,由于该荧光粉可吸收254nm左右的紫外光,发射出611nm左右的红光,且吸收能力强、转换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太阳能装置中。但该材料的制备一般需较高的制备温度(1400℃左右)和很长的反应时间(几十小时),且制备的粉体颗粒不规则、粒径较大,需多次球磨、筛分方可应用,工艺复杂、能耗及成本较高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而导致发光强度下降。
[0004]在白光LED中,红色发光材料主要用于两个目的:一是与蓝色芯片激发的绿色发光材料结合产生白光,或者与近紫外芯片激发的绿色和蓝色发光材料结合产生白光;二是用来弥补蓝色芯片激发的黄色发光材料产生的白光中缺少红色,从而提高显色指数或降低色温。因此,红色发光材料在WLED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Eu
3+
激活的红色荧光粉存在化学性质稳定性差,显色性差等不足。
[0005]基于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红色发光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的Ba3‑
x
B6O
11
F2:xEu
3+
红色荧光粉化学性质稳定,发光性能好,发光强度高,显色性好,可满足LED照明领域的应用要求。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红色发光材料,所述红色发光材料化学组成式为:Ba3‑
x
B6O
11
F2:xEu
3+
;x为相应掺杂Eu
3+
离子相对化合物Ba3B6O
11
F2所占的摩尔百分比系数,0<x<0.2。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化学组成式为:Ba3‑
x
B6O
11
F2:xEu
3+
;x为相应掺杂Eu
3+
离子相对化合物Ba3B6O
11
F2所占的摩尔百分比系数,x=0.16。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光材料适合近紫外激发,与近紫外芯片的发光二极管匹配,是一种发光性能优良的红光荧光粉。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的激发峰位于350nm~500nm波长范围内,最高峰的位置在391nm处。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发射峰位于582nm~703nm
波长范围内,在616nm波长处峰值最高。
[0013]一种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1,先按预设摩尔比分别称取硼酸、氟化钡和碳酸钡预设重量,单独存放,先称取需掺杂的氧化铕摩尔量,再减少碳酸钡的摩尔量,用电子分析天平称好后,将硼酸、氟化钡、碳酸钡和氧化铕放入玛瑙研钵,混合均匀并研磨半小时,使得各个化学原料充分混合;
[0015]步骤2,将步骤1研磨好的混合样品放入陶瓷坩埚中;
[0016]步骤3,将放入混合样品的陶瓷坩埚置于高温箱式电阻炉中进行高温固相反应:
[0017]3.1用120min的时间,将高温箱式电阻炉的温度从室温升至400℃;然后在400℃下保温2小时,让硼酸充分分解挥发;再将保温后的混合样品取出放置在空气中,自然降温,降至室温后再次放到玛瑙研钵进行充分研磨;
[0018]3.2将3.1中研磨好的混合样品放入陶瓷坩埚中,并将放入混合样品的陶瓷坩埚置于高温箱式电阻炉中,用120min的时间,将高温箱式电阻炉的温度从室温升至850℃;然后在850℃下保温2小时,再将保温后的混合样品取出放置在空气中,自然降温,降至室温后再次放到玛瑙研钵进行充分研磨;
[0019]3.3将3.2中研磨好的混合样品放入陶瓷坩埚中,并将放入混合样品的陶瓷坩埚置于高温箱式电阻炉中,用120min的时间,将高温箱式电阻炉的温度从室温升至850℃;然后在850℃下保温4小时,再将保温后的混合样品取出放置在空气中,自然降温,降至室温后再次放到玛瑙研钵进行充分研磨;
[0020]3.4将3.3中研磨好的混合样品放入陶瓷坩埚中,并将放入混合样品的陶瓷坩埚置于高温箱式电阻炉中,再用120min的时间,将高温箱式电阻炉的温度从室温升至850℃;然后在850℃下保温4小时;保温完成后,用1.5小时的时间将温度降低到室温;降至室温后再次放到玛瑙研钵进行充分研磨;
[0021]3.5经3.4步骤研磨后即得到Ba3‑
x
B6O
11
F2:xEu
3+
试样,放于样品袋中,做好标注。
[002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硼酸、氟化钡和碳酸钡的预设摩尔比为6:1:2。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掺杂氧化铕时,每增加0.01mol氧化铕,就减少0.02mol碳酸钡使用量。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中,陶瓷坩埚的材质为氧化铝。
[0025]一种红色发光材料的应用,用于制备以近紫外光半导体芯片为激发光源的LED照明器件。
[00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7]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Ba3‑
x
B6O
11
F2:xEu
3+
红色荧光粉化学性质稳定,发光性能好,发光强度高,显色性好,可满足LED照明领域的应用要求,适合近紫外激发,发射峰主要位于616nm,色坐标位于红光区域,与近紫外芯片的发光二极管匹配,是一种发光性能优良的红光荧光粉。
[0028]2、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便、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所合成的材料化学及光学性能稳定,制备条件温和,生产过程无三废。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Ba3‑
x
B6O
11
F2:xEu
3+
与Ba3B6O
11
F2的XRD衍射峰对比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Ba3‑
x
B6O
11
F2:xEu
3+
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化学组成式为:Ba3‑
x
B6O
11
F2:xEu
3+
;x为相应掺杂Eu
3+
离子相对化合物Ba3B6O
11
F2所占的摩尔百分比系数,0<x<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化学组成式为:Ba3‑
x
B6O
11
F2:xEu
3+
;x为相应掺杂Eu
3+
离子相对化合物Ba3B6O
11
F2所占的摩尔百分比系数,x=0.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适合近紫外激发,与近紫外芯片的发光二极管匹配,是一种发光性能优良的红光荧光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的激发峰位于350nm~500nm波长范围内,最高峰的位置在391nm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材料发射峰位于582nm~703nm波长范围内,在616nm波长处峰值最高。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按预设摩尔比分别称取硼酸、氟化钡和碳酸钡的预设重量,单独存放,先称取需掺杂的氧化铕摩尔量,再减少碳酸钡的摩尔量,用电子分析天平称好后,将硼酸、氟化钡、碳酸钡和氧化铕放入玛瑙研钵,混合均匀并研磨半小时,使得各个化学原料充分混合;步骤2,将步骤1研磨好的混合样品放入陶瓷坩埚中;步骤3,将放入混合样品的陶瓷坩埚置于高温箱式电阻炉中进行高温固相反应:3.1用120min的时间,将高温箱式电阻炉的温度从室温升至400℃;然后在400℃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斌赵文武郁建元刘剑曹玉霞吴爱兵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