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44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在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精养虾池塘中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采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增氧机曝气、撒盐、使用微生态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申请人经过不断的养殖实践和试验摸索,发现初期投喂虾料时凡纳滨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精养虾塘长时间溶解氧高,导致凡纳滨对虾产生气泡病,因此在投喂饲料时产生应激反应而造成死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精养虾池塘中降低溶解氧,减少气泡病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虾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精养虾养殖池塘在养殖前期(放苗至放苗一个月),常规放苗方式为轮虫高峰期下苗,放苗后有20

30天时间不投料,让虾自然摄食池塘内的浮游生物:轮虫、枝角类、藻类等。一月后进行投喂,经常出现投喂后虾有死亡现象。研究人员经过长时间不能找到相应的病原,也不能了解死亡原因,只能归结为“转肝期”虾类抵抗力低下,饵料的突然充分导致虾类摄食过多,造成死亡。
[0003]初期死亡的凡纳滨对虾由于个体较小,且死亡后直接沉底,难于被发现,投料时没有参考标准,造成既浪费了饲料又破坏了水质。因此,如何降低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死亡率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凡纳滨对虾前期死亡率高的问题,达到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在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精养虾池塘中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采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增氧机曝气、撒盐、使用微生态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凡纳滨对虾的溶解氧需求是24h不低于5mg/L,因此,在降低溶解氧的过程中,应保证精养虾池塘中的溶解氧24h不低于5mg/L。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精养虾池塘中的溶解氧达到10mg/L以上,在精养虾池塘中投放微生态制剂;微生态试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地衣芽孢杆菌菌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至少一种。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
×
10
10
cfu/g,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
×
10
10
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
×
10
10
cfu/g。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

8亩,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每公斤地衣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

8亩,地衣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每公斤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

8亩,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需要说明的是,水体中的溶解氧存在变化,一般中午14点左右达到最高,凌晨3点达到最低,因此,微生态制剂投放的结束时间,以一天中最高溶解氧低
于14.4 mg/L为准。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MES 810,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4;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的地衣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MES 816,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8年5月8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744;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MES 812,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5。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精养虾池塘中的溶解氧达到14.4mg/L以上,使用增氧机曝气40min以上和/或撒盐;其中,每亩1米水深的池塘的撒盐量为0.8

1.2公斤。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精养虾池塘中投放凡纳滨对虾苗的时间为精养虾池塘中轮虫高峰期过去2

3d、枝角类开始出现时。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凡纳滨对虾为生长迅速的虾品种时,在凡纳滨对虾苗投放第3天开始,投喂虾料,虾料的投喂量以2h能全部吃完为限;当枝角类多时减少投喂量,当藻类开始繁殖后增加投喂量。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虾料包括小破碎饲料和/或鱼粉。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凡纳滨对虾为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的虾品种时,在凡纳滨对虾苗投放后25

30天,根据精养虾池塘内生物饵料的丰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的虾料包括大破碎饲料;当枝角类多时减少投喂量。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ES 810,已经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4,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枯草芽孢杆菌是申请人从张家口马铃薯田地里分离得到,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单个细胞大小为(0.7

0.8)μm
×
(2

3)μm,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芽孢(0.6

0.9)μm
×
(1.0

1.5)μm,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的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的地衣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MES 816,已经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8年5月8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744,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地衣芽孢杆菌是申请人从河北保定土壤中分离得到,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细胞形态和排列呈杆状、单生;单个细胞(2.5

3.5)
×
(0.8

1.5)μm;无荚膜,无鞭毛,能运动;最佳生长环境为35
±
1℃、pH 7.0 左右。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ES 812,已经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5,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菌体为杆状,大小为(0.6

0.8)
×
(2.0

4.5)μm,内生芽孢,芽孢椭圆形,中生,芽孢囊不膨大;菌落在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精养虾池塘中降低溶解氧的步骤;所述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采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增氧机曝气、撒盐、使用微生态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精养虾池塘中的溶解氧达到10mg/L以上,在所述精养虾池塘中投放微生态制剂;所述微生态试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地衣芽孢杆菌菌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
×
10
10
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
×
10
10
cfu/g,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
×
10
10
cfu/g。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公斤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

8亩,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每公斤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

8亩,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每公斤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

8亩,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枯草芽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孙海远冯美元窦富超李立培
申请(专利权)人:权利要求书二页说明书七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