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模块单元及数据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13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9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及数据中心。所述预制模块单元包括顶层架体、底层架体及连接在所述顶层架体和所述底层架体之间的立柱,所述顶层架体、所述底层架体和所述立柱共同围设出收容空间;所述顶层架体包括平行于所述立柱方向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部设置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层架体之间;通过具有高度差的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将所述收容空间划分为两部分,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构成第一子空间,所述底部与所述底层架体之间构成第二子空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预置模块化数据中心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基础上,提高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中心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中心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模块单元及数据中心


[0001]本申请涉及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及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因建设周期长,灵活性差,成本高,维护和管理不便等特点,逐渐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故而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应运而生。而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的算力强弱与可用空间大小正相关,故而随着可用空间的减小,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工作性能将显著降低。如何能在保证预置模块化数据中心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基础上,提高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为业界持续探索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及数据中心,能够在保证预置模块化数据中心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基础上,提高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0004]目前,预制模块单元中靠近底面的底板为适应预制模块单元的内部走线,会相应设置为凹凸不平的不平整的结构,不平整的结构会给工作人员进入预置模块单元内部造成严重阻碍,故而会在底板上方再架一层架高板,形成平面结构以供工作人员进出,此设置下,由于架高板的设置,会导致预制模块单元内部的可用空间变小,空间利用率降低,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整体的功率密度也会有所降低。
[0005]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将在下文进一步说明。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模块单元,所述预制模块单元包括顶层架体、底层架体及连接在所述顶层架体和所述底层架体之间的立柱,所述顶层架体、所述底层架体和所述立柱共同围设出收容空间;
[0007]所述顶层架体包括平行于所述立柱方向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部设置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层架体之间;
[0008]通过具有高度差的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将所述收容空间划分为两部分,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构成第一子空间,所述底部与所述底层架体之间构成第二子空间,其中,高度差为顶层架体的顶部和底层架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与顶层架体的底部和底层架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不相同。
[0009]由于顶层架体的顶部能够供相邻两个预制模块单元连接,故而顶层架体的顶部相对于顶层架体的底部而言,为预制模块单元中会与相邻的预制模块单元产生连接关系,且划定预制模块单元外围尺寸的边界部分。也即为,顶层架体的顶部、底层架体和立柱能够能够共同围设出收容空间。
[0010]又因顶层架体的顶部和顶层架体的底部为顶层架体在平行于立柱方向上的两端,且顶层架体的底部设置在顶层架体的顶部和底层架体之间。也即为,顶层架体的顶部和底
层架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与顶层架体的底部和底层架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不相同,故而顶层架体的顶部和顶层架体的底部之间具有垂直距离差异。基于此,顶层架体在平行于立柱方向上,能够通过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差异,而拉伸出一定的垂直空间。
[0011]而通过设置具有高度差异的顶部和底部,能够将收容空间分隔成两部分空间,其中,顶层架体的顶部、立柱和顶层架体的底部能够围设出第一子空间,而顶层架体的底部、立柱和底层架体能够围设出第二子空间。
[0012]按照工作人员的人体高度考虑此两部分空间的空间尺度时,顶层架体的顶部、立柱和顶层架体的底部围设出的第一子空间为收容空间中工作人员较少涉足的空间,此部分空间内,可利用顶部与底部之间的高度差异而把此部分空间利用起来,而在此部分空间内布置通风管道、线架、线缆、母线、排风系统、电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设备。而顶层架体的底部、立柱和底层架体围设出的第二子空间为收容空间中更适于工作人员活动的活动空间,此部分空间内,工作人员能够便捷地进行移动、搬运、维修等操作,适宜的空间能够为工作人员的移动提供良好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0013]通过将收容空间分隔成两个不同的功能区间,能够将功能模块的布局空间和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规范在预制模块单元的底部,走线或电力、排风等系统的可用空间布局在预制模块单元的顶部。一方面,能够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将走线空间布置在底部,而导致需额外设置提供工作人员移动的平稳性的架高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底层架体的高度能够适配会装于其上的底板的高度,保证装于底层架体的底板可以在不额外占用空间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平面度,不会因底梁凸出底板而导致收容空间内部出现较明显的立柱结构而影响收容空间内部的空间布局,能够有效缩减需额外设置架高板所占用的空间大小和成本,从而能够在有限化的空间内部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及布局更紧凑的功能模块,有效提高预制模块单元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提高数据中心整体的功率密度。另一方面,将走线空间布局在预制模块单元的顶部,能够避让出预制模块单元底部的功能模块的布局空间及以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可以将预制模块单元的顶部的闲置空间有效利用起来,并相应地布局走线或电力、排风等系统,使得预制模块单元内部的可用空间变大,工作可靠性佳。
[0014]示例性地,第一子空间可以为吊挂空间,设置在第一子空间中的各个设备可通过吊装于顶板的方式悬挂于第一子空间内部。第二子空间可以为承载空间,设置在第二子空间中的各个设备可通过底板的承载而固定设置在第二子空间内部。
[001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层架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纵梁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沿其延伸方向的尺寸均大于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每一个第一横梁沿其延伸方向的尺寸。
[0016]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的高度均大于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每一个第一横梁的高度,所述高度为平行于所述立柱方向的尺寸,所述底部由两个所述第一纵梁配合组成。
[0017]由此,通过改变第一纵梁的高度,使得第一纵梁和第一横梁之间能够具有高度差,进而使顶层架体可以拉伸出一定的垂直空间,有利于后续使顶层架体的顶部、立柱和顶层架体的底部共同围设出第一子空间。此设置下,通过使组成顶层架体的梁结构具有高度差异而能够使顶层架体具备实现预制模块单元内部空间分割的结构条件,结构简单且可靠性
佳。
[0018]另外,不改变第一横梁的高度还能够使第一横梁、立柱和第一纵梁共同组成进入第一子空间内部的开口,能够为如通风管道、线架、线缆、母线、排风系统、制冷系统、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走线的排布让渡出一定的活动空间并提供导向作用,使得前述各类设备可以从预制模块单元的端面顺利进入顶层架体的顶部、立柱和顶层架体的底部共同围设出的第一子空间内部,有利于合理利用预制模块单元内部的空间设置。
[0019]或者,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的高度与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每一个第一横梁的高度相同,所述高度为平行于所述立柱方向的尺寸,所述底部由两个所述第一纵梁和两个所述第一横梁配合组成。
[0020]由此,通过改变第一纵梁和第一横梁的高度,使得顶层架体的高度整体大于底层架体的高度,进而使顶层架体可以拉伸出一定的垂直空间,有利于后续使顶层架体的顶部、立柱和顶层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模块单元包括顶层架体、底层架体及连接在所述顶层架体和所述底层架体之间的立柱,所述顶层架体、所述底层架体和所述立柱共同围设出收容空间;所述顶层架体包括平行于所述立柱方向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部设置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层架体之间;通过具有高度差的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将所述收容空间划分为两部分,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构成第一子空间,所述底部与所述底层架体之间构成第二子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架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纵梁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沿其延伸方向的尺寸均大于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每一个第一横梁沿其延伸方向的尺寸;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的高度均大于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每一个第一横梁的高度,所述高度为平行于所述立柱方向的尺寸,所述底部由所述两个第一纵梁配合组成;或者,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的高度与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每一个第一横梁的高度相同,所述高度为平行于所述立柱方向的尺寸,所述底部由所述两个第一纵梁和所述两个第一横梁配合组成;或者,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的高度大于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一个第一横梁的高度,且等于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另一个第一横梁的高度,所述高度为平行于所述立柱方向的尺寸,所述底部由所述两个第一纵梁和所述两个第一横梁中的另一个第一横梁配合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均为实心结构,或者,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均为镂空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中的每一个第一纵梁均包括第一层架体、第二层架体和腹杆结构;所述第一层架体连接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军巫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