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12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包括呈流水线依次布置的整形部、一级压实部、侧边裁切部和二级压实部,所述一级压实部的后半部分和二级压实部均布置在固化炉内部;所述整形部包括上下两侧对称布置的整形板,所述整形板表面布置有若干组纤维走向整理机构,所述纤维走向整理机构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设置有可沿轴向伸缩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端部设置有可向两侧伸出的挂线钩,所述导向筒与整形板的夹角可调,所述挂线钩相对穿刺针的伸出量和伸出时机可调,本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采用整形部内多角度布置的纤维走向整理机构在岩棉板压实固化前,对内部纤维走向进行调整,提升内部纤维的交叉度,提升岩棉板的综合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棉板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岩棉板具有优异的阻燃、保温、吸声性能,因此在建筑装修中被广泛应用。
[0003]但是岩棉板板在生产过程中,多数用摆锤布棉机进行人工纤维棉的排布,造成岩棉板的纤维走向多为横向排布,其竖直方向和纵向排布的纤维较少,造成岩棉板在该方向的强度较弱,易出现断裂分层等问题,影响岩棉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采用整形部内多角度布置的纤维走向整理机构在岩棉板压实固化前,对内部纤维走向进行调整,提升内部纤维的交叉度,提升岩棉板的综合性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包括呈流水线依次布置的整形部、一级压实部、侧边裁切部和二级压实部,所述一级压实部的后半部分和二级压实部均布置在固化炉内部;所述整形部包括上下两侧对称布置的整形板,所述整形板表面布置有若干组纤维走向整理机构,所述纤维走向整理机构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设置有可沿轴向伸缩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端部设置有可向两侧伸出的挂线钩,所述导向筒与整形板的夹角可调,所述挂线钩相对穿刺针的伸出量和伸出时机可调。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整形板表面设置前后贯穿的球形罩体,所述导向筒的底端设置与球形罩体转动配合的球体,所述挂线钩为弧形钩且沿自身弧线滑动安装在穿刺针内部,且穿刺针内部沿轴线滑动安装有牵引柱,所述挂线钩的上端背部与牵引柱底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穿刺针与导向筒之间沿相对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电磁推杆,所述牵引柱与穿刺针之间沿相对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二电磁推杆;通过第一和第二电磁推杆的作用,带动穿刺针的快速穿刺和内部挂线钩的调整,当挂线钩伸出时,穿刺针回拉时,能够带动所钩持的纤维随动,且选择挂线钩缩回时间,能够改变纤维走线的调整量,且挂线钩在缩回时,选择逐渐缩回的形式,使穿刺针在回拉过程中,挂线钩所钩持的纤维束逐渐减少,实现同一次穿刺过程中,同位置纤维丝不同的调整量,避免纤维束过度积聚造成的内部空洞问题。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线钩由两端弧组成,包括半径R1的第一弧形段和半径R2的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长度大于第二弧形段,且R1>R2,所述齿条设置在第一弧形段的背部,所述第二弧形段的端部设置钩尖,所述钩尖的前夹角α小于后夹角β;R1是R2的10

15倍,因此挂线钩向下滑动外伸时,其水平方向位移较大,且挂线钩
的钩体上翘量变化较小,便于穿刺结束后纤维束的脱钩,且通过钩尖的角度设计,配合穿刺针前端的尖形结构,有效避免穿刺针在进针时对纤维丝的干涉,避免断丝的问题。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整形板能够沿进给方向滑动,且下层整形板的上方沿进给方向设置有承载钢丝;所述整形部沿进给方向转动布置有丝杠,所述整形板内设置有与丝杠啮合的丝杠螺纹孔;通过步进电机驱动丝杠转动,带动整形板与岩棉板同步进给,对内部纤维方向进行调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压实部包括若干组沿进给方向依次串联的压实单元,所述压实单元包括上下对应安装的上压架和下压架,所述下压架固定安装,所述上压架与下压架的夹角和最小间隙可调,所述上压架与下压架均间隔且交替布置有转动安装的整形辊和碾压辊,所述整形辊为变径辊,所述整形辊的圆周面沿轴线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朝向中间的锥形面,所述碾压辊为圆柱辊;所述上压架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竖直布置的伸缩杆;通过两端伸缩杆长度的变化,实现上压架与下压架之间间距的调整,通过两组伸缩杆长度差的调整,实现上压架和下压架之间夹角的调整,工作时,上压架与下压架之间上游端间距大于下游端,从而实现岩棉板的逐级压缩,保证压实率,且碾压辊内采用的锥形面设计,利用锥形面不同回转半径的不同线速度,对岩棉板进行挤压,会在表层产生褶皱,促进多向纤维的交叉混合,从而提升不同角度的刚度,且增强表面的刚度,避免分层、起毛和表面裂纹等问题,同时结合圆柱形的碾压辊,保证岩棉板表面的平整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级压实部包括若干组沿进给方向依次串联的压实单元,所述压实单元包括上下对应安装的上压架和下压架,所述下压架固定安装,所述上压架与下压架的夹角和最小间隙可调,所述上压架与下压架均间隔布置有转动安装的碾压辊;当岩棉板经过一次压实后,经侧边裁切部对侧边修整后,经过二级压实部,结合固化炉内的高温,对岩棉板进行二次高温固化,做最终的定型。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边裁切部包括分布在进给方向两侧的裁切单元,且两侧裁切单元的间距可调,所述裁切单元包括沿进给方向依次布置的裁切锯、拉毛回转盘和若干组侧边整形辊,所述拉毛回转盘转动安装且工作面垂直安装若干组短凸起,所述侧边整形辊轴线竖直布置,且侧边整形辊的切面与裁切锯的工作面共面,所述侧边整形辊为两内侧壁倾斜的轨道轮;通过裁切锯对侧边进行裁切修整,裁切后端面在拉毛回转盘的旋转作用下,带动内部纤维相互交叉,增加纤维束之间的缠绕度,随后经侧边整形辊的挤压作用,并配合固化炉的高温作用,实现裁切端面的表面处理,避免断面处出现开裂、起毛、分层等问题,同时侧边整形辊采用带有斜面的轨道轮,使岩棉板棱边出现倒角,避免磕碰造成的掉角问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整形部前端布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上方依次布置有第一摆锤布棉机和第二摆锤布棉机,所述第二摆锤布棉机的工作高度高于第一摆锤布棉机,所述第一摆锤布棉机与第二摆锤布棉机之间设置有用于纱网放卷的放卷机构;
通过两层摆锤布棉机结构设计,实现上下两层岩棉纤维的排布,且结合放卷机构,实现在两层岩棉纤维层之间增加网格较大的纱网,当其经过整形部时,纤维走向整理机构同样能够钩挂纱网内经纬线进行调整,使其对上层或下层的岩棉层进行束缚,以保证上下两层纤维层的结合度,实现厚岩棉板的生产加工,避免中间出现分层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厚岩棉板的后期加强筋加工困难的问题;在生产时,为保证岩棉层在进入整形部时不与整形板干涉,在整形部的上游侧加入一组压实单元,对岩棉层进行初次压实,此处处于固化炉外侧,不会发生高温固化,对后续的限位走向调整不会造成影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采用整形部内设备不同角度布置的纤维走向整理机构,对岩棉层内纤维丝进行钩拽,改变其走向,使不同层的纤维相互交叉,提升纤维束之间的摩擦力,且提升纵向和竖向排布的纤维数量,从而增强岩棉板整体的刚度,且对岩棉板进行侧边裁切后,进行断面的再处理后进行压实固化,从而保证岩棉板的外表面的刚性,避免表面起毛、开裂、分层等多种问题,有效提升岩棉板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流水线依次布置的整形部(1)、一级压实部(2)、侧边裁切部(3)和二级压实部(4),所述一级压实部(2)的后半部分和二级压实部(4)均布置在固化炉(5)内部;所述整形部(1)包括上下两侧对称布置的整形板(101),所述整形板(101)表面布置有若干组纤维走向整理机构,所述纤维走向整理机构包括导向筒(103),所述导向筒(103)内设置有可沿轴向伸缩的穿刺针(104),所述穿刺针(104)的端部设置有可向两侧伸出的挂线钩(106),所述导向筒(103)与整形板(101)的夹角可调,所述挂线钩(106)相对穿刺针(104)的伸出量和伸出时机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板(101)表面设置前后贯穿的球形罩体,所述导向筒(103)的底端设置与球形罩体转动配合的球体,所述挂线钩(106)为弧形钩且沿自身弧线滑动安装在穿刺针(104)内部,且穿刺针(104)内部沿轴线滑动安装有牵引柱(105),所述挂线钩(106)的上端背部与牵引柱(105)底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穿刺针(104)与导向筒(103)之间沿相对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电磁推杆,所述牵引柱(105)与穿刺针(104)之间沿相对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二电磁推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钩(106)由两端弧组成,包括半径R1的第一弧形段和半径R2的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长度大于第二弧形段,且R1>R2,所述齿条设置在第一弧形段的背部,所述第二弧形段的端部设置钩尖,所述钩尖的前夹角α小于后夹角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板(101)能够沿进给方向滑动,且下层整形板(101)的上方沿进给方向设置有承载钢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板整形裁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压实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凯华万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