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利琼专利>正文

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85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易沾釉、对技术要求较低和对人体的伤害较小的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漏釉机构,支撑机构中部设有漏釉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包括有底盘、支撑杆、第一连杆、固定圆环、装料桶、毛刷、盖板等。当人们需要对陶瓷进行上釉时,就可将装料桶放入陶瓷内,然后调整滑套,将本装置调整至合适高度固定,接着将釉浆倒入装料桶,倒完釉浆,就可拉动活动杆,使釉浆沾上毛刷,并落入陶瓷内,接着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装料桶和毛刷转动,可对陶瓷快速进行上釉。速进行上釉。速进行上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上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釉,就是在陶、瓷器的毛坯烧制好后,将其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主要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0003]目前人们施釉的方法一般是将竹筒的一端蒙上细纱,然后在另一端用嘴将釉吹向坯内,反复喷吹使坯内施上一层厚度均匀的釉,这种方法较操作起来较难,对技术要求较高,且对人体的伤害较大,所以有时人们也会使用另一种方法,就是将釉浆注入坯内晃动,使其内部上下左右均匀上釉,然后迅速倒掉过剩的釉浆,虽然这种方法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于上一种难度降低了一些,但还是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技术,且采用这种方法上釉,易使操作者身上沾釉,不易清理。
[0004]为缓解上述人们在上釉时易沾釉、对技术要求较高和对人体的伤害较大的缺点,研发一种不易沾釉、对技术要求较低和对人体的伤害较小的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釉时易沾釉、对技术要求较高和对人体的伤害较大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易沾釉、对技术要求较低和对人体的伤害较小的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
[0006]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包括有:
[0007]支撑机构和漏釉机构,支撑机构中部设有漏釉机构。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包括有底盘、支撑杆、第一连杆、固定圆环、装料桶、毛刷、盖板、活塞和滑套,底盘中间顶部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套,滑套朝向漏釉机构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之间设有固定圆环,固定圆环中部转动式连接有装料桶,固定圆环中间上部设有盖板,装料桶顶部与盖板底部接触,盖板后侧顶部螺纹连接有活塞,装料桶外侧均匀设有毛刷,装料桶外侧均匀开有第一圆孔。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漏釉机构包括有空心柱、活动杆、弹簧、导套和第二连杆,装料桶内壁滑动式连接有空心柱,空心柱上开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可与第一圆孔重合,盖板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底部均与空心柱顶部连接,第二连杆顶部之间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簧,固定圆环左右两侧顶部之间连接有导套,弹簧顶部均与导套内顶部连接,活动杆在导套内滑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套的材质为高弹性橡胶。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固定块和第三连杆,盖板中部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底部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外侧的四个方位均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外侧均与装料桶中部内壁连接。
[0012]当人们需要对陶瓷进行上釉时,就可将装料桶放入陶瓷内,然后调整滑套,将本装置调整至合适高度固定,接着将釉浆倒入装料桶,倒完釉浆,就可拉动活动杆,使釉浆沾上毛刷,并落入陶瓷内,接着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装料桶和毛刷转动,可对陶瓷快速进行上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机构、导套和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圆环、毛刷、空心柱、第二圆孔、固定块和第三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盖板、活塞、活动杆、弹簧和第二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中:1、支撑机构,11、底盘,12、支撑杆,13、第一连杆,14、固定圆环,15、装料桶,16、毛刷,17、第一圆孔,18、盖板,19、活塞,111、滑套,2、漏釉机构,21、空心柱,22、第二圆孔,23、活动杆,24、弹簧,25、导套,26、第二连杆,3、转动机构,31、电机,32、固定块,33、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支撑机构1和漏釉机构2,支撑机构1中部设有漏釉机构2。
[0021]当人们需要对较大的陶瓷进行上釉时就可使用本装置,首先人们将支撑机构1部件放入陶瓷内,然后将釉浆倒入支撑机构1部件内,接着就可握住漏釉机构2部件使釉浆从支撑机构1的部件漏向陶瓷内部,对陶瓷内部进行上釉,当上釉完成,人们就可放开漏釉机构2部件使釉浆停止漏出,接着再将支撑机构1部件从陶瓷内取出,然后将陶瓷内的多余的釉浆倒出即可。
[0022]实施例2
[00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

4所示,支撑机构1包括有底盘11、支撑杆12、第一连杆13、固定圆环14、装料桶15、毛刷16、盖板18、活塞19和滑套111,底盘11中间顶部均设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数量为3个,支撑杆12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套111,滑套111朝向漏釉机构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远离支撑杆12的一端之间设有固定圆环14,固定圆环14中部转动式连接有装料桶15,固定圆环14中间上部设有盖板18,装料桶15顶部与盖板18底部接触,盖板18后侧顶部螺纹连接有活塞19,装料桶15外侧均匀设有毛刷16,装料桶15外侧均匀开有第一圆孔17。
[0024]当人们需要对较大的陶瓷进行上釉时就可使用本装置,首先人们将装料桶15放入陶瓷内部,再将底盘11放置于地面上,进而固定住本装置,然后就可将支撑杆12上的滑套111调整至合适高度后固定,滑套111被调整带动第一连杆13和固定圆环14运动,固定圆环14带动装料桶15和毛刷16运动,固定圆环14带动盖板18和活塞19运动,进而将本装置调整至合适高度,然后就可打开活塞19,向装料桶15内倒入釉浆,倒好釉浆,人们将活塞19塞回原位,接着就可握住漏釉机构2部件,使釉浆从第一圆孔17漏向陶瓷内部,并沾到毛刷16上,
对陶瓷内部进行上釉,当上釉完成,人们就可放开漏釉机构2部件使釉浆停止漏出,接着将装料桶15从陶瓷内取出,再将陶瓷内多余的釉浆倒出即可。
[0025]漏釉机构2包括有空心柱21、活动杆23、弹簧24、导套25和第二连杆26,装料桶15内壁滑动式连接有空心柱21,空心柱21上开有第二圆孔22,第二圆孔22可与第一圆孔17重合,盖板18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杆26,第二连杆26底部均与空心柱21顶部连接,第二连杆26顶部之间连接有活动杆23,活动杆23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簧24,固定圆环14左右两侧顶部之间连接有导套25,弹簧24顶部均与导套25内顶部连接,活动杆23在导套25内滑动。
[0026]当人们需要对较大的陶瓷进行上釉时就可使用本装置,首先人们将装料桶15放入陶瓷内部,再将底盘11固定住,接着将本装置调整至合适高度,然后就可打开活塞19将釉浆倒入装料桶15,倒好釉浆,人们将活塞19塞回原位,接着就可握住活动杆23底部使其向上运动,使得弹簧24压缩,活动杆23向上运动带动第二连杆26向上运动,第二连杆26带动空心柱21向上运动,使第一圆孔17和第二圆孔22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包括有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漏釉机构(2),支撑机构(1)中部设有漏釉机构(2);支撑机构(1)包括有底盘(11)、支撑杆(12)、第一连杆(13)、固定圆环(14)、装料桶(15)、毛刷(16)、盖板(18)、活塞(19)和滑套(111),底盘(11)中间顶部均设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套(111),滑套(111)朝向漏釉机构(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远离支撑杆(12)的一端之间设有固定圆环(14),固定圆环(14)中部转动式连接有装料桶(15),固定圆环(14)中间上部设有盖板(18),装料桶(15)顶部与盖板(18)底部接触,盖板(18)后侧顶部螺纹连接有活塞(19),装料桶(15)外侧均匀设有毛刷(16),装料桶(15)外侧均匀开有第一圆孔(1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漏釉机构(2)包括有空心柱(21)、活动杆(23)、弹簧(24)、导套(25)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利琼
申请(专利权)人:陆利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