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85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釜体内设有搅拌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釜盖上的电机,搅拌组件包括与电机的相连的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上固定有第一搅拌叶,釜盖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上固定有第二搅拌叶,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间设有传动组件以改变转动方向,搅拌组件(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轴(41)上的框式搅拌叶(45),框式搅拌叶(45)底部固定有多根刷毛(46),所述刷毛(46)与所述釜体(1)内壁抵触。本方案以简单的结构使反应釜内部发生紊流,提高物料的搅拌效果。物料的搅拌效果。物料的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搅拌设备在化工、轻工、石化、制药、生物等行业的应用极其广泛,其对应结构形式也丰富多样。反应釜作为主要的搅拌设备之一,在石油、化工、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现有的反应釜一般是利用转轴带动搅拌叶片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但这种搅拌方式的搅拌程度有限。目前,公告号为CN20512796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轴式粘合剂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搅拌轴、螺带式搅拌叶、双面轴承、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搅拌轴和框式搅拌叶,反应釜顶端和底端外部分别安装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反应釜内部安装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顶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底端通过双面轴承连接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底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二电机;第一搅拌轴上安装螺带式搅拌叶,第二搅拌轴上安装框式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0003]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使反应釜内部发生紊流,提高物料的混合程度。但上述方案设置了两个电机,结构复杂、耗能高。为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的反应釜,可同时正反搅拌,搅拌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以简单的结构取得良好的搅拌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体内安装有搅拌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釜盖上的电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固定有第一搅拌叶,所述釜盖上还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固定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第二搅拌轴之间设有传动组件以改变转动方向。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釜盖上安装电机,在釜体内设置由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组成的搅拌组件,并将电机与第一搅拌轴相连以驱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转动,又在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之间设置传动组件,利用传动组件使得第二搅拌轴的转向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转向相反,以此带动第二搅拌叶反向转动,从而以简单的结构使反应釜内部发生紊流,提高物料的搅拌效果。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轴上的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固定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动组件设置成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组合,利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实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之间的反向转动,从而实
现正反搅拌,提升搅拌效果。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搅拌轴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表面与所述主动齿轮下表面相抵;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表面与所述从动齿轮下表面相抵。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搅拌轴上固定第一限位块,在第二搅拌轴上固定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分别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相抵,利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加固齿轮,避免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脱离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从而确保顺利搅拌。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上均开设有漏斗状的斜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开设斜孔,斜孔呈漏斗状,以便将滞留在齿轮上的液体导向反应釜底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轴上的框式搅拌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搅拌轴上安装框式搅拌叶,利用框式搅拌叶增加搅拌叶与反应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式搅拌叶底部固定有多根刷毛,所述刷毛与所述釜体内壁抵触。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框式搅拌叶底部设置刷毛,刷毛一端与框式搅拌叶底部固定,另一端与釜体内壁抵触,在搅拌过程中,刷毛将未反应的物料刷开,使得物料进入搅拌叶范围内进行反应,以此加快反应速度。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盖上设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釜盖上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釜体内壁相通,所述进料管上插接配合有一进料漏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釜盖上设置由进料管和进料漏斗组成的进料组件,进料漏斗的设置起到便于固态物料填入的作用。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漏斗上固定有一限位环。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漏斗上设置一个限位环,限位环固定在进料漏斗的颈部,当进料漏斗下移时,限位环的设置限制了进料漏斗的下移距离,起到限位作用。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漏斗与所述进料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漏斗的颈部与进料管之间设置密封圈,密封圈截面为环形,且密封圈外壁与进料管粘贴在一起,内壁与进料漏斗外壁抵紧,以此封堵进料管与进料漏斗之间的缝隙,从而确保反应釜内的密封环境。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盖上还固定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翻盖。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釜盖上设置输水管,并在输水管顶部安装翻盖,翻盖与输水管转动连接,输水管的设置方便了液态物料以及清水的进入,而翻盖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在反应前将釜体封闭,从而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0026]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保护的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具有如下优点:
[0028]1、在釜盖上安装电机,在釜体内设置由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组成的搅拌组件,并将电机与第一搅拌轴相连以驱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转动,又在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之间设置传动组件,利用传动组件使第二搅拌轴反向转动,从而以简单的结构使反应釜内部发生紊流,提高物料的搅拌效果;
[0029]2、在第一搅拌轴上安装框式搅拌叶,利用框式搅拌叶增加搅拌叶与反应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0030]3、在框式搅拌叶底部设置刷毛,在搅拌过程中,刷毛将未反应的物料刷开,使得物料进入搅拌叶范围内进行反应,以此加快反应速度。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34]图中:1、釜体;11、釜盖;12、连接法兰;13、进料组件;131、进料漏斗;132、限位环;133、进料管;134、盖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和釜盖(11),所述釜体(1)内安装有搅拌组件(4)以及驱动所述搅拌组件(4)转动的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为固定在釜盖(11)上的电机(21),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与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相连的第一搅拌轴(41),所述第一搅拌轴(41)上固定有第一搅拌叶(42),所述釜盖(11)上还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搅拌轴(43),所述第二搅拌轴(43)上固定有第二搅拌叶(44),所述第一搅拌轴(41)与所述第二搅拌轴(43)之间设有传动组件(3)以改变转动方向,所述搅拌组件(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轴(41)上的框式搅拌叶(45),框式搅拌叶(45)底部固定有多根刷毛(46),所述刷毛(46)与所述釜体(1)内壁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轴(41)上的主动齿轮(31),所述第二搅拌轴(43)上固定有与所述主动齿轮(31)啮合的从动齿轮(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反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41)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34),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贺马山越吴昊俣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