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383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联网通信环境的初始参数,根据初始参数确定动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再确定动静态散射簇的可见发射端天线集合和可见接收端天线集合;然后确定每个天线对的可见动静态散射簇集合对和不可见动静态散射簇集合;进而确定每个天线对对应的总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合理捕捉不同车流量密度下的空时非平稳特性。捕捉不同车流量密度下的空时非平稳特性。捕捉不同车流量密度下的空时非平稳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联网信道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没有区分动静态散射簇,不能够精确描述车联网场景中环境散射簇(静态散射簇)和车流散射簇(动态散射簇)的区别。同时,在针对大规模MIMO技术带来非平稳特性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未能针对不同车流量密度下的空时非平稳特性进行合理精确地建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合理捕捉不同车流量密度下的空时非平稳特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包括:
[0006]获取车联网通信环境的初始参数;所述初始参数包括:动态散射簇的生成率、动态散射簇的结合率、静态散射簇的生成率、静态散射簇的结合率、动态散射簇的初始个数以及静态散射簇的初始个数;
[0007]根据每个动态散射簇的结合率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对应的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车联网通信环境的初始参数;所述初始参数包括:动态散射簇的生成率、动态散射簇的结合率、静态散射簇的生成率、静态散射簇的结合率、动态散射簇的初始个数以及静态散射簇的初始个数;根据每个动态散射簇的结合率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接收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并根据每个静态散射簇的结合率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接收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根据发射端每个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接收端每个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确定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可见发射端天线集合和可见接收端天线集合;根据发射端每个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接收端每个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确定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可见发射端天线集合和可见接收端天线集合;根据动态散射簇的可见发射端天线集合和可见接收端天线集合确定每个天线对的可见动态散射簇集合对和不可见动态散射簇集合;根据静态散射簇的可见发射端天线集合和可见接收端天线集合确定每个天线对的可见静态散射簇集合对和不可见静态散射簇集合;根据每对天线对对应的可见动态散射簇集合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不可见动态散射簇集合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可见静态散射簇集合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不可见静态散射簇集合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以及相应的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确定相应的天线对的总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每个动态散射簇的时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每个静态散射簇的时间演进幸存概率;并根据每个动态散射簇的时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每个静态散射簇的时间演进幸存概率更新动态散射簇的个数以及静态散射簇的个数;返回所述根据每个动态散射簇的结合率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接收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并根据每个静态散射簇的结合率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接收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的步骤,确定下一时刻天线对的总信道冲激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动态散射簇的结合率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接收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并根据每个静态散射簇的结合率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接收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具体包括:利用公式确定发射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利用公式确定接收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利用公式确定发射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
利用公式确定接收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其中,为发射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为接收端对应的动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d
T
和d
R
分别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线间隔,为第n个动态散射簇非平稳的空间相关距离系数,λ
R香n
为动态散射簇的结合率,e为自然对数,为发射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为接收端对应的静态散射簇的空间演进幸存概率,为第m个静态散射簇非平稳的空间相关距离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对天线对对应的可见动态散射簇集合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不可见动态散射簇集合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可见静态散射簇集合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不可见静态散射簇集合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以及相应的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确定相应的天线对的总信道冲激响应,具体包括:在第p根发射天线到第q根接收天线的天线对中,当第m个静态散射簇属于可见静态散射簇集合时,利用公式确定相应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反之,相应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为0;在第p根发射天线到第q根接收天线的天线对中,当第n个静态散射簇属于可见动态散射簇集合时,利用公式确定相应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反之,相应的非直射路径的信道冲激响应为0;利用公式确定第p根发射天线到第q根接收天线的天线对的总信道冲激响应;其中,Ω
m
为第m个静态散射簇的功率,I
m
为第m个静态散射簇中射线的个数,和分别为第m个静态散射簇的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多普勒频偏,φ0为初始相位,和分别为接收端和发射端到到第m个静态散射簇的距离,Ω
n
为第n个动态散射簇的功率,I
n
为第n个动态散射簇中射线的个数,和分别为第n个动态散射簇的接收端和发射端的多普勒频偏,和分别为接收端和发射端到第n个动态散射簇的距离,K为直射路径参数,η1为静态散射簇的比例参数,η2为动态散射簇的比例参数,是第p根发射天线到第q根接收天线的子信道的直射路径信道冲激响应,M(t)和N(t)为t时刻下静态散射簇和动态散射簇的个数,I
m
和I
n
为每个静态散射簇和动态散射簇内的射线数量,为直射路径的时延,和为非直射路径的第m个静态散射簇和第n个动态散射
簇的时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动态散射簇的时间演进幸存概率和每个静态散射簇的时间演进幸存概率,具体包括:利用公式确定动态散射簇的时间演进幸存概率;利用公式确定静态散射簇的时间演进幸存概率;其中,v
T
、v
R
和v
n
是发射端、接收端和第n个动态散射簇的移动速度,

t为时间间隔。5.一种车联网信道冲激响应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联网通信环境的初始参数;所述初始参数包括:动态散射簇的生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露杜皓华徐小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