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及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75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包括有槽钢、锚栓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由钢板和支撑板连接成侧面为V形或y形结构,钢板的中部或下半部开有锚栓孔,这种支撑装置由如下步骤安装而成:先在混凝土陡坡面上横向间隔预钻多个坡面锚栓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及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溢洪道陡坡面或混凝土陡坡面上进行施工作业时,作业面在陡坡面上,作业条件复杂。为此,在施工前,必须在陡坡面上搭设较大的脚手架作业平台来满足施工要求。由于陡坡面上搭设的作业平台,需要克服在陡坡面上搭设、满足支撑作业平台自重、作业人员荷载、材料荷载、设备荷载、设备震动及后座力等复杂条件。常规脚手架在陡坡面上搭设,无法保证脚手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及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为陡坡面上搭设的脚手架作业平台提供安全、稳定的基础支撑装置,解决在陡坡面上搭设较大的脚手架作业平台过程中安全隐患大、难度高的技术难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包括有槽钢、锚栓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有钢板和支撑板,钢板和支撑板连接成侧面为V形或y形结构,钢板的中部或下半部开有锚栓孔,锚栓穿过钢板的锚栓孔,锚栓螺母安装于锚栓上端并抵接于钢板,槽钢的底部以1000~1500mm的间距连接多个支撑座,支撑座的开口端与槽钢的底部焊接连接。
[0006]一种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用上述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在混凝土陡坡面上以1000~1500mm的横向间距预钻多个坡面锚栓孔,坡面锚栓孔的直径大于锚栓直径,坡面锚栓孔的深度大于200mm,坡面锚栓孔大致垂直于混凝土陡坡面;
[0008]步骤2,将锚栓插入步骤1完成的坡面锚栓孔,锚栓长度大于220mm、露出混凝土陡坡面的长度大于20mm;
[0009]步骤3,将化学胶粘剂加入并填满步骤2插有锚栓的坡面锚栓孔中,通过粘胶剂把锚栓与混凝土孔壁粘结固定;
[0010]步骤4,将钢板套接于步骤3完成的锚栓上,锚栓穿过钢板的锚栓孔,使钢板底面平贴混凝土陡坡面,并用锚栓螺母拧紧;
[0011]步骤5,将槽钢横架于步骤4完成的多块钢板上,使槽钢开口向上、底面保持水平,槽钢的一侧底部与钢板的上端焊接连接、另一侧架空并用支撑板间隔支撑,支撑板的上端与槽钢底部焊接、下端与钢板焊接,支撑板与钢板成V形或y形结构;
[0012]步骤6,步骤1~5得到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重复步骤1~5,在混凝土陡坡面上以500~1200mm的水平间距架设多条槽钢,使构成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体系。
[0013]步骤7,在步骤6的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体系上(按现有技术)架设支撑作业脚手架,支撑作业脚手架由立杆、横杆和斜杆通过扣件连接而成,立杆的下端面抵接槽钢的内槽,两条相邻立杆之间的间距为500~1200mm,使脚手架在斜坡面上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在混凝土陡坡面上搭设脚手架平台,克服了满堂支撑作业平台自重、作业人员荷载、材料荷载、设备荷载、设备震动及后座力等复杂条件,从而保证作业平台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解决了在陡坡面上搭设较大的作业平台过程中安全隐患大、难度高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参考图1,一种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包括有槽钢1、锚栓3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有钢板2和支撑板5,钢板2和支撑板5连接成侧面为V形结构,钢板2的规格为160
×
150
×
8mm,钢板2的中部开有直径为27mm的锚栓孔,参考图2,另一种支撑座的钢板2的下部延长至规格为200
×
150
×
8mm,使钢板2和支撑板5连接成侧面为y形结构,锚栓孔设于钢板2的下半部。
[0021]长度为260mm、直径为25mm的锚栓3穿过钢板2的锚栓孔,槽钢1的底部以1500mm的间距连接多个支撑座,支撑座的上端宽度稍小于槽钢1的底部宽并与槽钢1的底部焊接连接。
[0022]实施例2
[0023]用实施例1的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搭建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1,在混凝土陡坡面上以1500mm的横向间距预钻多个坡面锚栓孔,坡面锚栓孔的直径为30mm,坡面锚栓孔的深度为220mm,坡面锚栓孔大致垂直于混凝土陡坡面;
[0025]步骤2,将锚栓3插入步骤1完成的坡面锚栓孔,锚栓长度为260mm、锚栓3露出混凝土陡坡面的长度为40mm;
[0026]步骤3,将化学胶粘剂加入并填满步骤2插有锚栓3的坡面锚栓孔中,通过粘胶剂把锚栓3与混凝土孔壁粘结固定;
[0027]步骤4,将钢板2套接于步骤3完成的锚栓3上,锚栓3穿过钢板2的锚栓孔,使钢板2底面平贴混凝土陡坡面,并用锚栓螺母4拧紧;
[0028]步骤5,将槽钢1(本实施例使用10#槽钢)横架于步骤4完成的多块钢板2上,使槽钢1开口向上、底面保持水平,槽钢1的一侧底部与钢板2的上端焊接连接、另一侧架空并用支
撑板5间隔支撑,支撑板5的上端与槽钢1底部焊接、下端与钢板2焊接,支撑板5与钢板2成为V形或y形结构的支撑座,支撑板5的高度随坡面坡度变化如不同,对于坡面平缓的特殊情况,可使用没有支撑板5的支撑座(如图3);
[0029]步骤6,步骤1~5得到实施例1所述的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重复步骤1~5,在混凝土陡坡面上以1200mm的水平间距架设多条槽钢1,使构成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体系。
[0030]步骤7,在步骤6的脚手架基础支撑体系上(按现有技术)架设满堂支撑作业脚手架,满堂支撑作业脚手架由立杆、横杆和斜杆通过扣件连接而成,立杆的下端面抵接槽钢1的内槽,立杆的高度由设计的操作平台决定,两条相邻立杆之间的间距为1200mm。
[0031]实施例3
[0032]用实施例1的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搭建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的施工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0033]步骤6,重复步骤1~5,在混凝土陡坡面上以600mm的水平间距架设多条槽钢1,使构成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体系。
[0034]步骤7,在步骤6的脚手架基础支撑体系上(按现有技术)架设受力区满堂支撑作业脚手架,受力区满堂支撑作业脚手架由立杆、横杆和斜杆通过扣件连接而成,立杆的下端面抵接槽钢1的内槽,立杆的高度由设计的操作平台决定,两条相邻立杆之间的间距为600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槽钢(1)、锚栓(3)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有钢板(2)和支撑板(5),钢板(2)和支撑板(5)连接成侧面为V形或y形结构,钢板(2)的中部或下半部开有锚栓孔,锚栓(3)穿过钢板(2)的锚栓孔,锚栓螺母(4)安装于锚栓(3)上端并抵接于钢板(2),槽钢(1)的底部以1000~1500mm的间距连接多个支撑座,支撑座的开口端与槽钢(1)的底部焊接连接。2.一种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陡坡面脚手架基础支撑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混凝土陡坡面上以1000~1500mm的横向间距预钻多个坡面锚栓孔,坡面锚栓孔的直径大于锚栓(3)的直径,坡面锚栓孔的深度大于200mm,坡面锚栓孔大致垂直于混凝土陡坡面;步骤2,将锚栓(3)插入步骤1完成的坡面锚栓孔,锚栓(3)长度大于220mm、露出混凝土陡坡面的长度大于20mm;步骤3,将化学胶粘剂加入并填满步骤2插有锚栓(3)的坡面锚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干刘志军黄茂兴饶明文谢志杰江秀琪陆金伦梁何龙郭富媚蔡凯祥谢宝如陈运彬钟政坤邱财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