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18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五种标准件,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沿纵向为榫头式,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沿纵向为榫孔式,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沿纵向为榫头式。所有墙下条形基础标准件均为工厂预制,质量可靠。吊装施工,施工效率高,节约工期。所有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标准件采用卯榫咬合连接,各标准件之间连接整体性强。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符合农村地区小型低层建筑基础施工,避免了支撑模板,现场浇筑,保温保湿养护等一系列施工步骤,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程技术邻域,具体为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而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

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

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

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

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因此,面对我国越来越大的住房需求,尽快优化建筑产业模式已势在必行。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0003]目前传统建筑基础依旧采用现浇法,虽然现浇基础整体性更加优越但其在财耗,物耗,功耗以及环保等诸多方面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尤其在农村地区,需要一种不仅质量可靠的装配式墙下条形基础,而且能够符合农村地区缺乏吊装机械,施工条件较差的现状的装配式墙下条形基础。由此,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这种小尺寸的装配式墙下条形基础应运而生,来满足农村地区施工机械条件难以满足的现状,即使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依靠人力也可以很好地装配该基础,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很好地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改进现有低层建筑的墙下条形基础形式及施工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包括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五种标准件,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沿纵向为榫头式,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沿纵向为榫孔式,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沿纵向为榫头式。
[0006]优选的,所述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是在第一标准件的顶面纵向两端居中处向下留出一块凹陷,在凹陷区内设置一根凸出来的榫头,榫头底面与凹陷区底面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是在第二标准件的顶面纵向端部居中处沿纵向两端各有一个回型扣式延伸即为榫孔,凸出部分与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的凹陷部分尺寸相同,且榫孔与榫头尺寸吻合。
[0008]优选的,所述的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条形基础T形接头三种接头标准件底面为正方形,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条形基础T形接头顶面榫
头布置依次是十字形、直角形和T形。
[0009]优选的,所述的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之间通过各个部件端部的榫头榫孔相扣铆合依次连接形成整体。
[0010]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清理场地,测量放线;
[0012](2)、开挖标准条形基础的基坑;
[0013](3)、垫层施工;
[0014](4)、在垫层上铺筑水泥砂浆过渡层,机具吊装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和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或者人工安装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和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
[0015](5)、根据施工要求调整条形基础十字接头、条形基础直角接头、条形基础T形接头和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各个标准件的位置,保证每一处榫头插入榫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实现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标准件之间的完美咬合;
[0016](6)、检验校核基础标准件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有墙下条形基础标准件均为工厂预制,质量可靠。吊装施工,施工效率高,节约工期。所有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标准件采用卯榫咬合连接,各标准件之间连接整体性强。
[0018]2、所有预制的墙下条形基础标准件相对与传统预制件尺寸都相对较小,重量较轻。非常符合农村地区施工机械缺乏的现状,即使在没有施工机械的情况下,也可以人工安装基础标准件。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符合农村地区小型低层建筑基础施工,避免了支撑模板,现场浇筑,保温保湿养护等一系列施工步骤,节约成本。
[0019]3、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条形基础十字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条形基础直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条形基础T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铆合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铆合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铆合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铆合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2、条形基础十字接头3、条形基础直角接头4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5、第一标准件a、第二标准件b、榫头6、榫孔7。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包括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2、条形基础十字接头3、条形基础直角接头4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5五种标准件,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沿纵向为榫头式,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2沿纵向为榫孔式,条形基础十字接头3、条形基础直角接头4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5沿纵向为榫头式。
[0033]其中,所述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是在第一标准件a的顶面纵向两端居中处向下留出一块凹陷,在凹陷区内设置一根凸出来的榫头6,榫头6底面与凹陷区底面连接;所述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2是在第二标准件b的顶面纵向端部居中处沿纵向两端各有一个回型扣式延伸即为榫孔7,凸出部分与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的凹陷部分尺寸相同,且榫孔6与榫头7尺寸吻合;所述的条形基础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2)、条形基础十字接头(3)、条形基础直角接头(4)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5)五种标准件,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沿纵向为榫头式,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2)沿纵向为榫孔式,条形基础十字接头(3)、条形基础直角接头(4)和条形基础T形接头(5)沿纵向为榫头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是在第一标准件(a)的顶面纵向两端居中处向下留出一块凹陷,在凹陷区内设置一根凸出来的榫头(6),榫头(6)底面与凹陷区底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孔式标准条形基础(2)在第二标准件(b)的顶面纵向端部居中处沿纵向两端各有一个回型扣式延伸即为榫孔(7),凸出部分与榫头式标准条形基础(1)的凹陷部分尺寸相同,且榫头(6)与榫孔(7)尺寸吻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咬合式墙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基础十字接头(3)、条形基础直角接头(4)、条形基础T形接头(5)三种接头标准件底面为正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鹏滕振银杜一博杨校辉吴林平赵壮福杜晓涛赵钰吕向向施多邦段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