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设备和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370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储能系统的建模参数,并根据建模参数构建多种电力储能系统限制模型,从而形成最终的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电力储能系统的特点,考虑多种影响电力储能系统的因素,并构建电力储能系统的调控模型,能够建模结果更加准确,可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规划带来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含储能系统的电网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帮助。员提供帮助。员提供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设备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领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并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包括通过大型电力储能系统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辅助服务和旋转备用、基于风-储互补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以及通过电力储能系统吸纳盈余的光伏出力等。
[0003]随着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由于这些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以及较大波动性等特点,因此,会给电力系统带来电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甚至引起电源侧与负荷侧的能量不平衡供应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设备和介质,通过考虑多种因素构建电力储能系统的调控模型,能够建模结果更加准确,可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规划带来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含储能系统的电网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帮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电力储能系统的建模参数,其中,所述建模参数包括: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下限和上限、放电功率下限和上限、储能容量下限和上限、自放电系数、充电效率系数、放电效率系数和电力储能系统在运行周期中的调节次数限制;S2、根据所述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下限和上限、放电功率下限和上限,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状态模型;S3、根据电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状态,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限制模型;S4、根据所述电力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下限和上限、自放电系数、充电效率系数和放电效率系数,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模型;S5、根据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旋转备用功率和放电旋转备用功率,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旋转备用功率模型和放电旋转备用功率模型;S6、根据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旋转备用容量和放电旋转备用容量,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旋转备用容量模型和放电旋转备用容量模型;S7、根据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和不充放电状态,建立电力储能系统在运行周期中的调节次数限制模型;S8、根据S1-S7,建立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下限和上限、放电功率下限和上限,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状态模型,采用如下计算公式:其中,和分别为第t时段电力储能系统i的充电状态变量和放电状态变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状态,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限制模型,采用如下计算公式:公式:其中,和分别为电力储能设备i的充电功率下限和上限;和分别为电力储能设备i的放电功率下限和上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力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下限和上限、自放电系数、充电效率系数和放电效率系数,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模型,采用如下计算公式:电力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模型,采用如下计算公式:其中,为第t时段电力储能系统i的储能容量;为电力储能系统i的自放电系
数;为电力储能系统i的充电效率系数;为电力储能系统i的放电效率系数;和分别为电力储能系统i的储能容量下限和上限;Δt为两个相邻运行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储能系统调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旋转备用功率和放电旋转备用功率,建立电力储能系统的充电旋转备用功率模型和放电旋转备用功率模型,包括:S51、建立电力储能系统为电网提供的充电旋转备用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险险曹华珍高崇许志恒邓文扬吴亚雄王天霖黄烨张俊潇陈沛东唐俊熙何璇李浩程苒罗强张黎明刘瑞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