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的培养基和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66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的培养基和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公开了诱导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并伴随肿瘤细胞凋亡的方法,药盒或试剂盒。盒或试剂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学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的培养基和药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CN 201510869117.8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学、干细胞重编程、药学交叉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的培养基和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3]据世卫组织报告,2012年全球约有1.41千万新发癌症病例,820万患者死于癌症(CA期刊《2012全球癌症统计》)。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分别是女性及男性常见的肿瘤及致死的主要原因。
[0004]肝癌具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复杂、异质性强、病情隐匿、预后凶险等临床特征。
[0005]目前,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除外科手术应用于早期肝癌效果较好外,其他治疗手段如放射治疗(放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均具疗效有限而且毒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五年存活率低的特点。不仅如此,耐药性(化疗、靶向治疗)及昂贵的治疗费用等原因,更使大批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
[0006]至今最成功的肿瘤诱导分化疗法范例是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mmyelocytic kukeIIlia,APL),取得高缓解率,但ATRA单独使用常常会并发维甲酸综合征、白细胞增多症,导致患者难以耐受而停药;且易复发,必须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以降低复发率,长期生存率也不理想;而且ATRA诱导分化治疗方法仅对APL有效,“对其它急性白血病和实质性恶性肿瘤一般无效”,对肝癌更是无效。
[0007]因此,研究开发有效防治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仍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高效低毒性抗肿瘤药物,以期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提供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的培养基和药物组合物。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化学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并伴随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凋亡的小分子组合物(或配方),所述的组合物包括GSK3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或所述的组合物由GSK3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组成。
[0010]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包括:
[0011]GSK3β抑制剂:0.046

4.65重量份;和
[0012]TGFβ抑制剂:0.038

7.68重量份。
[001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可为溶液状态组合物,包括:
[0014]GSK3β抑制剂:终浓度为:0.1

10uM;和
[0015]TGFβ抑制剂:终浓度为:0.1

20uM。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包括:
[0017]GSK3β抑制剂:0.232

2.325重量份;和
[0018]TGFβ抑制剂:0.192

3.84重量份。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可为溶液状态组合物,包括:
[0020]GSK3β抑制剂:终浓度为:0.5

5uM;和
[0021]TGFβ抑制剂:终浓度为:0.5

10uM。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GSK3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相加的重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01~99.9%;更佳地为0.1~50%,如1%,5%,10%,20%,30%等。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中,GSK3β抑制剂(或GSK3β抑制剂CHIR99021)、TGFβ抑制剂(或TGFβ抑制剂SB431542或/和A83

01)重量份比为:(0.046

4.65)﹕(0.038

7.68);较佳地,(0.232

2.325)﹕(0.192

3.84);或溶液状态下摩尔比为:(0.1

10)﹕(0.1

20);较佳地,(0.5

5)﹕(0.5

10)。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
[0025]维甲酸类化合物:0.03

6.0重量份;较佳地为0.15

3重量份。添加维甲酸类化合物,可以促进和增强了肿瘤细胞转化或凋亡,并扩大了适用肿瘤类型或范围。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可为溶液状态组合物,包括维甲酸类化合物终浓度为:0.1

20uM;较佳地为0.5

10uM。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GSK3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和维甲酸类化合物相加的重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02~99.9%;更佳地为0.2~50%,如1%,5%,10%,20%,30%,40%等。
[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中,GSK3β抑制剂(或GSK3β抑制剂CHIR99021),TGFβ抑制剂(或TGFβ抑制剂SB431542或/和A83

01)和维甲酸类化合物(或维甲酸)以重量份比:(0.046

4.65)﹕(0.038

7.68)﹕(0.03

6.0);较佳地,以(0.232

2.325)﹕(0.192

3.84)﹕(0.15

3)存在;或以溶液状态下摩尔比:(0.1

10)﹕(0.1

20):(0.1

20);较佳地,(0.5

5)﹕(0.5

10)﹕(0.5

10)存在。
[002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可添加包括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0030]BMP抑制剂(如LDN

193189):0.02

4.65重量份;较佳地为:0.203

2.03重量份;或
[0031]BrdU:0.15

30重量份;较佳地1.5

15重量份;或
[0032]EdU:0.125

25重量份;较佳地1.25

12.5重量份。
[003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可为溶液状态的组合物,包括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0034]BMP抑制剂终浓度为:0.05

10uM;较佳地为0.5

5uM;
[0035]B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分子组合物,其是用于化学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并伴随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凋亡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包括:基础细胞培养基,以及小分子组合物:GSK3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或所述的培养基由基础细胞培养基和小分子GSK3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组成。2.一种小分子组合物,其是用于化学诱导人肿瘤细胞直接重编程转化为非致瘤性细胞并伴随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凋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以及小分子组合物:GSK3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或所述的小分子组合物由GSK3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分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组合物包括:GSK3β抑制剂:0.046

4.65重量份;或溶液状态下终浓度为:0.1

10uM;和TGFβ抑制剂:0.038

7.68重量份;或溶液状态下终浓度为:0.1

20uM。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分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组合物还可添加:维甲酸类化合物:0.03

6.0重量份;较佳地为0.15

3重量份;或溶液状态下终浓度为:0.1

20uM;较佳地为0.5

10uM;和BMP抑制剂:0.02

4.65重量份;较佳地为:0.203

2.03重量份;或溶液状态下终浓度为:0.05

10uM;较佳地为0.5

5uM。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小分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SK3β抑制剂包括:CHIR

99021、BIO、IM

12、TWS119、1

Azakenpaullone、CHIR

98014、Tideglusib、AR

A014418、LY2090314、SB216763、AZD1080以及其他具相同功能的同一类GSK3β信号通路抑制剂或化合物,或与它们等效的药剂制品、类似物和/或其盐、水合物或前体,或其组合;较佳地为GSK3β抑制剂CHIR

99021;所述的TGFβ抑制剂包括:SB431542、A83

01、SB525334、LY2109761,RepSox、SD

208、GW788388、SB505124、EW

7197以及其他具相同功能的同一类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或化合物,或与它们等效的药剂制品、类似物和/或其盐、水合物或前体,或其组合;较佳地为TGFβ抑制剂SB431542或/和A83

01;所述的维甲酸类化合物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包括:维甲酸、13

顺式维甲酸、9

順式维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霖王红阳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雨霖细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