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箱古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66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箱古琴,包括:古琴面板,所述古琴面板的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古琴面板之间设置有共鸣音板,通过第一共鸣室连同共鸣音板的震动通过天柱和地柱和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传到第二共鸣室,第二共鸣室振动通过龙池和凤沼传出琴体形成复合振动,第一共鸣室与第二共鸣室协调共振使古琴发音更宏大,圆润而松透,同时限位块与对应的限位槽相互卡合连接,方便古琴面板与底板之间胶合成古琴,由于共鸣音板与底板上的龙池和凤沼交错开凿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做到成琴后从龙池和凤沼看不到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沼看不到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沼看不到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箱古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古琴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箱古琴。

技术介绍

[0002]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相传伏羲削桐为琴,神农绳丝为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有韵味。但因古琴的岳山到龙龈之间没有传振的码,音量小是古琴的特点,人们甚至说古琴是弹给自己听的。从古至今,斫琴师都把“有大声”作为目标和追求。
[0003]公开号为CN2123654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分舱式古琴,古琴腔体内设置有将古琴腔体分割为多个音舱的分舱立筋,所述的分舱立筋的高度小于琴框的高度,所述的分舱立筋垂直于琴框,所述的分舱立筋与面板之间设置有缝隙,该古琴通过在古琴腔体内加装多道分舱立筋,把古琴的整体腔体分为几个音舱,改变了古琴纵向的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从而调整古琴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改善古琴音色,与本专利技术相比,其结构复杂,不方便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只能改变音色,不能提高音量。
[0004]本专利技术研制一款双箱古琴以达到古琴在原有基础上,上下复合共鸣,音量增大,且发音更加松透圆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方案解决了现有古琴结构复杂,不方便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只能改变音色,不能提高音量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箱古琴,包括:古琴面板,所述古琴面板的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古琴面板之间设置有共鸣音板;
[0007]所述古琴面板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共鸣腔,所述共鸣腔的腔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天柱和地柱,所述共鸣腔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面一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共鸣音板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板体板嵌在共鸣腔深度的二分之一处,并将天柱和地柱截成二分之一,所述第二板体的周边与共鸣腔的腔壁胶牢不留缝隙,所述第二板体与卡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卡合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音孔直径为6.8cm,所述第二音孔直径为8.5cm。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的一端开设有辅助音孔,所述第三板体的中部开设有龙池和凤沼。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龙池设置在天柱与限位块之间,所述凤沼设置在天柱与地柱之间,所述龙池和凤沼与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的位置相互交错。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三板体底面与限位块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卡合连接,所述第三板体的顶面与第一板体的底面相互粘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共鸣音板将共鸣腔分隔成第一共鸣室和第二共鸣室,所述第一共鸣室位于第二共鸣室的上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共鸣室连同共鸣音板的震动通过天柱和地柱和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传到第二共鸣室,第二共鸣室振动通过龙池和凤沼传出琴体形成复合振动,第一共鸣室与第二共鸣室协调共振使古琴发音更宏大,圆润而松透。
[0017]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限位块与对应的限位槽相互卡合连接,方便古琴面板与底板之间胶合成古琴,由于共鸣音板与底板上的龙池和凤沼交错开凿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做到成琴后从龙池和凤沼看不到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
[0018]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卡槽与卡块卡合连接,使得方便将第二板体板嵌在共鸣腔的内部,从而将共鸣腔分隔成第一共鸣室和第二共鸣室,同时通过胶水将第二板体的周边与共鸣腔的腔壁胶牢不留缝隙,防止成琴后弹奏出沙音。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爆炸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板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共鸣音板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古琴面板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底板;2、共鸣音板;3、古琴面板;101、辅助音孔;102、第三板体;103、凤沼;104、龙池;105、限位槽;201、第一音孔;202、第二音孔;203、第二板体;301、第一板体;302、天柱;303、卡块;304、共鸣腔;305、地柱;30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双箱古琴,包括古琴面板3,古琴面板3的上方设置有底板1,底板1与古琴面板3之间设置有共鸣音板2;
[0028]古琴面板3包括第一板体301,第一板体30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共鸣腔304,共鸣腔304的腔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天柱302和地柱305,共鸣腔304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卡块303,第一板体301的顶面一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6。
[0029]上述的共鸣音板2包括第二板体203,第二板体203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第一音孔201和第二音孔202。
[0030]上述的第二板体203板嵌在共鸣腔304深度的二分之一处,并将天柱302和地柱305
截成二分之一,第二板体203的周边与共鸣腔304的腔壁胶牢不留缝隙,第二板体203与卡块30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卡块303卡合连接。
[0031]上述的第一音孔201直径为6.8cm,第二音孔202直径为8.5cm。
[0032]通过卡槽与卡块303卡合连接,使得方便将第二板体203板嵌在共鸣腔304的内部,从而将共鸣腔304分隔成第一共鸣室和第二共鸣室,同时通过胶水将第二板体203的周边与共鸣腔304的腔壁胶牢不留缝隙,防止成琴后弹奏出沙音。
[0033]实施例2
[0034]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双箱古琴,包括古琴面板3,古琴面板3的上方设置有底板1,底板1与古琴面板3之间设置有共鸣音板2;
[0035]古琴面板3包括第一板体301,第一板体30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共鸣腔304,共鸣腔304的腔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天柱302和地柱305,共鸣腔304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卡块303,第一板体301的顶面一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6。
[0036]上述的底板1包括第三板体102,第三板体102的一端开设有辅助音孔101,第三板体102的中部开设有龙池104和凤沼103;
[0037]龙池104设置在天柱302与限位块306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箱古琴,其特征在于:包括古琴面板(3),所述古琴面板(3)的上方设置有底板(1),所述底板(1)与古琴面板(3)之间设置有共鸣音板(2);所述古琴面板(3)包括第一板体(301),所述第一板体(30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共鸣腔(304),所述共鸣腔(304)的腔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天柱(302)和地柱(305),所述共鸣腔(304)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卡块(303),所述第一板体(301)的顶面一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箱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音板(2)包括第二板体(203),所述第二板体(203)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第一音孔(201)和第二音孔(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箱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203)板嵌在共鸣腔(304)深度的二分之一处,并将天柱(302)和地柱(305)截成二分之一,所述第二板体(203)的周边与共鸣腔(304)的腔壁胶牢不留缝隙,所述第二板体(203)与卡块(30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303)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箱古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泉田步高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民族乐器研制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