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雌蛾和雄蛾的引诱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62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55%苯乙醛、20%~55%乙酸苯甲酯、5%~20%己醛和3%~17%庚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苯乙醛、乙酸苯甲酯、己醛和庚醇进行复配使用,不仅可以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雄蛾和雌蛾,且引诱效果显著优于性诱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诱剂对于稻纵卷叶螟的诱捕量是市售稻纵卷叶螟性引诱剂的10倍以上,且诱捕的稻纵卷叶螟雌蛾的比例也超过50%。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雌蛾和雄蛾的引诱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雌蛾和雄蛾的引诱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稻纵卷叶螟是我国及东南亚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幼虫纵卷叶片取食为害,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一般造成减产20%~30%,大发生时稻田一片枯白,甚至颗粒无收。
[0003]目前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还是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往往会严重杀伤天敌,引起生态恶化,并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
[0004]性信息素被用于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治,其作用原理是诱杀稻纵卷叶螟雄蛾、干扰稻纵卷叶螟雌、雄蛾之间的交配,从而减少稻纵卷叶螟雌蛾的交配机会,降低雌蛾产卵量。如CN106973896A公开了由顺13

十八碳烯醛、顺11

十八碳烯醛和顺13

十八碳烯醇组成的性信息素组合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引诱效果;CN1792145A描述了一种诱集稻纵卷叶螟的配方,由苯甲醇、苯甲醛和苯乙醛混合而成。
[0005]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稻纵卷叶螟进行引诱时,引诱目标主要针对稻纵卷叶螟雄蛾,稻纵卷叶螟雄蛾一生能多次交配,当田间稻纵卷叶螟的种群数量低时,能发挥较好的防治作用,而当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密度较高时,则防治作用有限。只有应用能同时高效引诱稻纵卷叶螟雌、雄蛾的两性引诱剂时,才能达到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雌蛾和雄蛾的引诱剂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可以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雄蛾和雌蛾,且引诱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性诱剂。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纵卷叶螟引诱剂,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55%苯乙醛、20%~55%乙酸苯甲酯、5%~20%己醛和3%~17%庚醇。
[0009]优选的,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54.8%苯乙醛、20.2%~55%乙酸苯甲酯、5.2%~18.8%己醛和3.2%~16.8%庚醇。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在防治和/或监测稻纵卷叶螟中的应用。
[0011]优选的,所述稻纵卷叶螟包括稻纵卷叶螟雌蛾和/或稻纵卷叶螟雄蛾。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诱捕稻纵卷叶螟的方法,包括:将上述的稻纵卷叶螟引诱剂与难挥发性有机溶剂混合后,放入诱捕装置中诱捕稻纵卷叶螟的雌蛾和/或雄蛾。
[0013]优选的,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和难挥发性有机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00~400)
mg:(0.1~0.3)mL。
[0014]优选的,所述难挥发性有机溶剂包括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葵花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15]优选的,所述诱捕装置包括迷向丝。
[0016]优选的,所述迷向丝的材料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
[0017]优选的,所述迷向丝的管壁厚度为0.01~0.1mm。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纵卷叶螟引诱剂,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55%苯乙醛、20%~55%乙酸苯甲酯、5%~20%己醛和3%~17%庚醇。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苯乙醛、乙酸苯甲酯、己醛和庚醇进行复配使用,不仅可以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雄蛾和雌蛾,且引诱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性诱剂;本专利技术的引诱剂对于稻纵卷叶螟的诱捕量是市售稻纵卷叶螟性引诱剂的10倍以上,且诱捕的稻纵卷叶螟雌蛾的比例也超过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纵卷叶螟引诱剂,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55%苯乙醛、20%~55%乙酸苯甲酯、5%~20%己醛和3%~17%庚醇。
[0021]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中各组分的来源没有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中,苯乙醛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55%,优选为20%~54.8%,更优选为4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苯乙醛为花香成分,对昆虫蛾类具有广谱引诱作用,引导蛾类成虫远距离定位。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中,乙酸苯甲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50%,优选为20.2%~55%,更优选为36.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乙酸苯甲酯为花香成分,对昆虫蛾类具有广谱引诱作用,引导蛾类成虫远距离定位,与苯乙醛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中,己醛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20%,优选为5.2%~18.8%,更优选为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己醛为绿叶物质成分,与花香物质复配时,对稻纵卷叶螟具有专性引诱作用,引导稻纵卷叶螟近距离定向定位。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中,庚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17%,优选为3.2%~16.8%,更优选为16.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庚醇为绿叶物质成分,与花香物质复配时,对稻纵卷叶螟具有专性引诱作用,引导稻纵卷叶螟近距离定向定位。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苯乙醛、乙酸苯甲酯、己醛和庚醇进行适宜比例的复配使用,不仅可以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雄蛾和雌蛾,且引诱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性诱剂。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在防治和/或监测稻纵卷叶螟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稻纵卷叶螟优选包括稻纵卷叶螟雌蛾和/或稻纵卷叶螟雄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诱剂不仅可以同时引诱稻纵卷叶螟雄蛾和雌蛾,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而且还能用于虫情监测,诱捕虫量能准确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监测准确率高。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诱捕稻纵卷叶螟的方法,包括:将上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与难挥发性有机溶剂混合后,放入诱捕装置中诱捕稻纵卷叶螟的雌蛾和/或雄蛾。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和难挥发性有机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优选为
(100~400)mg:(0.1~0.3)mL,更优选为(200~300)mg:(0.2~0.28)mL,最优选为250mg:0.25mL;所述难挥发性有机溶剂优选包括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葵花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难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来源没有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将上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与难挥发性有机溶剂混合后,优选还包括:将混合后的溶液装入迷向丝中,并将迷向丝固定在诱捕器中诱捕稻纵卷叶螟的雌蛾和/或雄蛾;将混合后的溶液装入迷向丝中后,优选还包括将迷向丝两端封口;所述迷向丝的材料优选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所述迷向丝的管壁厚度优选为0.01~0.1m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诱捕器的来源没有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诱捕稻纵卷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55%苯乙醛、20%~55%乙酸苯甲酯、5%~20%己醛和3%~17%庚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54.8%苯乙醛、20.2%~55%乙酸苯甲酯、5.2%~18.8%己醛和3.2%~16.8%庚醇。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稻纵卷叶螟引诱剂在防治和/或监测稻纵卷叶螟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纵卷叶螟包括稻纵卷叶螟雌蛾和/或稻纵卷叶螟雄蛾。5.一种诱捕稻纵卷叶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许松吕仲贤徐红星鲁艳辉杨亚军田俊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