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及其诱芯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55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及其诱芯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包括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及其诱芯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林害虫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及其诱芯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樟子松梢斑螟,拉丁文学名为Dioryctria mongolicella Wang&Sung,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梢斑螟属(Dioryctria Zeller)。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为害多种松树,幼虫由枝干伤口等处侵入,取食树干和大枝的韧皮部,受害部位大量流脂,并在蛀孔外形成混有棕褐色虫粪的凝脂团。严重为害时,凝脂团能凝聚成堆。松树受害后影响正常生长,树干和大枝极易从被害部位处折断或自被害部位以上枯死,导致枯顶及干形严重弯曲。樟子松梢斑螟的寄主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以樟子松为砧木的嫁接红松等。
[0003]樟子松梢斑螟幼虫具有隐藏为害的特性,侵染初期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侵染症状会被认为是普通风折或伤口流脂而被忽视。樟子松梢斑螟为害樟子松呈现低密度发生的特点,而且有转移为害现象,扩散速度较快,林分一旦感染,一般会在3~5年内感染整个林分。截至2017年年末,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黑龙江省樟子松梢斑螟发生面积达1.7万公顷以上,涵盖40多个县、区或市,个别林分被害株率达90%以上。虽然樟子松梢斑螟有寄生性天敌,但自然控制力较弱。
[0004]现有的樟子松梢斑螟防治技术主要有三种:1、结合森林抚育,人工削除当年生成的凝脂团或斩断被害侧枝并集中销毁,消灭凝脂团及蛀道内的幼虫和蛹。2、采用敌敌畏和柴油的混合物在新鲜凝脂团上方进行点涂,毒死蛀道内的幼虫。3、以树干打孔注射内吸性药剂的方式进行防治。然而,人工清除凝脂团和被害侧枝,树干中上部漏除情况较多;而且,在侧枝与主干连接处造成的伤口,是樟子松梢斑螟侵入的重要途径。点涂敌敌畏和柴油的混合物既耗费人力,又存在漏涂情况。在樟子松梢斑螟严重发生的林地,大量使用柴油还有森林火灾隐患。而树干注射防治成本高,且防治效果不明显。鉴于樟子松梢斑螟严重威胁中国东北地区固沙造林重点树种樟子松的健康生长,亟需研发一种高效、安全、经济和方便的防治樟子松梢斑螟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及其诱芯与应用。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反

11

十六碳烯醛、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3,顺6,顺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
[0007]所述组合物中反

11

十六碳烯醛、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3,顺6,顺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的质量比为1~5:0.5~3:0.5~2。
[0008]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反

11

十六碳烯醛、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3,顺6,顺
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的质量比为500:300:200。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抗氧化剂,如2,6

二叔丁基对甲酚。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诱芯,采用橡胶(如有机硅橡胶)制成,诱芯中加入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溶液。
[0011]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溶液是以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为溶质,正己烷、石油醚或二氯甲烷为溶剂配制而成。优选溶剂为正己烷。
[0012]诱芯中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溶液的浓度为0.001~0.01mg/μL。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控释系统,所述控释系统包含上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溶液以及缓释载体。
[001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诱芯、或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控释系统在诱捕樟子松梢斑螟以及樟子松梢斑螟虫情测报中的应用。
[0015]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诱芯、或所述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控释系统在制备樟子松梢斑螟引诱剂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中,
[0017]反

11

十六碳烯醛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18][0019]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20][0021]顺3,顺6,顺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22][0023]反

11

十六碳烯醛、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以及顺3,顺6,顺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的CAS号分别为57491

33

5、34010

21

4和854201

96

0。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并鉴定了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包括反

11

十六碳烯醛、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3,顺6,顺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并基于上述性信息素组合物开发出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诱芯,结合诱捕器能有效诱杀樟子松梢斑螟雄蛾,且对樟子松梢斑螟雄蛾的诱捕效果显著高于雌蛾(最高可达3倍),可应用于樟子松梢斑螟虫情测报和绿色防控,避免或减少施用化学农药,从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提取物的总离子流图和质谱
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提取物(上)与标准品(下)的气相色谱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林间试验比较不同化合物组合及不同剂量的诱蛾量。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0029]图4为区分樟子松梢斑螟成虫性别的标准和检查结果。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林间试验所用诱捕器及橡胶塞诱芯。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林间试验所诱捕的樟子松梢斑螟成虫。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诱捕器在樟子松林地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樟子松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反

11

十六碳烯醛、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3,顺6,顺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反

11

十六碳烯醛、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3,顺6,顺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的质量比为1~5:0.5~3:0.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反

11

十六碳烯醛、顺

11

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3,顺6,顺9,顺12,顺15

二十五碳五烯的质量比为500:300:200。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佳张金桐宗世祥骆有庆黄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昌回林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