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和压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61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包括:架体组件、驱动组件、固定挡板和两个对称布置的压弯组件;架体组件,用以搭载镜子,包括一对平行且对称布置的底座和一对平行布置的固定板;固定挡板由两个固定板固定支撑,固定挡板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同轴的圆槽;每个驱动组件包括位于镜子上方的设置的可以水平移动的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为半球形且抵接圆槽,驱动杆的另一端驱动压弯组件。每个压弯组件包括动力轴、压辊和对称布置在底座两侧的摇臂;压辊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摇臂转动支撑,在镜子的下方,驱动杆驱动动力轴带动摇臂转动,使得压辊向上压触镜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挡板将两个驱动杆组装在一起,能够实现压弯椭圆柱面镜,提高压弯精度。提高压弯精度。提高压弯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和压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同步辐射光束线上对光学镜进行压弯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和压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技术中,由于同步辐射光源的性能十分优越,在科研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些前沿学科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同步辐射光正从第三代向第四代过度。
[0003]在同步辐射光经过光束线时通过光学元件对其进行偏转,准直,分光,聚焦等以满足实验站对光束的要求。同时因为光源性能的不断提升,大尺寸光学元件对光束的掠入射角变得越来越小,使得设计人员对大尺寸镜子的压弯技术指标也变得越来越高。
[0004]在目前的压弯技术中,相较于对大尺寸镜子直接加工成形的技术而言,压弯技术中的机械压弯由于其具备稳定性高,成本底,易加工和可调节等特点而受到广泛青睐,其中主要包括四点压弯以及柔性铰链压弯等,按驱动方式可分为千斤顶式以及拉杆式。对于千斤顶式驱动的四点压弯装置,如何利用两个单独驱动装置,使其相对安装具有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两个驱动装置在同一直线上,实现在压弯机构中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组件、驱动组件、固定挡板(3)和两个位置对称布置的压弯组件;所述架体组件,用以搭载镜子,包括一对平行且对称布置的底座(11)和一对平行布置的固定板(12);其中,所述底座(11)设置有方通孔(110),所述镜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方通孔(110)中,两个所述固定板(12)布置在所述镜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固定板(12)与两个所述底座(11)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挡板(3)由两个所述固定板(12)的中间位置固定支撑,所述固定挡板(3)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同轴的圆槽(31);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镜子上方可以水平移动的驱动杆(21),所述驱动杆(21)的一端为半球形且抵接所述圆槽(31),所述驱动杆(21)的另一端驱动所述压弯组件;所述压弯组件包括动力轴(41)、压辊(43)和对称布置在所述底座(11)两侧的摇臂(42);其中,所述摇臂(4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轴(4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摇臂(42)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压辊(43)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所述摇臂(42)转动支撑,在所述镜子的下方,所述驱动杆(21)驱动所述动力轴(41)带动所述摇臂(42)转动,使得所述压辊(43)向上压触所述镜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外壳(22)、电机(23)、丝杠(24)、滚珠丝杠轴套(25)、滑块(26)和弹簧(27);所述丝杠(24)的外部套设有所述滚珠丝杠轴套(25),所述丝杠(24)在所述电机(23)的驱动下带动滚珠丝杠轴套(25)与所述外壳(2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6)的一端与所述滚珠丝杠轴套(2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7)抵接在所述滑块(26)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杆(2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开关(221),所述滚珠丝杠轴套(25)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开关(221)配套的限位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弯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外壳(22)下方的滚动支撑组件,所述滚动支撑组件包括滚动支架(71)和多个滚轮(72);所述滚动支架(71)由两个所述固定板(12)固定支撑,所述滚动支架上设置有滚动支撑所述外壳(22)的所述滚轮(7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非等力矩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弯组件还包括调节螺钉(44),所述动力轴(41)开设有圆通孔(410),所述驱动杆(21)靠近所述动力轴(41)的一端为半球形且在所述圆通孔(410)内滑动;所述调节螺钉(44)沿所述圆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启鹏马天宇彭忠琦王大壮龚学鹏宋源张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