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夹式旋转可控调味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47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式旋转可控调味瓶。外瓶体是上为瓶颈、下为瓶体的锥形空腔,瓶颈上装有夹柄;内瓶下部为空体容腔,内瓶瓶颈开有内瓶棒孔并套在外瓶体内,用旋转轴棒与外瓶体瓶颈上夹柄相连,内瓶底面开有一组不同孔径扇形颗粒出孔,外瓶瓶盖底面开有扇形出口,外瓶瓶盖与外瓶体下端相配。外、内瓶盖依次打开,可装入调味品,手握调味瓶,拇指抵住夹柄,食指中指抵住另一个夹柄,拇指推动,带动旋转轴棒转动带动内瓶旋转,内瓶则由顶部小棒与底部的突起瓶口内陷圆槽作为支点进行旋转,以致内瓶底部的小孔逐排外露于外瓶的出口处。根据推动夹柄的速度快慢和夹柄的位移大小来控制调味品的剂量。松手后,内瓶孔回进外瓶内,挡片封合,实现了一次取物。(*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夹式旋转可控调味瓶
技术介绍
现今的调味瓶(内装粉末或是颗粒的)都是需要两只手合作将瓶盖打开, 取出粉末。并且很难控制粉末的用量,导致等待调味的食品易重易淡,影响食 物原有的味道。调味品等一类储物容器的取物方式的单一,而且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式旋转可控 调味瓶,变来回运动为旋转运动,即通过握动夹子带动内芯旋转来控制撒粉末 的剂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1)外瓶体外瓶体是上为瓶颈、下为瓶体的锥形空腔,瓶颈开有一条通槽 形成外瓶突起,第一夹柄两侧下端分别开有螺纹孔,第二夹柄两侧下端开有分 别螺纹孔,第一夹柄两侧下端和第二夹柄两侧下端分别用固定螺钉连接,第一 夹柄一侧上端和第二夹柄一侧上端分别开有夹上的轴棒插孔,第一夹柄内侧和 第二夹柄间内侧设置夹内弹簧,外瓶体下端开有外瓶螺纹;2) 内瓶内瓶下部为空体容腔,内瓶瓶颈开有内瓶棒孔并套在外瓶体内,旋 转轴棒穿过内瓶棒孔,第一夹柄一侧夹上的轴棒插孔和第二夹柄一侧夹上的轴 棒插孔,内瓶底面开有一组不同孔径扇形颗粒出孔和设置档片,内瓶底面中心 突起瓶口和内瓶瓶盖;3) 外瓶瓶盖外瓶瓶盖内底面中心设置凸起圆槽,内底面开有扇形外瓶出口, 扇形外瓶出口两侧分别设置档条,外瓶瓶盖上内螺纹与外瓶体下端开有外瓶螺 纹相配,外瓶瓶盖内底面中心设置凸起圆槽与内瓶底面中心突起瓶口和内瓶瓶 盖相配。所述的外瓶瓶盖内底面开有扇形外瓶出口是内瓶底面一组不同孔径扇形颗 粒出孔的两倍。所述的外瓶瓶盖的挡条长度大于内瓶的档片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一种新的手动方式来取瓶中粉末,能够定性 控制用量,新颖,方便。材料的合理使用与结构的半外露设计,使得产品外观独特、大方,尤其适合各大餐馆、饭店及居家使用。内瓶多个小孔换为单个大孔还可以放糖果之类的颗粒食品,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透视图2是本技术的上部构造说明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构造说明图4是本技术的部件组合示意图5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合A--开B—合A)图中l.外瓶体,1-1.夹柄,1-2.夹柄,l-3.夹上的轴棒插孔,l-4.夹内弹簧, l-5.固定螺钉,l-6.固定螺钉,l-7.外瓶突起,l-8.外瓶螺纹;2.内瓶,2-1.旋转轴 棒,2-2.内瓶棒孔,2-3.颗粒出孔,2-4.档片,2-5.内瓶瓶盖,2-6.突起瓶口; 3. 外瓶瓶盖,3-l.外瓶出口, 3-2.档条,3-3.圆槽,3-4.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1) 外瓶体1:外瓶体1是上为瓶颈、下为瓶体的锥形空腔,瓶颈开有一条通槽形成外瓶突起1-7,第一夹柄1-1两侧下端分别开有螺纹孔,第二夹柄1-2 两侧下端开有分别螺纹孔,第一夹柄1-1两侧下端和第二夹柄l-2两侧下端分别 用固定螺钉1-5、 1-6连接,第一夹柄1-1 一侧上端和第二夹柄1-2 —侧上端分别 开有夹上的轴棒插孔1-3,第一夹柄1-1内侧和第二夹柄1-2间内侧设置夹内弹 簧1-4,外瓶体1下端开有外瓶螺纹1-8;2) 内瓶2:内瓶2下部为空体容腔,内瓶2瓶颈开有内瓶棒孔2-2并套在外 瓶体1内,旋转轴棒2-l穿过内瓶棒孔2-2,第一夹柄1-1 一侧夹上的轴棒插孔 1-3和第二夹柄1-2 —侧夹上的轴棒插孔1-3,内瓶2底面开有一组不同孔径扇 形颗粒出孔2-3和设置档片2-4,内瓶2底面中心突起瓶口 2-6和内瓶瓶盖2-5;3) 外瓶瓶盖3:外瓶瓶盖3内底面中心设置凸起圆槽3-3,内底面开有扇形 外瓶出口3-l,扇形外瓶出口 3-1两侧分别设置档条3-2,外瓶瓶盖3上内螺纹 3-4与外瓶体1下端开有外瓶螺纹1-8相配,外瓶瓶盖3内底面中心设置凸起圆 槽3-3与内瓶2底面中心突起瓶口 2-6和内瓶瓶盖2-5相配。如图3所示,所述的外瓶瓶盖3内底面开有扇形外瓶出口 3-1是内瓶2底面一组不同孔径扇形颗粒出孔2-3的两倍。如图3所示,所述的外瓶瓶盖3的挡条3-2长度大于内瓶2的档片2-4长度。如图4所示,是本技术的部件组合示意图。所述的弹簧l-4引用韧性较好的弹簧钢,瓶子采用轻质不锈钢材料,以增强 夹柄、小棒等的运动时的负载牢度,和食用器具的抗酸抗碱性,使得瓶子美观耐用。如图5所示,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合A-开B--合A),手握调味瓶, 拇指抵住夹柄l-l,食指中指抵住另一个夹柄1-2,拇指推动,带动旋转轴棒2-l 转动,轴棒2-l则带动内瓶2旋转,以致内瓶底部的颗粒出孔2-3逐排外露于外 瓶的出口 3-1。可以根据推动夹柄的速度快慢和夹柄的位移大小来定性控制调味品的剂量。松手后,内瓶孔回进外瓶内,档片封合,实现了一次取物。期间,夹柄l-l由内置拉伸弹簧l-4作弹性握动,螺钉l-6和连接柱l-5将前两者与外瓶固定,内瓶则由顶部小棒与底部的突起瓶口内陷圆槽3-3作为支点进行旋转活动。外、内瓶盖依次打开,可装入调味品。尽管内瓶与外瓶盖间隙很小,但为 防止粉末置出的卫生干净,特采用由一定硬度和韧性的档片2-4与挡条3-2进行密 封。档条片防止粉末在外瓶盖扩散,档片在内瓶移回后可作一定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式旋转可控调味瓶,其特征在于包括:1)外瓶体(1):外瓶体(1)上为瓶颈、下为瓶体的锥形空腔,瓶颈开有一条通槽形成外瓶突起(1-7),第一夹柄(1-1)两侧下端分别开有螺纹孔,第二夹柄(1-2)两侧下端开有分别螺纹孔,第一夹柄(1-1)两侧下端和第二夹柄(1-2)两侧下端分别用固定螺钉(1-5、1-6)连接,第一夹柄(1-1)一侧上端和第二夹柄(1-2)一侧上端分别开有夹上的轴棒插孔(1-3),第一夹柄(1-1)内侧和第二夹柄(1-2)间内侧设置夹内弹簧(1-4),外瓶体(1)下端开有外瓶螺纹(1-8);2)内瓶(2):内瓶(2)下部为空体容腔,内瓶(2)瓶颈开有内瓶棒孔(2-2)并套在外瓶体(1)内,旋转轴棒(2-1)穿过内瓶棒孔(2-2),第一夹柄(1-1)一侧夹上的轴棒插孔(1-3)和第二夹柄(1-2)一侧夹上的轴棒插孔(1-3),内瓶(2)底面开有一组不同孔径扇形颗粒出孔(2-3)和设置档片(2-4),内瓶(2)底面中心突起瓶口(2-6)和内瓶瓶盖(2-5);3)外瓶瓶盖(3):外瓶瓶盖(3)内底面中心设置凸起圆槽(3-3),内底面开有扇形外瓶出口(3-1),扇形外瓶出口(3-1)两侧分别设置档条(3-2),外瓶瓶盖(3)上内螺纹(3-4)与外瓶体(1)下端开有外瓶螺纹(1-8)相配,外瓶瓶盖(3)内底面中心设置凸起圆槽(3-3)与内瓶(2)底面中心突起瓶口(2-6)和内瓶瓶盖(2-5)相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式旋转可控调味瓶,其特征在于包括1)外瓶体(1)外瓶体(1)上为瓶颈、下为瓶体的锥形空腔,瓶颈开有一条通槽形成外瓶突起(1-7),第一夹柄(1-1)两侧下端分别开有螺纹孔,第二夹柄(1-2)两侧下端开有分别螺纹孔,第一夹柄(1-1)两侧下端和第二夹柄(1-2)两侧下端分别用固定螺钉(1-5、1-6)连接,第一夹柄(1-1)一侧上端和第二夹柄(1-2)一侧上端分别开有夹上的轴棒插孔(1-3),第一夹柄(1-1)内侧和第二夹柄(1-2)间内侧设置夹内弹簧(1-4),外瓶体(1)下端开有外瓶螺纹(1-8);2)内瓶(2)内瓶(2)下部为空体容腔,内瓶(2)瓶颈开有内瓶棒孔(2-2)并套在外瓶体(1)内,旋转轴棒(2-1)穿过内瓶棒孔(2-2),第一夹柄(1-1)一侧夹上的轴棒插孔(1-3)和第二夹柄(1-2)一侧夹上的轴棒插孔(1-3),内瓶(2)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晴冯靖怡杨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