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减震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车载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设备的电路板与机壳的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板减震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车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车载设备中,由于汽车本身的特性,车载设备的电路板减震一直是个大问题,目前的减震机构中,大多是通过垫圈和螺栓将电路板安装到机壳上,个别设备通过用胶水粘结方式将电路板粘结到机壳上。上述电路板安装过程中,机壳与电路板通过螺栓或胶水连接的方式,机壳的振动直接传递到内部的电路板上,在机壳冲击较大的时候容易对电路板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电路板的机壳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板减震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车载设备。
[0004]其减震机构包括:一种电路板减震机构,用于将具有通孔的电路板固定到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0005]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柱,所述螺柱穿过所述通孔配合所述螺帽将所述电路板固定到所述底板上;
[0006]减震胶圈,所述减震胶圈套设在所述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减震机构,用于将具有通孔的电路板(1)固定到底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螺栓(32),所述固定螺栓(32)包括螺帽(321)和螺柱(322),所述螺柱(322)穿过所述通孔配合所述螺帽(321)将所述电路板(1)固定到所述底板(31)上;减震胶圈(33),所述减震胶圈(33)套设在所述螺柱(322)外侧,所述减震胶圈(33)呈阶梯状,其包括上部的缓冲圈部(331)和下部的承载圈部(332),所述缓冲圈部(331)穿设到所述通孔内构成所述螺柱(322)与所述通孔内端面的缓冲结构,所述承载圈部(332)卡接在所述电路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构成所述电路板(1)的承载结构;减震垫圈(34),所述减震垫圈(34)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与所述固定螺栓(32)的螺帽(32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装板(31),所述集装板(31)固设在所述底板(2)上;固定螺栓(32),所述固定螺栓(32)包括螺帽(321)和螺柱(322),所述螺柱(322)穿过所述通孔配合所述螺帽(321)将所述电路板(1)固定到所述集装板(31)上;减震胶圈(33),所述减震胶圈(33)套设在所述螺柱(322)外侧,所述减震胶圈(33)呈阶梯状,其包括上部的缓冲圈部(331)和下部的承载圈部(332),所述缓冲圈部(331)穿设到所述通孔内构成所述螺柱(322)与所述通孔内端面的缓冲结构,所述承载圈部(332)卡接在所述电路板(1)与所述集装板(31)之间构成所述电路板(1)的承载结构;减震垫圈(34),所述减震垫圈(34)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与所述固定螺栓(32)的螺帽(321)之间。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绍航,李康健,刘拾玉,付世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豫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