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33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包括:采用二维软件绘制地下车库各层的车库布局图,地下车库各层之间坡道,楼道结构图;其特征在于,依据所有所述车库布局图和楼道结构图绘制三维的BIM车库数据图;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核实楼层间楼道和车道空间高度;标注出未被纳入车道与停车位的空白区域,确定增加停车位数量的优选方案,确定整个车库停车位数量,绘出整个地下车库停车位布置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采用了动态设计,能够预测车辆在车库中动态运行时的设计缺陷,消除车库使用时的安全隐患。优化车位布置,提升车位质量和数量。提升车位质量和数量。提升车位质量和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及BIM施工管理中,地下车库的设计布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停车位的设计标准分为四个等级,车长不大于6米及车宽不大于1.8米的车,规范车与车之间间距为不小于0.5米,车与墙、车位端之间间距不小于0.5米。回车路段的相应规范是满足一辆车一次性回转的需要。直车位尺寸标准:宽2.5米,长大于等于5米,一般标准是2.5m*5.3m为最佳标准停车位尺寸。斜车位尺寸标准:宽2.8米,斜长达到6米,两斜线的垂直距离还是保持2.5米的标准。停小型车为主的地下停车场,车位尺寸采用2.5~2.7
×
5~6米的尺寸,单车道回转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双车道不少于5米。
[0003]在地下车库设计时,不仅要满足上述长宽和道路要求,还要满足至少2.2米的高度设计要求。而目前的工程涉及人员普遍绘制二维工程图,其缺点是:1、无法直观地了解车库三维数据,不清楚空高情况,无法解决车库需要满足车辆高度的要求。2、二维工程图是静态图纸,无法预测车辆在车库中动态运行时的设计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包括:
[0006]步骤一、采用二维软件绘制地下车库各层的车库布局图;
[0007]步骤二、采用二维软件绘制地下车库各层之间坡道,楼道结构图;
[0008]步骤一与步骤二往往由工程设计单位完成,BIM全过程咨询单位通过BIM技术对图纸进行审核,利用三维模型发现二维图纸难发现的工问题。故BIM全过程咨询单位根据BIM技术对车库立体化设计,业主方就能直观地了解车库三维数据,观察空高情况,方便解决车库需要满足车辆高度的要求。
[0009]步骤三、依据所有所述车库布局图和楼道结构图绘制三维的BIM车库数据图;
[0010]步骤四、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核实楼层间楼道和车道空间高度,确定增加停车位;
[0011]步骤五、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标注出未被纳入车道与停车位的空白区域,确定增加停车位数量的优选方案;
[0012]步骤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在车库中模拟BIM车辆行驶、转弯、交汇、停车入库,确定整个车库停车位数量,绘出整个地下车库停车位布置图。
[0013]三维结构不仅能直观体现车库大小高度,还能构建出门框、横梁,立柱,水电管网在车库中的布置。
[0014]更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核实楼层间楼道和车道空间高度,满足停车空高要求的楼道和车道空间,使之与车道连接,并更新停车位,比较修改前后的停
车位数量,确定优选方案。
[0015]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根据车道标准宽度和车位标准要求,标注出未被纳入车道与停车位的空白区域,计算空白区域面积,当空白区域面积大于一个停车位面积,但长宽度不适合布置停车位时,改变紧靠该空白区域的停车位朝向,比较是否可以增加停车位数量,确定优选方案。
[0016]更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在车道上模拟BIM车辆行驶、转弯、交汇、停车入库,当BIM车辆不能满足行驶、转弯、交汇时,修改道路划线,当BIM车辆无法正常停车入库时,修改停车位朝向,停车位朝向修改后,BIM车辆依然无法停车入库时,且无法另接道路时,删除该停车位,确定整个车库停车位数量,绘出整个地下车库停车位布置图。
[0017]利用BIM系统的建模功能和fuzor软件进行车辆行驶模拟,就能在车库中设计出BIM车辆,并在道路中模拟行驶,以及模拟入库出库。完成动态车库模拟和涉及效果预判。
[0018]更进一步,依据整个地下车库停车位布置图,结合BIM绘制出整个地下车库的下水道及窨井盖布置图,标记出与停车位重叠的区域,该区域的下水道及窨井盖做加固标记。
[0019]现实车库设计中,要尽量避开下水道及窨井盖,但这会大幅牺牲业主方的利益,所以,设计方进行车位规划时,完全忽略了没有承重设计的下水道及窨井盖,BIM单位能提前介入车库设计,重点区域的水道及窨井盖能提前得到安全保障,为后期使用消除了安全隐患。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直观地了解车库三维数据和空高情况,有效解决了车库车辆高度的要求。动态设计,能够预测车辆在车库中动态运行时的设计缺陷,消除车库使用时的安全隐患。优化车位布置,提升车位质量和数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层间楼道平面示意图;
[0022]图2为层间楼道停车状态示意图;
[0023]图3为空白区域示意图;
[0024]图4为空白区域调整后车位增加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无法入库车位示意图;
[0026]图6为调整后便于入库的车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包括:
[0029]步骤一、采用二维软件绘制地下车库各层的车库布局图;
[0030]步骤二、采用二维软件绘制地下车库各层之间坡道,楼道结构图;
[0031]步骤三、依据所有所述车库布局图和楼道结构图绘制三维的BIM车库数据图;
[0032]如图1、2所示,仅看平面图,是很难判断出楼间车道1处能否增加车位,步骤四、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核实楼层间楼道和楼间车道1空间高度,确定增加停车位;
[0033]步骤四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核实楼层间楼道和楼间车道1空间高度,满足停车空高要求的楼道和车道空间,使之与车道连接,并更新停车位,比较修改前后的停车位数
量,确定优选方案。
[0034]如图3、4对比所示,步骤五、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标注出未被纳入车道与停车位的空白区域,确定增加停车位数量的优选方案;
[0035]步骤五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根据车道标准宽度和车位标准要求,标注出未被纳入车道与停车位的空白区域,计算空白区域面积,当空白区域面积大于一个停车位面积,但长宽度不适合布置停车位时,改变紧靠该空白区域的停车位朝向,比较是否可以增加停车位数量,确定优选方案。
[0036]如图5、6对比所示,步骤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在车库中模拟BIM车辆行驶、转弯、交汇、停车入库,确定整个车库停车位数量,绘出整个地下车库停车位布置图。图5可见,因为二维设计时,程序设定时只考虑了一个车位的面积大小,没发现车位四周被立柱阻挡,无法入库。图6就是经过调整后,不修改车库构造,只调整划线,使其便于车辆入库的方案。
[0037]步骤六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在车道上模拟BIM车辆行驶、转弯、交汇、停车入库,当BIM车辆不能满足行驶、转弯、交汇时,修改道路划线,当BIM车辆无法正常停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采用二维软件绘制地下车库各层的车库布局图;步骤二、采用二维软件绘制地下车库各层之间坡道,楼道结构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下步骤:步骤三、依据所有所述车库布局图和楼道结构图绘制三维的BIM车库数据图;步骤四、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核实楼层间楼道和车道空间高度,确定增加停车位;步骤五、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标注出未被纳入车道与停车位的空白区域,确定增加停车位数量的优选方案;步骤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在车库中模拟BIM车辆行驶、转弯、交汇、停车入库,确定整个车库停车位数量,绘出整个地下车库停车位布置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依据BIM车库数据图,核实楼层间楼道和车道空间高度,满足停车空高要求的楼道和车道空间,使之与车道连接,并更新停车位,比较修改前后的停车位数量,确定优选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车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骞杨仁兵康羿苏昱黎石露汤林霞王长贵何小锋王亚东张智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