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08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运输业桥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加固梁尺寸参数;2)确定FRP型材、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3)根据加固梁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FRP型材与混凝土之间无滑移的破坏模式,获得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4)将相关参数代入计算公式中,确定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计算难题,为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提供了技术支撑。撑。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运输业桥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交通流量的逐年增加,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桥存在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不足的问题。对这些桥梁进行加固增强,提高其结构承载力和刚度,提升其运营安全性,是解决既有混凝土梁桥承载力和刚度不足的主要途径。
[0003]目前常用的桥梁加固技术有四种: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和体外预应力法。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施工简便,在不破坏既有桥梁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抗弯承载力,但却无法提升结构的抗弯刚度;粘贴钢板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和体外预应力法,能提高桥梁抗弯承载能力,增大结构刚度,但施工均较为复杂且对桥梁会造成一定破坏。鉴于此,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粘贴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通过在既有混凝土梁下缘粘贴FRP型材进行加固,见图2,既能提高桥梁抗弯承载力,也能显著增加桥梁抗弯刚度。但FRP型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尚不明确,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确定FRP型材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为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在于提供一种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解决FRP型材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难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加固梁尺寸参数;2)确定FRP型材、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3)根据加固梁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FRP型材与混凝土之间无滑移的破坏模式,获得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4)将相关参数代入计算公式中,确定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
[0006]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07]1)确定加固梁的截面尺寸参数,需要确定的参数有:
[0008]①
加固梁(即FRP型材加固梁,或称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横截面尺寸,既有混凝土梁截面宽度b
c
;FRP型材宽度b
f
;腹板厚度b
w
;FRP型材加固既有混凝土梁后整体高度h;既有混凝土梁截面高度h
c
;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0;FRP型材高度h
f
;FRP型材顶板高度h
f1
;FRP型材底板高度h
f2
;受压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a
s

;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A
s

;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A
s

[0009]②
加固梁的有效跨径l0;
[0010]2)确定FRP型材、混凝土、钢筋材料性能,实施方法如下:
[0011]①
FRP型材材料性能根据《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7

2005)确定,需要确定其抗拉强度f
F
和弹性模量E
F

[0012]②
混凝土材料性能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2019)确定,需要确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
和弹性模量E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
ck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换算得到;
[0013]③
钢筋材料性能根据《金属材料拉伸试验》(GB/T 228.1

2010)确定,需要确定其屈服强度f
y
、极限强度f
st
以及弹性模量E
s

[0014]3)FRP型材加固梁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模式为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FRP型材与混凝土之间无滑移,获得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
[0015]①
FRP型材加固梁加载到极限荷载时混凝土压应变为ε
cu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应变;
[0016][0017][0018][0019][0020][0021]式中:ε
s

为受压钢筋应变;ε
s
为受拉钢筋应变;ε
fw
为FRP型材腹板应变;ε
f1
、ε
f2
为FRP型材顶板、底板1/2高度处的应变;x为混凝土实际受压区高度;h0为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
c
为既有混凝土梁截面高度;h
f1
为FRP型材顶板高度;h
x
为FRP型材腹板受压高度;
[0022]根据内力平衡方程得:
[0023]N
c
+N'
s
=T
s
+T
f1
+T
fw
+T
f2
ꢀꢀꢀꢀꢀꢀꢀꢀꢀꢀꢀꢀꢀ
(6)
[0024]N
c
=α1f
ck
b
c
x0[0025]N

s
=ε

s
E
s
A

s
[0026]T
s
=ε
s
E
s
A
s
[0027]T
f1
=E
F
b
f1
h
f1
ε
f1
[0028][0029]T
f2
=E
F
b
f2
h
f2
ε
f2
[0030]式中:N
C
为受压区混凝土压力;N
s

为受压区钢筋压力;T
s

为受压区钢筋压力;T
s
为受拉区钢筋拉力;T
fw
为FRP型材腹板拉力;T
f1
、T
f2
为FRP型材顶板和底板拉力;α1为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确定,当混凝土为C50以下时取1,混凝土为C80时取0.94,其间插值选取;x0为按等效矩形应力图计算的混
凝土受压区有效高度,x0=βx,对于C50以下混凝土,β=0.8;f
ck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加固梁尺寸参数;2)确定FRP型材、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3)根据加固梁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FRP型材与混凝土之间无滑移的破坏模式,获得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4)将相关参数代入计算公式中,确定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确定加固梁的截面尺寸参数;2)确定FRP型材、混凝土、钢筋材料性能;3)FRP型材加固梁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模式为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FRP型材与混凝土之间无滑移,获得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

FRP型材加固梁加载到极限荷载时混凝土压应变为ε
cu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应变;,根据几何关系得到应变;,根据几何关系得到应变;,根据几何关系得到应变;,根据几何关系得到应变;式中:ε
s

为受压钢筋应变;ε
s
为受拉钢筋应变;ε
fw
为FRP型材腹板应变;ε
f1
、ε
f2
为FRP型材顶板、底板1/2高度处的应变;x为混凝土实际受压区高度;h0为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
c
为既有混凝土梁截面高度;h
f1
为FRP型材顶板高度;h
x
为FRP型材腹板受压高度;根据内力平衡方程得:N
c
+N'
s
=T
s
+T
f1
+T
fw
+T
f2
ꢀꢀꢀꢀꢀꢀꢀꢀꢀꢀꢀꢀꢀꢀꢀꢀꢀꢀ
(6)N
c
=α1f
ck
b
c
x0N

s
=ε

s
E
s
A

s
T
s
=ε
s
E
s
A
s
T
f1
=E
F
b
f1
h
f1
ε
f1
T
f2
=E
F
b
f2
h
f2
ε
f2
式中:N
C
为受压区混凝土压力;N
s

为受压区钢筋压力;T
s

为受压区钢筋压力;T
s
为受拉区钢筋拉力;T
fw
为FRP型材腹板拉力;T
f1
、T
f2
为FRP型材顶板、底板拉力;α1为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当混凝土为C50
以下时取1,混凝土为C80时取0.94,其间插值选取;x0为按等效矩形应力图计算的混凝土受压区有效高度,x0=βx,对于C50以下混凝土,β=0.8;f
ck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A
s

为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A
s
为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E
s
为钢筋材料的弹性模量;E
F
为FRP型材的弹性模量;b
f1
为FRP型材顶板宽度;b
f2
为FRP型材底板宽度;h
f2
为FRP型材底板高度;ε
f2
为FRP型材底板1/2高度处的应变;b
fw
为FRP型材腹板宽度;联立公式(1)~(6),得到混凝土实际受压区高度x,对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受压区合力点求弯矩,获得FRP型材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将FRP型材顶板、底板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等效混凝土截面面积;将FRP型材顶板、底板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等效混凝土截面面积;将FRP型材顶板、底板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等效混凝土截面面积;式中:A
sc
为钢筋的换算面积;A
f1c
为FRP型材顶板的换算面积;A
f2c
为FRP型材底板换算面积;E
s
为钢筋弹性模量;E
c
为混凝土弹性模量;E
F
为FRP型材弹性模量;A
f1
为FRP型材顶板面积;A
f2
为FRP型材底板面积;a
Es
为E
S
与E
C
比值;a
EF
为E
F
与E
C
比值;根据拉、压区对中和轴的静矩相等,确定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中和轴高度x
N
:式中:h
0s
为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梁顶部的高度;h
0f1
、h
0f2
为FRP型材顶板、底板1/2高度处到梁顶部的高度;x
N
为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中和轴高度;得到FRP型材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惯性矩为:对箱型的FRP型材加固梁,其整体稳定性系数对H型的FRP型材加固梁,需要考虑型材整体失稳现象,其整体稳定性系数为:式中:λ
y
为FRP型材加固梁在侧向支承点间对截面弱轴y

y的长细比,λ
y
=l0/i
y
,l0为加固梁的有效跨径,I
y
为梁截面对y

y的惯性矩,A
F
为FRP型材截面面积;f
F
为FRP型材抗拉强度;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沐宇张强高宗余卢志芳曹玉贵罗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