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钢结构超高塔施工的安全监测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钢结构超高塔施工的安全监测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信息模型(BIM)概念自2002年由Autodesk公司首次提出至今,经过人们的实践研究和探索,目前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行业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目前依托项目是输变电高塔跨越类项目的世界第一高塔,属于超高塔工程,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十分重要,而现有的输变电工程钢塔安全管控主要通过工作人员采用目测、实测等方法进行,无法对超高塔的质量安全进行可视化在线监测,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能对超高塔施工安全进行精细化、可视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钢结构超高塔施工的安全监测系统和方法,一方面,一种基于三维钢结构超高塔施工安全监测系统,包括BIM模块、感知模块以及安全管控平台,所述BIM模块、感知模块、安全管控平台之间进行NB
‑
IoT通信,所述感知模块包括传输设备以及与信息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钢结构超高塔施工的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IM模块、感知模块以及安全管控平台,所述BIM模块、感知模块、安全管控平台之间进行NB
‑
IoT通信;所述感知模块包括传输设备以及与信息处理器连接的传感器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用于对超高塔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送至安全管控平台,其中,所述监测数据包括超高塔施工过程中的静态数据与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数据;所述BIM模块包括数据库模块、三维构建模块、轻量化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施工方案以及监测数据,所述三维构建模块用于构建BIM三维模型,所述轻量化处理模块用于对BIM三维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所述安全管控平台包括安全管理模块以及安全报警模块,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材料质量管理模块、安装质量管理模块、风险点管理模块、安全措施管理模块、巡检管理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钢结构超高塔施工的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三维模型包括建筑构件模型、施工现场模型、施工机械模型、临时设施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钢结构超高塔施工的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模块还包括碰撞检测模块,用于对BIM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洪平,陈勇,徐铼,黄涛,刘志伟,刘寅莹,朱姣,于壮壮,许奇,马天,肖楠,范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