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用一体化自动输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31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一体化自动输料机构,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装置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背板,支撑背板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滚辊,装置本体的表面一体形成有固定侧板,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背板,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装置本体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驱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以及弧形支撑板,利用了其三者的相互配合,使得该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利用了驱动组件带动联动组件进行间歇式上料,进而避免由于上料速度过快而导致的物料堵料以及设备损坏等一些问题,同时利用了弧形支撑板的限位保护作用,保证了联动组件在停止时的相对稳定。组件在停止时的相对稳定。组件在停止时的相对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用一体化自动输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智能制造用一体化自动输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其中智能制造涉及到一种用于物料的定量上料设备。
[000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的智能制造的上料设备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该装置无法对物料进行间歇式输料,因此在物料一次输送的量过大时,容易导致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用一体化自动输料机构,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2),所述装置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背板(3),所述支撑背板(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滚辊(4),所述装置本体(1)的表面一体形成有固定侧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背板(5),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6),所述装置本体(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的表面贴合有联动组件(8),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侧辅助块(9);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缺口转轮(71),所述缺口转轮(71)的表面一体形成有支撑架(72),所述支撑架(7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轴(73),所述固定轴(7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74),所述固定套筒(74)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口(75),所述矩形槽口(75)的内壁表面镶嵌安装有缓冲弹簧(76),所述缓冲弹簧(76)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固定块(77),所述固定块(7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柱(78);所述联动组件(8)包括固定槽轮(81),所述固定槽轮(81)的表面开设有U形槽口(82),所述固定槽轮(81)的内部镶嵌安装有传动杆(83);所述侧辅助块(9)包括弧形支撑板(91),所述弧形支撑板(9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固定架(92),所述弧形支撑板(91)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复位弹簧(93),所述固定架(9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滚轮(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一体化自动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底座(2)的形状均呈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燕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金旅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