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28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底板和上托板,所述上托板固定安装于上底板一侧表面,所述上托板一侧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托板和上模座之间等距阵列有第一上垫块和第二上垫块,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底板和下托板,所述下托板固定安装于下底板一侧表面,所述下托板一侧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托板和下模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阵列的下垫脚,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夹膜成型组件,所述夹膜成型组件包括下脱板组件、第一下夹板和第二下夹板,所述第一下夹板和第二下夹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四组第一压缩弹簧,设置200t双轴,连续模总长接近2米,冲压时结构稳定。冲压时结构稳定。冲压时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模组在电池包箱体内排列,多数以串联关系连接,辅以管理系统和高压元器件,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池包。搭接模组之间的导电连接件,会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等性能。
[0003]现有的搭接模组之间的导电连接件根据电芯与导电母排的连接方式可以分成焊接、螺接、机械压接三种形式,由这三种形式连接的模具之间的间距大多是固定的,无法根据电池所处的环境进行自主调节。以往,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车辆搭载有对成为其驱动源的旋转机进行供电的电池组。而且,在该电池组设置有与形成电池模块的多个电池单元中的至少1个电连接的导电模块。该导电模块包括: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第1导电部件;与该第1导电部件和电连接对象物侧分别电连接的第2导电部件;容纳该第1和第2导电部件的容纳部件。该容纳部件具有:容纳体,其具有容纳第1导电部件的第1容纳室和容纳第2导电部件的第2容纳室;以及盖体,其将第2容纳室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使得第2导电部件不会从该第2容纳室脱出。进一步,该容纳部件具有:在相对于第2容纳室的开口的开放位置和相对于第2容纳室的开口的封闭位置之间使盖体相对于容纳体转动的铰链体;以及在封闭位置使盖体保持在容纳体的保持机构。该容纳部件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型,具有柔软性的薄壁的所谓的活铰链被形成为铰链体。
[0004]现有的连续成型模具大都为160t单轴,单轴冲压的台面长度不够,造成模具部分悬空,冲压会发生抖动不稳定,导致良品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改为200t双轴,连续模总长接近2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底板和上托板,所述上托板固定安装于上底板一侧表面,所述上托板一侧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托板和上模座之间等距阵列有第一上垫块和第二上垫块;
[0008]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底板和下托板,所述下托板固定安装于下底板一侧表面,所述下托板一侧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托板和下模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阵列的下垫脚;
[0009]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夹膜成型组件,所述夹膜成型组件包括下脱板组件、第一下夹板和第二下夹板,所述第一下夹板和第二下夹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四组第一压缩弹簧;
[0010]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六组高刚性钢球导柱组件,所述高刚性钢球导柱
组件包括外导套和外导柱,所述外导套一端螺纹连接于下模座内,所述外导柱一端和外导套滑动插接,且外导柱另一端和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导柱位于外导套内部一端滑动套接有衬套。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垫块设置有8组,所述第二上垫块设置有1组,且第二上垫块设置于居中且相邻的两组第一上垫块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上底板内对称设置有两组安装滑槽,每组所述安装滑槽为等距阵列的五组T型滑槽,所述上托板和上底板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板和T型螺栓,所述T型螺栓和T型滑槽匹配设置,所述压板和T型螺栓螺纹连接,所述T型螺栓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和压板之间固定夹持有快速定位卡块。
[0013]优选的,所述下托板和下模座之间也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下托板内也开设有与T型螺栓匹配的T型滑槽。
[0014]优选的,所述下脱板组件包括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所述第一下模板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下模板靠近缺口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下模板入子,所述缺口内开设有冲头夹板,所述冲头夹板内设置有冲头。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下模板内固定安装有氮气弹簧,且第二下模板内固定安装有储运柱,所述氮气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储运柱内。
[0016]优选的,所述下脱板组件包括下脱板板体和固定安装于下脱板板体内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固定安装有上合板,所述上合板上方固定安装有下料内脱。
[0017]优选的,所述下脱板板体和第二下夹板之间四角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柱块、第二导柱块、第三导柱块和第四导柱块,所述第一导柱块、第二导柱块、第三导柱块和第四导柱块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导柱块、第二导柱块、第三导柱块和第四导柱块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不同位置的弧形开口。
[0018]优选的,所述下底板和下模座之间一侧的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表面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0]1、模具由160t单轴,现改为200t双轴,连续模总长接近2米,冲压时结构稳定,解决了单轴冲压的台面长度不够,造成模具部分悬空,冲压会发生抖动不稳定的问题;
[0021]2、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至少六组高刚性钢球导柱组件,通过滚动的滚珠与外导柱合配定位,减少对外导柱与外导套之间的摩擦,减缓高刚性钢球导柱组件的形变磨损,增加了高刚性钢球导柱组件的使用寿命,确保冲压模具定位精度,同时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刚性钢球导柱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下脱板板体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上模组件;101、上底板;102、上托板;103、上模座;104、第一上垫块;105、第二上垫块;2、下模组件;201、下底板;202、下托板;203、下模座;204、下垫脚;205、双头螺杆;206、第二压缩弹簧;3、夹膜成型组件;301、下脱板组件;302、第一下夹板;303、第二下夹板;304、第一压缩弹簧;4、高刚性钢球导柱组件;401、外导套;402、外导柱;403、;5、安装滑槽;6、固定组件;601、压板;602、T型螺栓;603、锁紧螺母;604、快速定位卡块;7、第一下模板;701、;702、第一下模板入子;703、冲头夹板;704、冲头;8、第二下模板;801、氮气弹簧;802、储运柱;9、下脱板板体;901、固定套;902、上合板;903、下料内脱;10、第一导柱块;11、第二导柱块;12、第三导柱块;13、第四导柱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底板(101)和上托板(102),所述上托板(102)固定安装于上底板(101)一侧表面,所述上托板(102)一侧设置有上模座(103),所述上托板(102)和上模座(103)之间等距阵列有第一上垫块(104)和第二上垫块(105);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底板(201)和下托板(202),所述下托板(202)固定安装于下底板(201)一侧表面,所述下托板(202)一侧设置有下模座(203),所述下托板(202)和下模座(203)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阵列的下垫脚(204);所述下模座(203)和上模座(103)之间设置有夹膜成型组件(3),所述夹膜成型组件(3)包括下脱板组件(301)、第一下夹板(302)和第二下夹板(303),所述第一下夹板(302)和第二下夹板(303)之间固定安装有四组第一压缩弹簧(304);所述上模座(103)和下模座(203)之间设置有六组高刚性钢球导柱组件(4),所述高刚性钢球导柱组件(4)包括外导套(401)和外导柱(402),所述外导套(401)一端螺纹连接于下模座(203)内,所述外导柱(402)一端和外导套(401)滑动插接,且外导柱(402)另一端和下模座(203)固定连接,所述外导柱(402)位于外导套(401)内部一端滑动套接有衬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垫块(104)设置有8组,所述第二上垫块(105)设置有1组,且第二上垫块(105)设置于居中且相邻的两组第一上垫块(10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导电模块电磁阀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101)内对称设置有两组安装滑槽(5),每组所述安装滑槽(5)为等距阵列的五组T型滑槽,所述上托板(102)和上底板(101)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压板(601)和T型螺栓(602),所述T型螺栓(602)和T型滑槽匹配设置,所述压板(601)和T型螺栓(602)螺纹连接,所述T型螺栓(602)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东干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昊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