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28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涉及天牛虫病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采伐疫木;疫木处理:将枯木截成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牛虫病
,特别涉及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天牛虫病的病源为松褐天牛,又称松墨天牛。松墨天牛极易对树木造成损坏。而对于被松墨天牛侵害的枯死树,往往需要进行后续处理,而在枯树的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疫木处理多为伐重病松林和孤立发病松树,并采用熏蒸、热处理或切片等方法杀死病木中的松褐天牛,以防松褐天牛羽化后造成疫情的扩散蔓延,以上方法虽然能够起到疫木防治的目的,但是大量喷洒化学药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树林内其他有益昆虫也会造成危害,且处理成本较高;2.现有死木的处理不能够对死木进行充分利用,不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采伐疫木:使用油锯伐倒疫木,选择林木空隙处为疫木的倾倒方向,并且地面上留取疫木的伐桩;
[0007]步骤二、伐桩处理:对所有伐桩进行剥皮喷药操作,且喷药剂为16%虫线清100倍液;
[0008]步骤三、疫木处理:将枯木截成1

>1.5m长的木段,并将截成的疫木集中利用铁丝网罩进行隔离;
[0009]步骤四、检查铁丝网罩:检查整个铁丝网罩是否压紧和压实,如没有压紧和压实,使用铁钉和电动码钉枪进行钉紧压实处理;
[0010]步骤五、释放花绒寄甲:在松褐天牛预蛹和蛹期释放花绒寄甲;
[0011]步骤六、接种种植:待花绒寄甲羽化为成虫离开疫木后,将疫木剥皮处理并在疫木木段表面均匀砍出多个新鲜口子,并将开有口子的疫木木段放入沟内,把茯苓菌种包切开放在新鲜口子上,并在每个菌种包周围洒杀虫剂,用土覆盖疫松木和菌包;
[0012]步骤七、种植管理:接种后20天左右,观察树段上是否有茯苓白色的菌丝,并对未长出茯苓菌丝或菌种发生感染的木段补入新的茯苓菌种;
[0013]步骤八、对成熟的采挖茯苓进行采挖,少数未完全分解的疫松木可于第二年在原地重新接种茯苓菌,进行第二次种植。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留取疫木的伐桩高度不超过5cm。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使用铁丝网罩进行隔离的方法为在疫木堆垛周边开挖深度为10

15cm的环状深沟;并使用铁丝罩网覆盖在堆垛表面,两片铁丝网接缝处进行卷叠并用铁钉钉紧,然后将竹片放在两片铁丝网卷叠部分之上,压实并用铁钉钉紧,同时铁丝网罩侧面覆于环状深沟内,并通过电动码钉枪固定住,然后向环状深沟内回填10

15cm厚度的土壤覆盖压实。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释放花绒寄甲时间为上午10:00

下午17:00,且释放环境为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花绒寄甲的释放密度为每立方米100只。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杀虫剂为兴硫磷制剂。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疫木剥皮方法为疫松木材沿木材长度方向多处均匀剥皮,剥皮面积占木材表面积的1/3

1/2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多个新鲜口子长度均为15

30mm,宽度15

20mm,沟深15

25cm,沟宽20

30cm,杀虫剂量为5

15g,覆土为10

20cm,茯苓菌种包的用量为每立方米70

80包。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铁丝网罩对疫木进行隔离,很好的将疫木健康树木进行隔离,避免造成疫情扩散传播,而释放的花绒寄甲,可提高天敌花绒寄甲种群数量,避免媒介昆虫在羽化期常常从破损的疫木中飞出,与传统的熏蒸、热处理或切片等方法相比,该疫木隔离与释放花绒寄甲相结合的方法可避免严重的环境污染,且降低了处理成本。
[0023]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花绒寄甲羽化为成虫离开疫木后,利用处理的疫木作为种植茯苓的原材料,并在疫木木段接菌种植茯苓,利用生物技术对天牛虫病疫木进行无害处理,提高了疫木无害化利用价值,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采伐疫木:使用油锯伐倒疫木,选择林木空隙处为疫木的倾倒方向,并且地面上留取高度不超过5cm的疫木伐桩;
[0029]步骤二、伐桩处理:对所有伐桩进行剥皮喷药操作,且喷药剂为16%虫线清100倍液;
[0030]步骤三、疫木处理:将枯木截成1m长的木段,并将截成的疫木集中利用铁丝网罩进行隔离,在疫木堆垛周边开挖深度为10cm的环状深沟;并使用铁丝罩网覆盖在堆垛表面,两
片铁丝网接缝处进行卷叠并用铁钉钉紧,然后将竹片放在两片铁丝网卷叠部分之上,压实并用铁钉钉紧,同时铁丝网罩侧面覆于环状深沟内,并通过电动码钉枪固定住,然后向环状深沟内回填10cm厚度的土壤覆盖压实;
[0031]步骤四、检查铁丝网罩:检查整个铁丝网罩是否压紧和压实,如没有压紧和压实,使用铁钉和电动码钉枪进行钉紧压实处理;
[0032]步骤五、释放花绒寄甲:在松褐天牛预蛹和蛹期释放密度为每立方米100只的花绒寄甲,释放花绒寄甲时间为上午10:00

下午17:00,且释放环境为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
[0033]步骤六、接种种植:待花绒寄甲羽化为成虫离开疫木后,将疫木木材沿木材长度方向多处均匀剥皮,剥皮面积占木材表面积的1/3

1/2,并在疫木木段表面均匀砍出多个长度为15mm,宽度15mm的新鲜口子,并将开有口子的疫木木段放入沟深15cm,沟宽20cm的沟内,把茯苓菌种包切开放在新鲜口子上,并在每个菌种包周围洒5g兴硫磷制成的杀虫剂,用10cm深的土覆盖疫松木和菌包,茯苓菌种包的用量为每立方米70包;
[0034]步骤七、种植管理:接种后20天左右,观察树段上是否有茯苓白色的菌丝,并对未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伐疫木:使用油锯伐倒疫木,选择林木空隙处为疫木的倾倒方向,并且地面上留取疫木的伐桩;步骤二、伐桩处理:对所有伐桩进行剥皮喷药操作,且喷药剂为16%虫线清100倍液;步骤三、疫木处理:将枯木截成1

1.5m长的木段,并将截成的疫木集中利用铁丝网罩进行隔离;步骤四、检查铁丝网罩:检查整个铁丝网罩是否压紧和压实,如没有压紧和压实,使用铁钉和电动码钉枪进行钉紧压实处理;步骤五、释放花绒寄甲:在松褐天牛预蛹和蛹期释放花绒寄甲;步骤六、接种种植:待花绒寄甲羽化为成虫离开疫木后,将疫木剥皮处理并在疫木木段表面均匀砍出多个新鲜口子,并将开有口子的疫木木段放入沟内,把茯苓菌种包切开放在新鲜口子上,并在每个菌种包周围洒杀虫剂,用土覆盖疫松木和菌包;步骤七、种植管理:接种后20天左右,观察树段上是否有茯苓白色的菌丝,并对未长出茯苓菌丝或菌种发生感染的木段补入新的茯苓菌种;步骤八、对成熟的采挖茯苓进行采挖,少数未完全分解的疫松木可于第二年在原地重新接种茯苓菌,进行第二次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留取疫木的伐桩高度不超过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使用铁丝网罩进行隔离的方法为在疫木堆垛周边开挖深度为10

15cm的环状深沟;并使用铁丝罩网覆盖在堆垛表面,两片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镠琦李程瞭乐朱俊陈新宏王鹏沈震庞俊卲健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市友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