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22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包括架体、驱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架体包括框架和支撑架,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腿和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的支撑底座;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下部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安装板、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端拾器中转架,可以放置冲压产线每道工序外侧空地上,提前将下一套生产制件的端拾器放置在中转架上,实现不同端拾器的固定支撑,以便于在冲压产线开始换模时,进行端拾器更换,缩短端拾器更换路程,减少更换工时,从而缩短冲压产线换模更换时间,有效的提高冲压产线生产效率。有效的提高冲压产线生产效率。有效的提高冲压产线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汽车冲压自动化线在生产过程中,机器人或者机械手需要安装端拾器对制件进行抓取,做到前后工序进行依次传输,在冲压产线每更换一套模具时,需更换相应端拾器,因为每套制件有对应的端拾器,但是每次冲压产线更换模具时,需将上一套端拾器空小车推至生产线,依次对每个工位端拾器进行拆卸后装车,再推回端拾器存放区,然后在将下一套端拾器用小车推至冲压生产线相应工位进行依次更换,这样不仅浪费人员,同时浪费每次冲压产线换模时间,影响产线生产效率。
[0003]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可以放置冲压产线每道工序外侧空地上,提前将下一套生产制件的端拾器放置在中转架上,可以根据不同端拾器的固定位置,调节第一支撑板的水平位置,实现不同端拾器的固定支撑,以便于在冲压产线开始换模时,进行端拾器更换,缩短端拾器更换路程,减少更换工时,从而缩短冲压产线换模更换时间,有效的提高冲压产线生产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包括架体、驱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其中:
[0007]所述架体包括框架和支撑架,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腿和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的支撑底座;
[0008]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下部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安装板、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0009]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框架上部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丝杆、丝杆安装座、丝杆传动块、滑轨和滑块;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丝杆安装座;所述丝杆安装座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有所述丝杆传动块;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上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0010]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端拾器固定杆、伸缩杆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固设于所述框架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的两侧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的四个内角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端拾器固定杆,所述端拾器固定杆开设有与端拾器连接固定孔。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安装板开设有供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的通孔。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
驱动轴连接有所述皮带轮;所述驱动轴上的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设置在所述丝杆一端的皮带轮传动连接。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四个;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安装板安装在中间两个支撑架上。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支撑底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垫。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端拾器中转架,可以放置冲压产线每道工序外侧空地上,提前将下一套生产制件的端拾器放置在中转架上,可以根据不同端拾器的固定位置,调节第一支撑板的水平位置,实现不同端拾器的固定支撑,以便于在冲压产线开始换模时,进行端拾器更换,缩短端拾器更换路程,减少更换工时,从而缩短冲压产线换模更换时间,有效的提高冲压产线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驱动电机、丝杆、皮带轮等技术特征,如无特殊说明,均从常规商业途径获得,或以常规方法制得,其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所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包括架体、驱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其中:
[0024]所述架体包括框架1和支撑架2,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个支撑腿201和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腿201之间的支撑底座202;
[0025]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下部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3、电机安装板4、皮带轮5和传动皮带6;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4的一侧,所述电机安装板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
[0026]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框架1上部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丝杆7、丝杆安装座8、丝杆传动块9、滑轨10和滑块11;所述丝杆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丝杆安装座8;所述丝杆安装座8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传动连接有所述丝杆传动块9;所述滑轨10安装在所述框架1的上部;所述滑块11设置在所述滑轨10上;
[0027]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和端拾器固定杆13、伸缩杆14和支撑块15,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底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滑块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2固设于所述框架1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表面的两侧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表面的四个内角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端拾器固定杆13,所述端拾器固定杆13开设有与端拾器连接固定孔131。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包括架体、驱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其中:
[0030]所述架体包括框架1和支撑架2,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个支撑腿201和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腿201之间的支撑底座202;
[0031]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下部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3、电机安装板4、皮带轮5和传动皮带6;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4的一侧,所述电机安装板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
[0032]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框架1上部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丝杆7、丝杆安装座8、丝杆传动块9、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端拾器中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驱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架体包括框架(1)和支撑架(2),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个支撑腿(201)和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腿(201)之间的支撑底座(202);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下部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3)、电机安装板(4)、皮带轮(5)和传动皮带(6);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4)的一侧,所述电机安装板(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框架(1)上部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丝杆(7)、丝杆安装座(8)、丝杆传动块(9)、滑轨(10)和滑块(11);所述丝杆(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丝杆安装座(8);所述丝杆安装座(8)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传动连接有所述丝杆传动块(9);所述滑轨(10)安装在所述框架(1)的上部;所述滑块(11)设置在所述滑轨(10)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和端拾器固定杆(13)、伸缩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杰方叶来徐向伦陈龙戴建新周凡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