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05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涉及蓄电池组维护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单电池、主提示电路、失压断电电路、失压补偿电路、副提示电路以及备用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当蓄电池组中的任意一个单电池开路或者多个单电池同时开路时,每个开路的电源模块中的备用电池都会代替开路的单电池进行供电,从而保证蓄电池组整体输出电压保持不变,能保证线路上设备的正常运行。能保证线路上设备的正常运行。能保证线路上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组维护
,具体为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直流系统作为站内电力二次系统的一部分,其用于站内继电保护、监测、控制、通信等。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系统中的备份电源,其当外部因事故或故障交流失电时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保障继电保护、监测、控制、通信持续工作,使得保护及时动作,防止故障、事故范围进步一步扩大,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见蓄电池组在直流系统中尤其在外部事故失电关键时刻起到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蓄电池组运行可靠性关系全站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如何保障蓄电池组运行的可靠性成为直流系统的关键。
[0003]如现有公开号为CN211351821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设置在两组直流母线之间,直流母线上设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上设有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单元,两组直流母线之间设有失压补偿单元,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单元与失压补偿单元信号连接;失压补偿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采样电路、第一控制器、双向DC/DC电源子单元;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单元判断蓄电池组开路状态;采样电路采集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直流母线电流信号;第一控制器接收并记录采样信号与蓄电池组开路信号;双向DC/DC电源子单元将其中一组直流母线向失压的一组直流母线提供电压补偿。本装置进行蓄电池组在线开路监测的同时,可向失压的直流母线提供失压补偿,维持失压段母线电压,保障直流母线持续稳定运行。
[000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失压补偿的过程中,被补偿的母线上的电压比常态电压低,长时间运行可能会影响到线路上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其具有的优点是当蓄电池组中的任意一个单电池开路或者多个单电池同时开路时,每个开路的电源模块中的备用电池都会代替开路的单电池进行供电,从而保证蓄电池组整体输出电压保持不变,能保证线路上设备的正常运行。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包括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源模块,多个所述电源模块串联,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单电池、主提示电路、失压断电电路、失压补偿电路、副提示电路以及备用电池,所述单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单电池的正极与所述主提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主提示电路分别与所述失压断电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失压补偿电路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失压断电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失压断电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单电池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失压补偿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失压补偿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单电
池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失压补偿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副提示电路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副提示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备用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备用电池的负极与所述单电池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单电池与所述备用电池均为一个充电电池。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电池组中的任意一个单电池开路或者多个单电池同时开路时,每个开路的电源模块中的备用电池都会代替开路的单电池进行供电,从而保证蓄电池组整体输出电压保持不变,与此同时,主提示电路会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指示工作人员发生开路的单电池的具体位置,帮助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更换和维修,副提示电路会提示工作人员相应的备用电池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提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分别电性连接有单电池BAT2正极和电阻R7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失压断电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失压补偿电路第一端电性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阻R6的功能在于限制电流,保护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7的作用在于降低线路阻值,同时进行分流,使单电池BAT2的线路损耗降低,同时保护发光二极管LED1不受损坏,发光二极管LED1在单电池BAT2开路时断电熄灭,提示工作人员发生开路的单电池BAT2的具体位置,辅助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更换和维修。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失压断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基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阻R3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电池BAT2负极。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电阻R3的电阻可以改变失压断电电路的触发电压阈值,当单电池BAT2发生开路或者欠压时,即单电池BAT2的电压降至设定阈值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会降至导通电压以下,三极管Q1断开,从而保护单电池BAT2,不使其过度放电。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失压补偿电路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阻R6另一端、电阻R5一端、电阻R1一端,所述三极管Q2基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光耦U1的引脚2、电阻R2一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BAT2负极,所述光耦U1的引脚3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正极,所述光耦U1的引脚1电性连接于所述电阻R1另一端,所述光耦U1的引脚4电性连接于所述副提示电路的一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电阻R5的电阻可以改变失压补偿电路的触发电压阈值,当单电池BAT2发生开路或者欠压时,即单电池BAT2的电压降至设定阈值时,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会降至导通电压以下,三极管Q2断开,光耦U1导通,接通副提示电路以及备用电池。
[00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副提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光耦U1的引脚4、所述电阻R4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阻R8一端,所述电阻R8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阻R4另一端、所述备用电池FBAT2正极,所述备用电池FBAT2负极连接于所述单电池BAT2负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阻86的功能在于限制电流,保护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4的作用在于降低线路阻值,同时进行分流,使备用电池FBAT2的线路损耗降低,同时保护发光二极管LED2不受损坏,发光二极管LED1在光耦U1导通时上电亮起,提示工作人员工作的备用电池FBAT2的具体位置,辅助工作人员后续对其进行充电。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备用电池型号与所述单电池型号相同。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备用电池的性能与单电池的性能完全相同,增加了备用电池的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包括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1)包括多个电源模块(2),多个所述电源模块(2)串联,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单电池(3)、主提示电路(4)、失压断电电路(5)、失压补偿电路(6)、副提示电路(7)以及备用电池(8),所述单电池(3)的负极与所述电源模块(2)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单电池(3)的正极与所述主提示电路(4)电性连接,所述主提示电路(4)分别与所述失压断电电路(5)的第一端、所述失压补偿电路(6)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失压断电电路(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2)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失压断电电路(5)的第三端与所述单电池(3)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失压补偿电路(6)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2)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失压补偿电路(6)的第三端与所述单电池(3)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失压补偿电路(6)的第四端与所述副提示电路(7)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副提示电路(7)的第二端与所述备用电池(8)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备用电池(8)的负极与所述单电池(3)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单电池(3)与所述备用电池(8)均为一个充电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开路监测及失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提示电路(4)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分别电性连接有单电池BAT2正极和电阻R7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失压断电电路(5)的第一端、所述失压补偿电路(6)第一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伟巫聪云王晓明陈宝欢宁庆泉陈树廷伍建华庞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